谈谈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措施
摘要:本文以构建职业学校学生评价体系为中心,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学生发评价过程从体系构建、评价制度策略、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形成新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评价;构建;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77-01
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中职教育人才需求给变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的以成绩评定为主体的终结性评价,正确反映学生实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职业技能和意识的培养,探索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人就自己的观点谈谈。
一、构建科学的评价网络体系是准确评价学生的保证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当是立体的评价。
要达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应构建由全方位的评价机构应是一个由知识、技能和态度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网络系统的评价机构;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为基本内容评价目标;并制订相应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评价的组织实施应在充分准备、全员参与、设计好实施步骤和方法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工作;对评价结果应认真分析,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科学的结论;最后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等各环节组成的完整评价立体体系,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环环相扣,直至评价
目标的实现。
依据评价体系建立原则近年来,我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和完善符合职教特征的学生评价体系,由教务科牵头,学生科、专业科、校团、党委、校办等部门联合建立学生成绩网络综合评价体系统,先后制定了《学生的德育学分制方案》、《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办法》、《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表》、《学生实践评价量化体系表》等评价量化表,将中职学生评价的内容应该与培养目标统一起来,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完善,取得了积极效果。
二、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健全评价制度
为取得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结果,必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保证各项制度落实的经常化。
采用选定有利于多主体参与的评价网络评价体系,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企业等多方面的自评和互评,畅通各方面信息反馈的渠道,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专业人士等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可在尽可能地对每位被评者多次多层次评价。
中职教育应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我们对毕业生的评价,要体现就业和能力的要求,在学生实训成绩考核中不仅仅考核其结果,也要结合工作过程考核态度、考核规范、考核过程全面系统地检查
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让主体教师和学生二位
评价体系变为教师、学生、工作任务三位一体评价模式。
这种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突出学生素质在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和开发性等方面综合发展,发掘学生潜能,满足学生需求、建立学生自信、推动学校发展的。
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判断、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学会自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信。
而客观评价过程又会使学生深化认识,学会理解、学会认同、学会修正、学会恰当评价。
三、常规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制订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评价活动的依据和基础,在评价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立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是达到评价目的和顺利实施评价活动的关键。
制订评价指标时,应本着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的原则,指标的表述应明确、具体,便于评价者理解和掌握,并将各项指标制成表格,采用等级评定和量化打分相结合的填写方式,使得出的结果便于分析。
例如:例如我们对学生成绩的组成可以进行“三考”:一是平时成绩:通过对作业考核、考勤考核、课堂提问考核、课堂纪律考核细化平时考查,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身心状态、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了解;二是进行专项考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学生进行非纯粹知识复现的单项性考查;三是改革期末考试。
最终成绩组成为:平时成绩=作业考核+考勤考核+课堂提问考核+课堂纪律考核
专项成绩=单元1成绩+单元2成绩+单元3成绩+……
总成绩=平时成绩30%+专项成绩30%+期末成绩40%
通过考试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的改革,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并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四、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革新学生考核方式
在鉴于中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性特点,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应该立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激发他们树立自身职业意识和挖掘职业潜能,为将来的就业提供技能保障,而不应该只是着眼于课堂、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校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能量化的则量化,不能量化的则加以描述性分析,为学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空间,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使总体评价包含更多实践操作、兴趣特长、参与态度等软性成分比例,并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不断加入更多合理评价项目,不断改进完善评价体系,就能使学生克服学习上的自卑心理,树立操作技能信心,进而激活学生的潜能,在操作实践中完成自身价值的体认和成全。
总之,学生评价对教学过程中着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已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善和健全,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霍力岩,赵清梅.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4).
[2]肖艳玲,邵强,罗杰,赵俊平.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2).
[3]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