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持续改进的过程是否包括
1.对所采用方法、目标、测量、有效性和形成文件的信息的识别;
2.一个制造过程改进行动计划,重点放在减少过程变差和浪费。
3.风险分析
受审核过程:
MP4内部审核
审核员/日期:
负责人:
接待人:
序号
审核依据
提问要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评定结果
1
4.4/6.2.2/5.1.2,5.1.1.3
本过程的输入、输出、过程拥有者、责任部门、资源要求和目标以及方法有哪些?目标完成情况怎么样?
9
5.1.2
最高管理者是否在企业内部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并能提供证据?
10
5.2
是否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并使质量方针是否与本公司的宗旨相适应?是否包括满足要求并承诺持续改进?是否形成文件并得到沟通,沟通的方式是什么?
11
5.3
最高管理者是否规定部门及岗位职责并形成文件进行沟通
12
8
10.2.3
是否有形成文件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
a) 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问题(如:新产品开发、当前制造问题、适用现场失效、审核
发现)的明确方法;
b) 控制不符合输出所必要的遏制、临时措施及相关活动;
c) 根本原因分析、采用的方法、分析及结果;
d) 系统性纠正措施的实施,包括考虑对相似过程和产品的影响;
参考质量手册/内部沟通程序/质量成本控制程序/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2
4.1
是否确定了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监视和评审
3
4.2
是否确定与质量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及其要求进行监视和评审
4
4.3
组织的质量体系范围是否确定,是否对顾客的特殊要求进行评价,并包含在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
5
4.4.1.1
过程是否包括防错装置失效或模拟失效的试验。是否保持记录。若使用挑战件,是否在可行时对挑战件进行标识、控制、验证和校准。防错装置失效是否有一个反应计划。
10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组织是否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管理评审的分析评价的结果以及管理评审的输出确立是否存在持续改进的需求和机会
11
10.3.1
本过程的输入、输出、过程拥有者、责任部门、资源要求和目标以及方法有哪些?目标完成情况怎么样?针对分析结果是否进行持续改进和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持续改善管理程序/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
9.1.1
组织是否确定了
1.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2.确保有效结果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3.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
4.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
组织是否评价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是否保留了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
3
9.1.1.1
组织是否对所有的新的制造过程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过程能力,并为过程控制提供附加输入,包括特殊特性的过程。
对过程能力不足或不稳定的的特性是否在控制计划标识并制定反映计划,为确保制程变得稳定组织是否制定了纠正措施计划
5.3.1
最高管理者是否指派人员职责和权限,以保证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这些指派是否形成文件
13
5.3.2
部门与岗位职责中是否规定了相关人员负有以下职责和权限:
1、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和过程,迅速通知给负有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者;
2、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为了纠正质量问题有权停止生产;
3.所有班次的生产操作,制定负责人员或委派代表,以确保产品质量。
16
6.3
是否发生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如机构调整等),变更时是否考虑变更的目的及潜在后果,质量体系的完整性,资源的可获得性,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受审核过程:
MP3数据分析改进
审核员/日期:
负责人:
接待人:
序号
审核依据
提问要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评定结果
1
4.4/6.2.2/5.1.2,5.1.1.3
组织是否保持过程变更生效如期的记录
4
9.1.1.2/9.1.1.3
组织是否确定和使用了适当的统计工具,从事统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管理的员工是否了解和使用统计概念
5
10.1
组织为确定和选择改进机会采取的措施是否包括:
1.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关注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2.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3.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过程:
MP1 领导作用
审核员/日期:
负责人:
接待人:
序号
审核依据
提问要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评定结果
1
4.4/6.2.2/5.1.2,5.1.1.3
本过程的输入、输出、过程拥有者、责任部门、资源要求和目标以及方法有哪些?目标完成情况怎么样?针对分析结果是否进行持续改进和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受审核过程:
MP2策划
审核员/日期:
负责人:
接待人:
序号
审核依据
提问要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评定结果
14
6.1
组织是否对风险和机遇进行了分析并对风险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和应急计划,风险分析,预防措施,应急计划是否形成文件
应急计划/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15
6.2
质量目标是否和质量方针一致,得到沟通,适时更新,是否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策划的结果如何?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如何?
e) 对已实施纠正措施有效性的验证;
f) 对适当形成文件的信息(如:PFMEA、控制计划)的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新。
若顾客对问题解决有特别规定的过程、工具或系统, 组织应采用这些过程、工具或系统,除非顾客另行批准
9
10.2.4
组织是否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确定适当防错方法的使用。
所采用方法的详细信息是否在过程风险分析中(如 PFMEA) 形成文件,试验频率应记录在控制计划中。
6
10.2.1
出现的不合格品组织是否做出应对。是否通过评审和分析不合格品,确定不合格原因,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合格以消除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或其他地方发生。是否采所需的措施。是否评审采取措施的有效性。需要时是否更新了策划期间的风险和机遇和变更质量管理体系。
7
10.2.2
不合格的性质及随后采取的措施及纠正的结果是否形成文件
组织是否确保所有的产品和过程符合所有使用的客户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6
4.4.1.2
与产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制造过程是否形成文件。
7
5.1.1.1
组织是否明确实施企业责任方针并得到宣传,宣传方式是什么
8
5.1.1.2
最高管理者是否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已评价并改进过程有效性和效率,是否将过程有效性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