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

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表
课题:
2、黄山奇石
授课时数
2课时
时间
2013年9月日
设计要素
设计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本课应从指导看图开始,让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个具体的印象。再通过朗读认识奇石特点。讲解课文,要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你还想到了什么?
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其他各段。
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要求。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媒体使用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把课文学完了,谁能有感情是读一遍?
学了这篇课文,哪些景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指导写字
指导写字。
讲清在田字格里位置。
学生描红。
注意格式。
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四、小结
黄山还有很多有趣的景点,希望同学们有一天能为它们取名字。
总结黄山的奇石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解决办法
教学时,应以图悟文,由文生图,图文结合,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理解等能力。
教学策略
师:组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主动探究课文。
生:看、读、想、说、话结合。
教学资源
2、掌握本课10个生字,培养学生在具体语文环境中理解词义的。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

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第3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奇形怪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并能仿照第3段写法说一段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黄奇石的神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看图,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黄山的美。
一、指指导看图
图上画有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为什么说它像从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
介绍的什么景点,奇石在哪里?
从画面哪里看出是“仙人指路”?
看图说图意,并找出与图相对应的段落。
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组织学生读课文,先同桌读,再检查读课文和认字的情况。
出示黄山奇石图片,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奇形怪状 有趣极了
仙桃石 飞 落 天狗望月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 狮子抢球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仙女弹琴
金鸡叫天都 伸 叫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媒体使用
一、激趣导入
出示挂图:边看边问,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黄山的一大景观----黄山奇石(出示有关图片)
学情分析
教学分析
学习本课最主要是抓住读文体会作者的惊叹于黄山的神奇,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读的方法很多,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去读,我发现我班的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很高,很富有情感,这是很好的可以利用的长处。但重点我放在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对几种奇形怪状的石头的仿写上,我计划先让学生说,再让学生写的方法,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的地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学生字
小组讨论学习生字。分析记忆字形,学生口头给生字扩词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找出生字。
小组讨论自学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并讲解记忆生字的方法
培养对学习生字的兴趣。
五、主讨论学习
指导朗读
讨论学习各段。
小组讨论学习后汇报。
它在什么地方?
读生字卡。
学生朗读全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思考问题,谈想法。培养说话能力。
二、自主讨论总结全文。
除了课文中有名字。
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的样子。
小组可以讨论,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全班说一说。
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