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对这一“壮举”的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
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
D.对战局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2 . 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族的服装
B.在朝廷中大臣都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
D.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叫元拓的学生
3 . 南京是历史名城,下列各项中与南京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太平天国的都城②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③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4 . 他被称为“上帝给南非的礼物”和“南非给世界的礼物”,1991年竞选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终结了种族隔离制度。
这是的“他”是()
A.纳赛尔B.卡斯特罗C.玻利瓦尔D.曼德拉
5 . 下列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项政治制度中,在西周出现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皇帝制D.郡县制
6 . 下图是秦朝的疆域,下列哪一选项的表述错误
A.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B.东到东海,西到陇西
C.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广东
D.与匈奴、羌为邻
7 .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人民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C.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失败D.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8 . 下图所示的国际组织
A.联合国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9 .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是()
A.和平解放西藏B.完成土地改革
C.完成三大改造D.发展重工业
10 . 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
对此,一位技师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
”这表明
A.实行以工代赈的必要性B.美国民众认可政府的干预政策
C.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D.罗斯福新政无法摆脱经济危机
11 . 有人说雅典是“男性公民的俱乐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的主人是全体男性奴隶主
B.雅典的主人是除奴求之外的全体男性
C.雅典的主人是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公民
D.雅典的主人是从事工商业的成功男性
12 . 我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目前栽培的600种作物中约有一半是国外引进的。
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有
①玉米
②甘薯
③小麦
④花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 . 下面哪一项能反映表格中五个历史名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①1924-1929年经济繁荣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
⑤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A.①一②—③一④一⑤
B.②一④一③一①一⑤
C.④一②一④一③一⑤
D.②一④一①一⑧一⑤
14 . 14—17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二、判断题
15 .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传播了进步思想,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
16 .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巨大的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改正:
(2)北朝学者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
改正:
(3)东汉末年名医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
()
改正:
(4)2017年是现行公历,是阳历的一种。
中国古代的历法又称天干地支纪年法,包括制定二十四节气的内容。
()
改正:
17 . 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鼓动英美联合起来对抗苏联,这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18 .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
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④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D.③②①④
三、综合题
19 .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推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器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
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并为扩大耕地,开发山林,发展水利交通创造了条件。
——改编自《管子》
材料二决裂阡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教民耕战(鼓励农业生产,论军功授爵,鼓励参军作战,并且军民合一,闲时练兵忙时耕作)。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自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
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春秋时期推动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为哪一事件的措施?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 .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
材料三.
材料四.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两宋时期哪一行业的发展状况?
(4)材料四中,在文学上改变世界的宋代发明是什么?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至少两点)
(5)材料四中的第二种在战争上的发明是在何时发明的?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并分析它传入欧洲对欧
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6)材料四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
21 . 发现世界与殖民掠夺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写出开辟①②两条新航线的航海家。
依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
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2)阅读材料二,补充安东尼的贸易路线图中A、B、C对应的大洲名称。
(3)依据材料二和三,概括殖民者的罪行;并结合所学解读,为何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综合题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