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策划

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策划


比如,1、报道形式多样化;体育记者可以走出国 门,能作赛前分析,赛后评述、人物专访、赛场 花絮等。 2、选题范围扩展;体育记者趋向成熟,不再只看 赛场,开始关注赛场外的东西,比如,体育文化 、体育经济、体育政治,开始具有体育新闻传播 的策划意识。 3、个性化特性显现。除了有体育的专业性报纸之 外,体育专业类的报纸也出现,报道视觉独特, 生动活泼。
1959年,我国举办首届全国运动会,《中国体育报》 的前身《体育报》对全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以及各赛 事都做了比较详尽的报道,还配有社论。同时,各省 市地区的报纸也报道了本省市运动员的表现和比赛情 况。所以当时我们国家的大型体育赛事的传播只是处 在起步期,报道规模不大,形式也比较单一,但是对 于体育新闻传播来说是一种尝试。
⑵探索期(1980年代): 与其他的行业一样,10年的文革时期对中国体育 来将带来了重创,这期间,国际奥委会因为政治 原因拒绝中国参加奥运会,这10年期间基本上没 有运动员参加大型的运动会,也没有举办什么大 型的赛事。十一届撒种全会以后,我们国家的政 治经济得到复苏,体育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上世 纪80年代初期,奥运会正式恢复我国席位,于是 ,我们国家参加境内外体育赛事增多。我国的大 型赛事传播报道由此开始走向规范化。
5.开发无形的赛事资源:体育运动员、体育 代表团的品牌形象,赛事特许权推动了体育赞 助事业。 4.充分发挥中介的作用:体育赛事经纪在市 场运作中桥梁和协调、平衡的作用,推动体育 职业化。
三、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策划应注意的问题
1.有条不紊、组织有序:遵循国际惯例和原则,规范 操作。 2.保障信息传递畅通:电视转播权和制作权属于赛事 主办者,而不直接属于参赛者,不属于承办场地,不 属于电视机构。 3.提高科技含量: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 4.及时排除不良信息:提倡文明赛风,制止借赛事散 布虚假新闻、宣扬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乃至煽动暴力 的不良信息;保护体育文化的知识产权。
体育传播学
第八讲 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策划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传播 的发展历程,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策划,大型体育赛事 策划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型体 育赛事传播简介 • 第二节 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策划 • 第三节 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策划应注 意的问题
④1999年,西安第四界城运会,由于各方矛盾 电视转播权开发流产; ⑤2000年,宁波全国体育大会由于观念和操 作的国际化,使得电视转播权的开发顺利进行 ;2001年,广州九运会真正实现了以货币形式 转让电视转播权。
二、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策划
1.拓宽信息资源
①赛事资源: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全运会,城运 会,足球、篮球比赛,在我国举办的各世锦赛等。 ②运动人力资源:体育明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很 好的广告资源;媒介自身资源优势的展示对体育传播起 到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课内容结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⑶发展期(1990年代-今):
传播功能的广度、深度得到开拓;
报道内容细化,形式丰富多彩,版面异彩纷呈; 体育专业报纸纷纷涌现;
体育记者队伍日益壮大,人才辈出;
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竞争日趋激烈。
2.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开发所经历的曲折浮沉之路
①1994年,中央电视台与中国足协签订了5年的中 国甲A联赛的电视转播权转让合同,此后每年为中 央台创造几百万、几千万的广告利润; ②各足球俱乐部和地方电视台不懂国际惯例和游 戏规则,匆匆上阵,造成电视转播权开发市场的 混乱,报价差距大,版权、制作权权属不清; ③1997年,八运会实现了综合性运动会电视转播 权有偿转让的首次突破;1999年,天津体操世锦 赛,我国首次开发世界性比赛的电视转播权。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传 播简介
1.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⑴起步期(1950年代-1960年代中期) 1952年芬兰奥运会,新华社统发稿报道我国比赛消息1959 年,首届全运会,《体育报》详尽报道。 1959年,首届全运会,《体育报》详尽报道。
虽然说中国人从1932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 奥运会上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但是没有对此进 行传播,直到1952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共40人参 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才开始尝 试大型综合运动会的传播。但是,当时体育记者 特别少,只有新华通讯社统一发稿报道奥运会以 及我们国家运动员的表现。只刊发消息或者是一 般描述型报道,没有深度报道的文章,与其他国 家的体育报道没法相比。
2.建立高效、畅通的新闻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 的网络科技信息平台,多方保证记者第一时间快 速、高效的发送新闻稿件。 3.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①首先考察大众传媒在赛前的策划情况:受众心 理倾向调查是一个恨重要的方面; ②其次考察电视转播权的转让策划:赞助商、广 告商,规范性操作,符合市场规律; ③再次考察赛前网络媒体的组织策划:快速、高 效、综合、互动,官方网站和合作网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