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脏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ppt课件

肾脏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ppt课件


18
肾-肾细胞癌
-
19
IVP:肾盏不规则破坏、受压变形延长,多个肾
盏分离出现“手握球”或蜘蛛足样表现,肾小
盏积水征象,侵及肾盂出现- 充盈缺损。
20
CT:是肾癌的主要检查方法,
不但可以显示肿瘤的范围,而 且可以观察肿瘤与外周组织间 的关系,并且显示邻近转移情
况。
-
21
• 平扫表现为密度不均的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影 ,可突向肾外,少数为高密度。
• 增强显示病变不均匀强化,中心坏死区显示
不强化而显示密度更低。同时可以观察肾静
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存在。
-
22
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
左肾下极癌
-
23
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
右肾癌
-
24
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
右肾癌
-
25
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细胞癌 的影像表现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教研室 骆伟
-
1
肾脏良性肿瘤 肾脏恶性肿瘤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肾腺瘤 • 肾素瘤 • 肾平滑肌瘤 • 肾脂肪瘤 • 肾血管瘤 • 肾纤维瘤
• 肾细胞癌 • 肾盂癌 • 肾母细胞瘤 • 肾淋巴瘤 • 肾转移瘤
-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VS肾细胞于左肾区见一以实 性为主的巨大肿块,呈类圆 形,明显突向肾外,信号不 均匀,T1WI上呈等、稍低及 稍高混杂信号;T2WI上呈等、 高混杂信号。肿块呈膨胀性 生长,内部有囊变,有假包 膜,假包膜在T1WI及T2WI 上均表现为低信号的薄环, 以T2WI上显示较好。
-
29
• MRI增强扫描后,肿块 不均匀强化,中心坏死 区未见强化。所示层面 未见明显转移征象。
-
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三种成分 比例可不一、易出血
-
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8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左肾巨大错构瘤
-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右肾错构瘤出血
-
10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右肾错构瘤-少脂肪
-
1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右肾错构瘤-少脂肪
-
1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右肾癌
-
26
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
右肾癌
-
27
MRI: 表现与CT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MRI更能反映
肿瘤的生物学变化。 肾动脉造影:
多数肾癌为富血管性,血管受压、移位、受侵蚀 ,可见肿瘤血管,表现为粗细不均、杂乱无章的 血管团,可见“血管池”或“肿瘤湖”征。可显 示静脉早显或肾静脉内、下腔静脉内充盈缺损。
-
15
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
• 影像检查: 检出 定位 定性 分期 • US CT MRI DSA
-
16
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
平片:肾影增大、呈分叶状或局限隆起。 部分可见钙化,发生率5-15%,表现为环形 、斑块形或不规则形,平片价值不大。
-
17
-
-
30
1、富血供的肾癌:需注意与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的乏 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上血管成分居多) 鉴别,前者增强扫描瘤内或瘤周常可见粗大扭曲 的强化血管或结节状强化血管,瘤内常见大片或 斑片状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可出现肾静脉、下腔 静脉癌栓。
2、少血供的肾癌:需注意与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的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上平滑肌成分居 多) 鉴别,后者病灶区薄层扫描有助于发现病灶内 微小的脂肪灶,对诊断有帮助,但多数情况下, 单凭影像征象二者很难鉴别,需病理证实。
• 常见发病年龄50~70岁 男:女=2:1 • 症状40~65%无痛血尿,30~60% 腰痛,20
~40%包块 • 来自肾小管上皮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多见
(85%) ,无包膜(可有假包膜), 多富血供, 瘤内可有出血 坏死 囊变 钙化
-
14
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
• 肾癌 renal carcinoma - 新生物 血供丰富 易坏死
多数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富含脂肪, CT检出肿瘤内的脂肪成分是诊断肾脏血管 平滑肌脂肪瘤的关键。部分肾脏血管平滑 肌脂肪瘤体积小,由于容积效应,难以测 出真实密度,且其内部脂肪成分很少,给 诊断带来了困难。
病灶区薄层扫描有助于发现病灶内微小 的脂肪灶,对诊断有帮助
-
13
肾细胞癌Renal carcinoma
-
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又称错构瘤,内含脂肪、肌肉和血管组织,成份比例 各异 无包膜 缓慢生长 易出血 可突入肾盂/脂肪囊
❖本病多见于年轻女性,病变较小时无临床症状,肿瘤 继续增大可出现占位效应,出现腹部肿块,甚至出血 并累及腹膜后。
❖影像发现脂肪成份可确诊 脂肪少时鉴别困难
-
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