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材料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盘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材料2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
材料3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政治制度的变化: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等。
请结合材料回答:(1)指出材料1、2观点的联系,并运用唯物史观加以分析。
(4分)(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分析材料2的观点。
(3分)(3)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材料3中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分)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
指出:“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准备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定趋势。
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怎样形成的。
(4分)(2)请结合毛泽东的论述。
并简述其原因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前途。
(3分)(3)根据上述资料所述,分析中国革命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
(3分)3..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言论结社自由。
至于保障人民自由问题,国民政府除已切实施行人身自由保障法以外,且已决定克服取消新闻检查制度,使人民有言论自由,并将制定公布政党结社法,使人民有结社的自由,务使各政党皆有共同轨辙和合法的地位,如此民主政治始能追踪英美,以树立五权宪法的典型。
——摘自《蒋介石在重庆庆祝抗战胜利典礼时演说》材料2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以期迅速结束训政,开始宪政,特制定本纲领以为宪政实施前施政之准绳,并邀集各党派人士暨社会贤达参加政府本于国家之需要人民之要求协力一心,共图贯彻,纲领如下:(一)遵奉三民主义和建国之最高指导原则。
(二)全国力量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团结一致,建设统一自由民主之新中国。
(三)确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曲之途径。
(四)用政治方法解决政治纠纷,以保持国家之和平发展。
——摘自《和平建国纲领》(1946年1月16日)材料3 1946 年政协会议召开时,中国民主同盟等主张“以民主的方式争取民主,以合法的行动争取合法的地位”,并表示要走中间路线。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查民主同盟勾结共匪,参加叛乱,早为国人所注意,不得不采取适当处置,已将该“民主同盟”宣布为非法团体,今后各地治安机关对于该盟及其分子一切活动自应依据“妨碍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及“后方共产党处置办法”严加取缔,以遏乱萌,而维治安。
——摘自《国民政府内部发言人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的声明》(1947 年10 月27 日)请回答:(1)结合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简析******为什么在材料中许诺给人民以民主,又在材料3中取缔民盟?(4分)(2)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6分)4.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十七大报告材料2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撒下热泪。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根据材料请回答:(1)如何理解择业与创业?结合材料2谈谈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4分)(2)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有哪些?(6分)5..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二战”后中东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其中仅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
而1980年9月发生的两伊战争,则整整打了8年。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更是牵动了整个世界。
时至2003年3月,美、英又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迅速占领了伊拉克。
2006年7月,黎以之间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至于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从未间断过,军事政变、内战和恐怖暗杀等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
可以说,在战后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区像中东那样经历如此长期和频繁的战争与冲突。
根据材料请回答:(1)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的原因是什么?解决中东问题的难题又是什么?(6分)(2)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时代主流及其原因。
(4分)•参考答案:1.【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路径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材料1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观点,材料2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观点。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辩证统一的,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和对抗的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从而促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需要相应的主客观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基本矛盾的发展、激化有个过程。
我们既要坚定树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要面对现实,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4分)(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材料2的观点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这是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社会形态的更替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
而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及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3分)(3)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3分)2.【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及革命两步走的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①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就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这些思想成为后来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前身。
②抗战时期,毛泽东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理论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
并第一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科学的概括: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该文还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动力、对象、任务、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进一步的提炼、概括,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1948年4月,毛泽东《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完整的概括,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前途是发展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因为:①从领导阶级来看。
由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这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
②从世界革命阵线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不在属于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③从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的方法来看,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