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疾病概论

2疾病概论

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 常强烈的反应, 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 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自身抗原发生反应并引起自 身组织的损害造成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免疫缺陷病
(The reverse of cause-result in disease process) 在原始病因作用下, 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 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 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 引起新的变化,因果不断交替、 引起新的变化,因果不断交替、推动 疾病的发展。 疾病的发展。
负相关的社会因素如战争与社会动乱,经济落后与贫困, 负相关的社会因素如战争与社会动乱,经济落后与贫困,人口过 剩,社会卫生状况不佳,饮食及卫生习惯不良。 社会卫生状况不佳,饮食及卫生习惯不良。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和生活三废(粪便、污水和垃圾)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和生活三废(粪便、污水和垃圾)以 及农药、化肥所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 及农药、化肥所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不仅不 利于健康,而且有些还可以直接致病或通过自然、 利于健康,而且有些还可以直接致病或通过自然、生物因素间 接致病。 接致病。
疾病的发生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 疾病的发生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原因是在一 定的条件下发挥致病作用的。 定的条件下发挥致病作用的。
受寒、过度疲劳、免疫力降低等条件, 受寒、过度疲劳、免疫力降低等条件,能使机 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或易感性增高, 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或易感性增高,因 此具备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的机体在接触 感冒病毒后就易于发病。 感冒病毒后就易于发病。 无论条件如何重要, 无论条件如何重要,如果只具备条件而没有原 因的作用,相应的疾病就不会发生。 因的作用,相应的疾病就不会发生。
因免疫系统的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受损 所引起的疾病
7.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起重要作用, 心理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起重要作用,与人们的日常 生活和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密切关系。 生活和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密切关系。 积极的、乐观的、坚强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积极的、乐观的、坚强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有助于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促进疾病的康复, 有助于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如长期的焦虑、怨恨、忧郁、悲伤、恐惧、慌、 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如长期的焦虑、怨恨、忧郁、悲伤、恐惧、 紧张、愤怒等,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导致失眠、 紧张、愤怒等,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导致失眠、心动 过快,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腹泻、月经失调等, 过快,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腹泻、月经失调等,容易促进疾病 的发生。 的发生。 某些所谓的心身疾病如偏头痛、高血压病、十二指肠溃疡病、 某些所谓的心身疾病如偏头痛、高血压病、十二指肠溃疡病、心 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其发生、 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其发生、发展与心理 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在肿瘤普查中还发现, 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在肿瘤普查中还发现,心理因素 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 遗传易感性
(genetic predisposition )
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
5.先天性因素 5.先天性因素
(congenital factors)
能够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
Fetal alcohol syn(immunological factors)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anaphylactic reaction)
(二) 条件的分类 二
(Classification of precipitating factors)
◆ 身体条件 ◆ 自然条件 ◆ 社会条件
◆ 身体条件 年龄、性别因素年龄和性别的不同, 年龄、性别因素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对某些疾病的易 患性也不同,常可作为条件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患性也不同,常可作为条件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 例如,小儿由于防御机能不够完善或解剖生理特点等 原因易患呼吸及消化系统传染病; 原因易患呼吸及消化系统传染病; 而老年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较多; 而老年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较多; 40岁以上的人,癌的发病率较高;胆石症、癔病、 40岁以上的人,癌的发病率较高;胆石症、癔病、甲 岁以上的人 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女性多于男性; 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女性多于男性;胃癌则男性多于女 性。
例如营养不足是营养不良症的原因, 例如营养不足是营养不良症的原因,而营养不 足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又是某些疾病(如结核病) 足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又是某些疾病(如结核病) 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因此,正确认识和区别疾病的原因和条件在疾 因此, 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 有重要意义。 有重要意义。
◆ 社会条件 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劳动、卫生条件等, 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劳动、卫生条件等,对人类健康和 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正相关的社会因素,如社会的进步与安定,经济的发展, 正相关的社会因素,如社会的进步与安定,经济的发展, 生活、劳动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计划免疫的实施等, 生活、劳动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计划免疫的实施等,可 以增进健康,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增进健康,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不同的疾病,条件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 在不同的疾病,条件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 例如弹击伤、电击伤及高温烧伤的发生, 例如弹击伤、电击伤及高温烧伤的发生,似乎不 需要条件的存在便可发生。 需要条件的存在便可发生。
有时,同一因素对某一疾病来说是原因, 有时,同一因素对某一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 另一种疾病则可能为条件。 另一种疾病则可能为条件。
症状
患病机体的主观感觉异常
体征
患病机体客观存在的异常。 患病机体客观存在的异常。
疾病的原因和条件
致病原因 病因) (病因) 致病条件
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
疾病发生的原因
致病因素的概念
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 特异性的因素。 特异性的因素。
病因的分类
1. 生物性因素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全世界每年死亡的人约1/3因感染性疾病 全世界每年死亡的人约1/3因感染性疾病 1/3 特点: 特点:有一定的入侵途径和特定的损害部位 致病作用强弱:取决于数量、毒力、 致病作用强弱:取决于数量、毒力、机体的感 受性、机体免疫力。 受性、机体免疫力。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一)潜伏期:无症状 潜伏期: (二)前驱期:出现初步症状到出现明显症状之前 前驱期: (三)症状明显期:出现明显症状 症状明显期: (四)转归期:症状消失。 转归期:症状消失。
四、转归期
研究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研究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探索与实施增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社 会措施,对于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 会措施, 高具有重要意义, 高具有重要意义,
诱因(predisposing factor)
作用于病因或机体促 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病因
机体
条件, 条件,诱因
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2. 理化性因素 ◆ 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射 外伤、 外伤、骨折 冻伤、烧伤、 冻伤、烧伤、中暑 潜水员病 电击伤 放射伤
◆ 化学性因素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毒素
“反应停”儿童(海豹肢) 反应停”儿童(海豹肢) 反应停
3.营养性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
◆ 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包括季节、气候、气温及地理环境等因素,既可影响 自然环境包括季节、气候、气温及地理环境等因素, 外界致病因素,又可以影响人体的机能状态和抵抗力, 外界致病因素,又可以影响人体的机能状态和抵抗力,从而影 响疾病的发生。 响疾病的发生。 例如,夏秋季节,由于气候炎热, 例如,夏秋季节,由于气候炎热,有利于肠内致病菌的生长繁 容易发生细菌性痢疾、伤寒等消化系统传染病。 殖,容易发生细菌性痢疾、伤寒等消化系统传染病。 而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上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 而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上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容易 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 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 土壤、饮水及粮食中缺硒与大骨节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土壤、饮水及粮食中缺硒与大骨节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疾病发生的条件
(Precipitating factor of disease)
(一)条件的概念 (Concept of precipitating factor ) 在致病原因存在的前提下, 在致病原因存在的前提下,影响疾病 发生发展的非特异性因素。 发生发展的非特异性因素。
任何疾病都是有原因的, 任何疾病都是有原因的,但仅仅有原因的存在 不一定发生疾病。 不一定发生疾病。
疾病概述
疾病的概念
(Concept of disease) )
在致病因素的损伤与机体的 抗损伤作用下, 抗损伤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 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疾病概念的三层意思: 疾病概念的三层意思: 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1. 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2. 自身稳定调节紊乱是疾病发生的一个生 物学量变的过程,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物学量变的过程,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疾病出现功能、 3. 疾病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 变化,临床上表现为症状、 变化,临床上表现为症状、体征和社会 行为异常。 行为异常。
Nutritional imbalanc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