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中文名称:烟草黑胫病拉丁学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为害作物:烟草病原菌形态特征:所引起的病害。

菌丝无隔膜,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梨形或椭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

内生游动孢于,圆形或肾形,有侧生鞭毛两条。

厚膜孢子圆形或卵形,萌发时产生芽管形成菌丝.卵孢子球形,黄色、厚膜发病特点:黑胫病的流行主要由病菌特性,烟草的抗病性和环境条件三因素所制约。

寄主除不同烟草品种的抗性不同外,随株龄的增加其抗性增加,在现蕾期以前,茎基部组织柔嫩,为感病阶段,至现蕾后基部己本质化,即进入抗病阶段。

高温、多湿有利于此病流行,24.5~32℃为侵染适温。

在适温条件下,如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连续3-5天,田间即可出现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中烟14、5008、革新一号G140、G28、NC82、NC89、金星6007、(2)轮作换茬苗床地和烟田至少实行三年轮作。

前作以禾本科为宜不要与切科蔬菜科轮作(3)平整土地,越垅培土(4)药剂防治苗期喷洒1:1:120波尔多液二三次,移栽时用95%敌克松350克,对细土15-25公斤拌匀,于移栽封高窝前及起垅培土前,把药土洒在烟株周围,立即覆土避免药剂光解。

(5)在培土后也可用500倍的70%敌克松液喷茎基或浇灌,效果更好。

也可用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亩施1公斤,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公斤,每株浇药液20~3~毫升,或于茎基部喷洒,隔10~15天再施药一次,可控制此病。

(4)药剂防治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g/m2,拌10-12kg干细土,播种时1/3撒在苗床表面,播种后其余2/3覆盖在种子上。

移栽前用此药500-800倍液喷一次,做到带药移栽。

移栽时用药50g/667m2与干细土拌匀,撒入穴窝。

也可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每667m2350-400g穴施。

烟株培土后发病前采用局部保护的灌根方法向茎部及其土表施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90%8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1:150-200倍式波尔多液喷淋,隔15天喷一次。

烟草黑胫病及其综合防治烟草黑胫病又称疫病,是我省烟草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

该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产烟区一般发病率为5%一25%,严重田块高达60%以上,甚至成片死亡,严重威胁我省的烟草生产。

一、症状烟草黑胫病的病原为烟草疫霉。

苗期发病,先在茎基部形成黑斑或从底叶发病蔓延至幼茎,如苗床湿度大,病斑很快向上部扩展,并形成许多白色霉层,为病菌的茵丝和孢子囊,并可迅速传染相邻叶片和烟草,导致烟苗成片死亡。

成株期发病,从根颈部位开始,茎秆变黑,叶片从下向上变黄,严重时下垂或全部凋萎,谊株死亡;向下扩展可导致主根变黑,皮层腐烂,细根死亡;病菌向内侵入,造成髓部组织成黑褐色,且干缩成蝶片状,其间生有稀疏棉絮状菌丝体。

二、病害流行因素1、侵染和传播:带菌的土壤、粪肥及灌溉水是烟草黑胫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其次为带病烟苗,其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可引起再浸染。

烟草黑胫病菌主要集中在距土表。

一 5厘米的范围内活动,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侵染部位主要是茎基都。

烟草黑胫病以土传为主,风雨、流水、灌溉水、粪肥、痫土、病苗、农事操作等都是其传播途径。

2、气候因素影响:烟草黑胫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其发生流行与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平均气温 24、5叫2℃最适合病害侵染,28— 30℃发病最快,低于20℃很少发病,候平均气温达到20—22℃开始发病,23℃以上大量发生并迅速蔓延。

湿度是烟草黑胫病流行的限制因子,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3-5天,田间就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全年第一场大雨(雨量在40毫米以上)后7天左右、烟草黑陉病开始流行,在烟株现蕾前雨量大,则病害加重。

3、耕作类型的影响:黑胫病是土壤传播病害。

据调查,年年连作的烟田黑胫病发病率都在18%以上,而隔年水旱轮作的烟田黑胫病发病率在3%以内,3年轮作的烟田,基本无发病。

地势较高的烟田黑胫病发生率较低,病情较轻;地势低的烟田黑胫病发病率高,病19重;同等品种在同等的管理条件下,用房前屋后菜园地育苗比新地育苗发病早,而且严重,田间管理粗放的黑胫病发生也较重。

4、寄主抗病性影响。

不同品种的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阶段对黑胫病的抗性也有较大差异,苗期和现蕾期以前较感病,现蕾以后较抗病。

三、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烤烟忌年年连作,有条件的地区最好适当调整烟田种植面积,改变一年内隔季轮作为隔年水旱轮作或3年以上的轮作,这样可基本上控制黑胫病的发生危害。

2、推广抗病品种:推广优良的抗病品种是综合防治措施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严格执行种子繁殖程序,防止优良品种退化。

抗病品种:k326、NC82、G28、云烟85、云烟87等。

3、改变耕作制度:不用房前屋后菜园地或旧地做苗床,选用净肥或熟肥,大力推广稀播种、假植苗和营养袋栽培等方法培育壮苗。

田间管理应做到不施带菌肥料,高畦单畦种植,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销毁。

适时早栽,使烟株生长的感病阶段与适合病害流行的高温多雨季节错开。

施足基肥,增加磷钾肥,提高烟株抗病能力。

4、化学防治:防治烟草黑胫病以25%甲霜灵、58%甲霜灵锰锌及金瑞毒霉防效最佳。

长期使用易造成烟草黑胫病菌抗药性的增强。

可改用安克锰锌。

用药量:亩用安克锰锌600-800倍液,即60%可湿性安克锰锌粉剂100克,加水60—80公斤可取得90%左右的防治效果。

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和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2.2%霜霉威600倍液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二、三次施药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3%、77.4%,80%、83%。

其次为72.2%霜霉威,两次调查防治效果分别为71.1%,69.8%,移栽灵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62.3%。

烟草黑胫病的防治烟草黑胫病是严重为害烤烟的一种真菌病害。

一旦遭受黑胫病菌的侵染,烟株将迅速死亡。

美国每年耗资上百万美元,用来防治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萎焉和叶片黄化。

底部叶片染病蔓延至茎,常常在茎基部出现黑斑逐渐向上发展。

将受害茎剖开,髓部常呈碟片状,但抗病品种常常不出现碟片症状。

染病后期根部可完全腐烂,最终烟株死亡。

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黑胫病的发生。

黑胫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并通过土壤传播。

因此该病属于土传病害,但有时也可随流水传播,雨水也可以传播,如暴雨将土壤溅到底部的叶片上,也可导致叶片发病。

防治该病的措施主要有:种植抗病品种、实现轮作和药剂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如果烟田曾经发生过黑胫病,选用抗病品种是最关键的防治措施之一。

美国Clemson大学技术推广处的植物病理学家Bruce Fortnum指出,他所进行的9—1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williamsburg县的一位烟农Lindell Springs说,种植不抗病的烟草品种,对于具有烟草黑胫病菌的烟田来讲,肯定是一种灾难。

他认为K326是感黑胫病的品种,而NC71和NC72是高抗种。

专家认为种植抗病品种要考虑品种抗病的特性,有的抗病品种也能染病。

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划分是按照品种的病情指数划分的,病情指数越低抗病性越高。

但应当注意的是,黑胫病菌有两个生理小种,生理小种1号和0号,有的抗病品种只抗一种生理小种。

连续种植对1号生理小种抗病的品种,会导致烟田0号生理小种数量的增加,因此种植单一的抗性品种还不够。

烟农还要注意轮作。

实现轮作有经验的烟农和专家共同认为,种植抗病品种与轮作相结合,可以控制黑胫病的为害。

如果忽略了轮作和抗病品种的应用,黑胫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轮作的时间越长,防治的效果越好。

连作意味着在烟田中积累黑胫病菌。

为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要将病烟组织残余彻底清理干净。

为了防治黑胫病,可与烟草轮作的作物有:玉米、棉花、大豆、花生、其它谷类作物等。

化学防治如果没有条件实现轮作,化学药剂防治是有效的。

瑞毒霉(甲霜灵)是防治黑胫病的有效杀菌剂。

最好在移栽前进行一次药剂处理,间歇使用甲霜灵防病效果不好,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用药。

总的说来,如果在未种过烟的土地上种植,结合种植抗病品种是最好的防治措施。

当采取药剂防治与抗病品种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时,选用抗病品种是最关键的。

其它防病措施尽管其它一些措施不如种植抗病品种与轮作相结合的防治效果,但还可起到辅助防病的作用。

例如,建好苗床地,促进烟苗生长,提高烟苗的抗病力。

搞好苗床和田间排水,因为黑胫病菌喜欢潮湿的土壤条件。

合理密植,有利于田间透光通风。

进行冬更,减少越冬菌。

病株周围的土壤可以传染其它健株,并且接触了病株的工具也可以传染其它健株,要特别注意。

总而言之,对于黑胫病的防治采用抗病品种与轮作相结合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烟草植保在线/SbContent.aspx?Qid=32#烟草黑胫病发布时间:2009-3-19 10:41:56病原为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Bredade Hean)Tucker],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

烟草生长各时期均可发病。

苗期发病烟株常在茎基部出现黑色病斑,导致烟苗萎蔫、发黄;大田发病烟株先在近地茎基部出现黑斑,后逐渐扩大、加深,影响烟株水分养分运输,导致烟叶发黄、萎蔫、腐烂,严重时茎、叶上形成大量湿腐病斑,整株烟叶下垂,干枯坏死。

后期剖开病茎可见髓部干缩呈碟片状,其间生有菌丝、菌核。

大田期黑胫病典型症状可概括为"黑膏药"、"腰漏"、"穿大褂"和"碟片状"。

防治方法:①因地制宜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如G28、K326、云烟85、G80、G140等。

②培育无病壮苗,100%无病壮苗移栽。

③坚持轮作,轮作年限2~3年,轮作对象以禾本科作物为宜,水旱轮作效果更佳。

④中低海拔烟区,在烟株旺长初期应及时揭膜提沟培土,降低根区土壤温湿度,减轻病害。

⑤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销毁。

⑥在病史烟区,禁止采用放"跑马水"等漫灌措施。

⑦化学防治。

感病品种(如红花大金元)移栽还苗后,用58%甲霜灵·锰锌或宝大森(58%甲霜·锰锌)150克/亩,兑水100千克灌根1次。

也可采用25%宝克100~120克/亩或72.2%宝力克(霜霉威)80~100克/亩等兑水100千克灌根1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