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案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案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方法与过程:
1.通过资料了解森林的功效
2.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
3.通过与温带森林系统的对比,说明与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情感目标: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自学讨论法,图片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活动思考】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课堂小练】(略)
【作业】学案自主学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分布及破坏后带来的危害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雨林的分布
2、环境效应
三、雨林的脆弱性
1、优势
2、脆弱性表现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2.初步掌握雨林的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亚马逊开发计划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情感目标: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
2.讨论亚马孙热带雨林保护的措施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自学讨论法,图片分析法,角色扮演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导入雨林的的开发及其保护。

【课件展示】亚马逊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读图思考】读“雨林被毁的原因”图,思考:亚马逊雨林被毁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
【过渡承转】人类对亚马逊雨林的开发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影响是不同的。

20世纪60年代之前,影响还不大,在此之后,日益显著。

特别是1970年“亚马逊河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公布,标志着亚马逊热带雨林进一步遭受破坏的开始。

那么,巴西政府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和内容是什么?
【展示讲解】
1.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
①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亚马逊地区地广人稀;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
③实行人口均衡发展政策,向亚马逊地区移民,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
④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上新建的巴西利亚,促进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

2.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内容
①修建亚马逊横贯公路
秘鲁边境
大西洋沿岸
②移民亚马逊亚马逊平原
A 移民亚马逊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逊平原地广人稀;
B 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地区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地区
背景
手段
结果
【师生小结】雨林的开发,既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需要,也有发达国家国际市场的牵动。

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尤其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保护亚马逊雨林符合长远利益和全球利益。

但这与雨林所在地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键。

【课件展示】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角色扮演】分小组扮演,讨论雨林开发和保护的利弊。

开发与保护——保护放在第一位
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保护;从当地人们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看→开发。

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读教材图2.26思考回答:
1、亚马逊地区诸国关于保护雨林的六项具体措施是什么?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人雨林区的机会。

对雨林的保护,整个国际社会都应该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作业】学案活页
【板书设计】
四、亚马逊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
2.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内容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世界雨林的现状
2.开发与保护——保护放在第一位
3.保护措施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授课类型】
习题课
【习题来源】
本节课对应的学案及活页卷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习题,查缺补漏,巩固知识,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课后反思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