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儿童公园设计说明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地理位置从化市儿童公园位于从化市城郊,基地场址在流溪河以西,城郊街东风村河滨北路与北星路交界处,与市中心紧密相连,交通便利。
总用地面积为6.8公顷,约合102亩。
第二节、现状概况1、基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位置从化市儿童公园在从化市绿地系统中将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儿童对室外活动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该儿童公园的设置可较大幅度增加城市儿童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活动的空间。
此外,公园绿地的设置可以为城区提供一股新鲜空气,提高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从化市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形象。
2、基地周边环境基地北侧为酒店用地,西侧为居住、小学用地,市法院、市检察院、从化市图书馆位于地块南侧,东侧为流溪河绿化防洪堤。
基地四面环路,东侧是河滨北路,另三侧均为规划路。
3、基地现状基地整体地势较为平坦。
南侧大面积为农田果林,北侧有自然村落、果林,呈相互交错之势。
第二章、总体规划依据和原则第一节规划依据一、规划依据和原则1、本次规划主要依据为:1.1、《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1.2、《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1.4、《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1.5、《广州市儿童公园建设指导意见(初稿)》1.6、《从化市儿童公园设计竞赛任务书(终审稿)》1.7、有关主管部门的批文和提供的有关资料。
第二节规划原则及定位一、规划原则1、公园建设以生态经济和环境保护理论为指导,要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活动空间,以保证新的一代得到健康的成长。
在开展公园游憩建设的同时,要保护好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公园设计应针对儿童活动的需求,提出“以儿童为本”原则,各类活动空间的设计和游戏设施的布置要符合儿童群体的年龄层次、身体特征、活动尺度,并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
3、公园应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人性化、自然野趣和科普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4 、统一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做好宏观控制;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应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可视条件安排分期分步实施。
考虑到基地西北部涉及到拆迁问题,可以将项目分二期建设。
一期用地为基地的南侧地块,基本满足公园的需求,二期用地为基地的北侧地块,作为对一期的补充。
二、设计定位1、设计来源于蹲下身子看世界,来源于倾听孩子的感受,来源于爱。
秉承遵循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想像力、探索力,充分体现对儿童的人文关怀。
2、为孩子们设计出“自由的、人本的”集生态、趣味、科学于一体的室外活动空间,让他们在这里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
2、尊重土地,审慎选择植被与景观,合理划分场地。
引导孩子们深入到绿化景观中感受生命感受自然。
第三章、总体布局第一节、公园性质本设计将公园定位为一个专属于孩童,集“生态、趣味、科学”室外公共活动场地。
同时,考虑到将来城市发展,规划必须满足公园周边居民室外的需要,有休闲休息的场地。
第二节、总体布局一、布局原则1、从公园的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充分合理利用地域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森林公园多种功能需要。
2、在总平面中,圆形场地与弧线形硬质铺装相连构成不同的活动区域,从东到西按照儿童成长不同阶段特点进行分区,全区宛如一串儿童成长的足迹,从的幼儿到自主性强的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探寻世界,不断调整新事物。
这些不同的功能区既为儿童游戏服务,又为家长提供休闲的空间。
公园周边为大面积的草地和树林,通过密集的绿化设计将公园与市政道路、周边建筑隔离开来,让儿童在一个相对安静、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大自然的乐趣。
3、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系统,既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又要注意总体的协调性,使之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4、方便不同功能类型活动的展开,便于公园的管理,以保证公园的完整性和便于统一管理。
二、设计构思--树·雨露·成长1、树:以“树”喻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雨露:来源于自然的阳光雨露、山川河流,是大自然景观的神奇变化。
它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大自然的考验。
3、成长: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未知的,神奇的、充满希望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矛盾的、充满挑战的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生动形象的比喻,寓意祖国的花朵在大自然的考验见证中茁壮成长。
孩子就像小树,春夏秋冬,阳光雨露,伴随成长脚步;孩子就像小树,支持鼓励,艰难险阻,逐渐走向成熟。
三、设计理念1、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给孩子提供一个有趣的“游戏空间”,只有能唤起儿童快乐情感的游乐空间氛围才能真正激发儿童“玩”的兴趣,有了游戏的主题,器械也就有了与之相应的环境来使游玩达到完美的情景。
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活动中有着不同的思维与行动,其游戏的内容和方式也就有所差异。
按照“成长的不同阶段性”的方式创造出符合不同年龄层次儿童喜欢的场地、游戏内容、游戏路线、游戏器具,突出“以儿童为本”的原则。
2、诠释游戏的意义儿童公园的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泥土、水体、植物和地形以及周边环境等原有素材,适当地加以分割、组织、引导,使之成为一个充满激情与灵性的空间环境,让孩子们可以在这个环境自由地发挥。
使孩子能在娱乐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兴趣和胆识。
合理地设计儿童游戏环境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通过交流创造一种团队合作的能力。
3、用色彩来感动儿童天性喜欢丰富多彩的游戏设施,科学的色彩理念关键在于视觉效果。
将颜色鲜明、丰富多彩的色彩融于周边环境的色彩之中,如公园内的景墙、铺地、景观小品大胆地使用对比色,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取得亮丽的效果,形成大胆、明快、朴实、热烈的色彩风格。
这种天真稚拙的、跳跃的、富有节奏感的色彩,与它的造型特点有机地统一起来,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体会到快乐、兴奋。
四、总体规划布局从功能上分析,本规划的结构是:“一核心,一带,两环,八大景区”,(03结构)一核心:以这个园区为核心延伸到各个景观区。
一带:既是园区的主园路,又是贯穿各个景区的景观带两环:以围绕核心区的环路及公园主要步行园路为内环,是大多数游客步行游览的路线;各景区外侧环路,供消防、后勤车行及游人休闲散步,此为外环。
八大景区:入口绿化广场、幼儿游乐场、学龄儿童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机动游戏设施区、服务管理区、自然景观区、体育活动区1、入口绿化广场:公园主入口设置在基地东侧,受80米建筑退缩线影响,设计了大面积的广场铺地和序列动感的水池景观,供人流集散、活动。
2、水上舞台(核心园区):水上舞台是全园的核心区,由水舞台和下沉绿化广场两部分组成。
其中水舞台上盖为橙色的花瓣状拉膜亭,亮丽夺目,造型优美;两米高的小型水幕,欢快动感。
人们可以坐在大草坡的条石上观看表演。
2、淘气屋(幼儿游乐场):主要为幼儿即1.5-5岁儿童服务,需由家长陪同。
圆形场地被造型草坡环绕包围,形成一处相对独立、安静的区域,让幼儿在与小草、沙土的触摸中感受土壤、植物带来的乐趣。
主要游戏内容:卡通造型的小型组合游具、沙池和躲猫猫小木屋。
3、泡泡乐园(学龄儿童游乐场):主要为学龄儿童服务,考虑从多方面开发儿童大脑,刺激探索欲,提升社交能力。
主要游戏内容:奶酪屋、攀沿墙、涂鸦墙、植物迷宫、沙池和滑轮场。
4、探险营地(青少年活动区):主要为10~15岁阶段的儿童服务,通过难度较大的冒险型活动设施,让儿童体味到运动的乐趣,学会挑战自我。
主要游戏内容:勇敢者之路(攀岩、高架滑梯、爬网、溜索等游戏设施)。
5、大航海时代(机动游戏设施区):以海洋为主题的大型机动游乐设施场所。
广场铺设了五彩的波浪纹透水艺术地坪,入口设置一个帆船造型的木构架喷水景观,浅浅的水池供儿童嬉水游玩。
广场中心设置海洋动物造型的大型旋转木马,体现欢快动感的海洋主题。
6、棒棒糖休憩广场(服务管理区):鲜艳的色彩,有趣的棒棒糖造型的休息亭廊,是园区的一道亮点,不仅为家长提供了休息空间,同时还是一二期连接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小卖部兼管理用房造型简易,更突显墙面的彩绘,给孩童带来别样的视觉冲击。
7、水之涟漪(自然景观区):连续成片地势起伏的丘陵以同心圆形状彼此重叠交错,就像是雨滴掉落在水面留下的瞬间图案,象征着大自然景观的神奇变化,同时寓意着祖国的花朵在大自然的考验见证中茁壮成长。
8、体育活动区:该场地内设置有篮球场及兵乓球台等体育设施。
第四章、公园游人容量与游客规模第一节公园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是作为计算各种设施的容量、个数、用地面积以及进行公园管理的依据。
从化市儿童公园规划的游人容量遵循如下原则:1、游人容量必须符合在旅游活动中、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条件下、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要求。
2、游人容量应满足游客的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要。
公园游人容量采用下式计算:AmA =C C------是指公园游人容量(人次);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人)根据计算,儿童公园总面积为68000㎡,按照有关规范,每个游人平均占用最大的面积为60㎡,最小面积为18㎡。
因此,公园的游人容量为:11336068000==(最小容量)C 37781868000==(最大容量)C第二节 游客规模一、游客需求的考虑1、儿童活动需求从化市儿童公园的设置,是为了满足从化市及周边乡镇广大儿童室外活动、科普展览的需求。
2、回归自然的需求野趣、农趣等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现代都市人的喜爱,人们希望在绿林中进行散步、运动、娱乐等活动,以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二、客源分析1、主要是从化市儿童及家长。
2、周边乡镇儿童及家长。
3、其它客源。
第五章、植物景观设计第一节 植物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公园的植物景观建设,应突出植物林带特色,特别出突出林相的景观效果,让儿童了解复杂的绿化生态系统,了解物种多样性,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恩赐。
二、植物景观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满足广大游客对休闲观光、亲近自然的要求在植物景观构建设中,既要能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也要给人以舒适的享受,在植物选择上,多采用有香味、有保健养生功能的种类,避免采用对人有害、易污染环境和易受病虫为害的种类。
3、实用性原则以绿化作为分隔空间的手段,结合场地功能进行绿化配置,形成相对私密、安全的小空间。
4、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
乡土树种是本地的最适生种,为本地群众所喜闻乐见,也能体现地方风格和特色。
在景区绿化和林相改造中,以地带性的乡土树种为主,同时适度引入一些外来优良树种,对增加景区的植物多样性,丰富公园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