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讲课人:邹爱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难点:明朝时期中西科技应用的差异。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等二: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第三单元的导读部分。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的使用与传播创造了条件。
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以第八课的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艺术瑰宝。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请大家把课本翻到36页。
仔细阅读一下教材的导言和第一子目四大发明的内容,思考一下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那四大?四大发明发明发现的历程。
(板书第一子目)(二)【讲授新课】1、首先,通过阅读教材同学们知道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哪四个了么?学生回答。
是的,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并且这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那么同学们又知道这四大发明是怎样被发现发明的么?接下来,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四大发明发明发现的过程吧。
A:造纸术:在文字发明以后,人们就尝试过很多种书写材料。
那么,同学们知道纸发明之前,人们都用过哪些书写材料么?学生回答。
(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教材引言部分)是的。
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等。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这些书写材料有很多缺陷。
比如龟甲、兽骨比较难得,青铜器、玉器比较贵重,而竹木简又携带不便,帛呢也是比较奢侈的书写材料。
那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制造出了纸(同学们可以看到书上的图片资料,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那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纸)。
而到了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就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出了便于书写的纸。
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魏晋南北朝的时期,造纸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
纸张的白度,质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纸逐渐取代了简牍,成为了主要的书写材料。
到了唐宋,造纸产地迅速的增加了很多。
751年,唐朝与古时的阿拉伯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的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也随之传到阿拉伯,随后又传入欧洲和非洲。
了解了造纸术,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一下印刷术的发明的过程。
B:印刷术:中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印刷术的国家。
最初的书是手抄的,到了隋唐之际,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到了宋代,就进入了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
首先是雕版印刷术的过程,先是雕刻反文,在雕版上刻出反字来。
然后是上墨,涂上颜色,最后是印刷。
到了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关于活字印刷术,它是使用可以移动的胶泥或金属字块,用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印刷版。
先制成单字的阳文(阳文,篆刻中表面凸起的文字或者图案。
)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利用数学立体模型说明)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
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
1450德国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使活字印刷术普遍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而且,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从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印刷术外传对欧洲影响(很大),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C: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无意发明了火药,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做神仙并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无意将硫磺,硝石,碳混合在一起,产生了爆炸性的效果,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唐代末年战争频繁,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这里的火箭和我们现在的火箭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是一种类似于我们现在过年玩的那种窜天猴的烟花)、火炮等。
宋朝开始广泛使用火药。
我们在学习必修一政治史的时候就知道了,宋朝为了抵抗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于火药的使用,在古代,人们还曾想利用火药的使用来实现飞天的梦想。
相传,中国明代的一位名叫万户的人,让别人把自己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风筝,在椅背上绑了当时最大的一些火箭,然后叫人将这些火箭一齐点燃,试图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上天飞行。
万户的试验失败了。
他是人类第一位用火箭做载人升空飞行试验的人,也是人类第一位为探索空间飞行勇于献身的人。
当然我们国家现在的航天航空技术已走在了世界了前列,一系列的航天成就都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D: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司南。
中国古代人民早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磁石的指示南北的特性。
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
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占卜和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到了北宋时候指南针才开始应用于航海,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后来的欧洲航海家利用指南针进行航海活动。
过渡:我们简单的了解了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产生与发展。
那么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何影响?3、四大发明的意义(1)看到教材上:造纸术传入欧洲后,廉价的纸张很快就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羊皮和小牛皮纸,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在造纸术传入欧洲之前,欧洲人使用的书写材料是羊皮和牛皮纸,造纸术传入以后,结束了羊皮纸、牛皮纸的时代,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它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
所以纸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的一大重要贡献。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是非常重要的,正是有了造纸术才会有后面的印刷术。
(2)那么,再来概括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对世界有何影响?看到教材上归纳的影响: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术,(1450年,德意志人古登堡在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机)(对于思想文化的宣传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它)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那么再来看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有何影响?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在(在火药武器的攻击下)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就像学思之窗中马克思提到的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4)(指南针发明以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为欧洲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所以它)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对中国:四大发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对欧洲:总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推到欧洲社会的转型!除了四大发明,我国在其他领域科学技术成就也领先于世界,那么到底是哪些科技成就影响世界了呢,请大家跟着老师快速阅读第二子目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板书第二子目内容)二、《九章算术》和珠算(好,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子目的内容)(一)《九章算术》《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时期,采用十进位记数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专著。
1、成书时间:东汉2、特点: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意义和地位:(1)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2)《九章算术》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1、算筹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算筹。
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
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工具,质地与制作也愈加精致。
“运筹帷幄”的筹就是指的算筹。
2、算盘后来,算筹演变成为了算盘。
中国的穿珠算盘制作简单,物美价廉,配合珠算运算法,运算如飞。
明清时期商业经济繁荣,珠算应用得到普及与发展。
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了加减乘除开平方和开立方等运算问题。
明朝的时候,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过渡:了解了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以后,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我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石氏星表》和浑仪这部分的内容。
思考:天文学发展的原因以及天文学的成就有哪些?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1)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2)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天文知识。
并且不少封建王朝设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2、成就(1)设置天象观测机构据说,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
后世不少朝代也都设有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2)天文观测记录①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上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天象观测记录: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以及有最早的星表。
②《石氏星表》《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天文观测工具的发明浑仪、简仪同时啊,为了更好的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造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察仪器,如浑仪、简仪。
(我们一起看到书上38页下面的两幅图,左图是?学生答。
对,是浑仪。
在望远镜发明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是中国的浑仪,到汉武帝时期已经有这种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