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业新区规划设计案例
3、 石家庄空间发展结构研究 “东拓、西进、南延、北跨、中疏”的整体思想构成石家庄 “一城、一环、四组团”城市格局 。 “东拓、西进”将形成“一体两翼”空间结构,而“东、南产业区”如何错位发展?“南延、北跨”将 如何拓展? 我们认为,石家庄空间拓展的本质应该是以中部综合服务为核心,形成一条东南工业走廊,一条西北生 态走廊的大市域城市格局。
同城竞争比较大
第二部分 南部工业新区发展战略研究
1、现状概况 南部山前工业新区位于城市南部,北距南三环24公里,南接临城县,东距高邑县城7.5公里,西到赞皇 县城3公里,隶属高邑、赞皇、元氏三县,总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 现状用地主要为山前坡地、滩涂荒地,局部地区有少量的村镇建设用地,涉及拆迁安置总人口为:3500 人。
3、 石家庄空间发展结构研究 “东拓、西进、南延、北跨、中疏”的整体思想构成石家庄 “一城、一环、四组团”城市格局 。 “东拓、西进”将形成“一体两翼”空间结构,而“东、南产业区”如何错位发展?“南延、北跨”将 如何拓展? 我们认为,石家庄空间拓展的本质应该是以中部综合服务为核心,形成一条东南工业走廊,一条西北生 态走廊的大市域城市格局。
1、现状概况
目前,园区现状工业企业共147家,包括建材工业、化工、轻工、冶金等行业,项目共占地4318.66亩,
第一部分 总体背景
区域背景研究——宏观发展条件分析 1、 京津翼都市圈下的产业格局 京津翼都市圈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双核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 张家口8个城市,约7000万人口。 京津翼产业布局基本框架是按点(主要城市与产业园区)、线(铁路、公路、海运线等重要交通轴线)、 面的空间格局来展开,形成“双核、双带、四区”。
最新工业新区规划设计案例
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是环渤海湾纵深地带重
要的中心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石家庄主城区分 布着大量的工业企业,城市建设设施落后,原有竞 争优势不断削减,而主城的交通、环境、人口等压 力无法满足市场的提升和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空 间面临着新的决择与调整,亟待建立新的发展区域。 本次石家庄南部山前工业新区的规划建设是实 现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好三篇大文章, 实现三年大变样”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城市“南延” 的核心。
规划延续性主要包括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总体思路的延续 第二,重点产业的延续,包括医药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钢铁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 轻工业、石化工业等八大支柱产业。 第三,特色产业的延续 新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矛盾之一: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工业经济运行的要素约束突出 矛缺与园区发展——资金来源需多元化 园区新动力:
3、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判断 趋势一:产业体系——从垂直分工到混合分工、水平分工的转变 趋势二:产业性质——从综合型到特色化的转变 趋势三:产业组织——从碎石型到规模集群的转变 趋势四:产业转移——从递次转移向直接投资转变
石家庄产业发展导向——中观发展条件分析 1、 石家庄产业发展分析 根据《石家庄产业布局规划》提出的:石家庄市将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适度发展重工业”的总体思路,建设中国药都、全国纺织服装基地、华北重要商埠、 北方特色农业区、区域性高新技术中心和完善省会服务功能。 我们认为这一思路是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并已开始逐步实施,因此,本次研究的方针应该是: “保持规划延续性,逐点化解新矛盾,寻求园区新动力,建设现代化南部山前工业新区”。
石家庄南部山前工业新区——微观发展条件分析
1、优势条件分析 南部山前工业新区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土地、交通、一般劳动力的资源优势。
2、劣势条件分析 从园区所处的区域条件看,劣势同样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 现状工业基础薄弱,现状的已驻入的企业规模小,层次低,技术能力和配套设施不足; 行政区划使得增加了共同管理的难度;
“东、南产业区”如 何错位发展?
“南延、北跨” 将如何拓展?
3、 石家庄空间发展结构研究 “东拓、西进、南延、北跨、中疏”的整体思想构成石家庄 “一城、一环、四组团”城市格局 。 “东拓、西进”将形成“一体两翼”空间结构,而“东、南产业区”如何错位发展?“南延、北跨”将 如何拓展? 我们认为,石家庄空间拓展的本质应该是以中部综合服务为核心,形成一条东南工业走廊,一条西北生 态走廊的大市域城市格局。
2 、京津翼都市圈下的产业发展判断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资本与 市场不同步扩张的因素外,还有地区资源与要素不能有效流动、区域分割甚至封锁等因素。
京津冀地区应从资源共享、要素流动、产业集聚、错位发展、生态和谐、规则约束六个机制的建立 上,推进该地区的经济规模化、产业高度化、经营国际化、布局合理化进程。京津冀共生共享加速了地 区产业走向竞合时代 。
2、石家庄工业经济与就业结构分析
从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情况考察,食品工业、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医药、化学、装备制造、高新技 术、交通与电力电气设备制造、供电供水工业的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比较好,其它一些工业行业总体经济效 益情况不理想。
从工业行业就业结构考察,机械、食品、建材、造纸与印刷、化工、纺织与服装、冶金、医药等行业 是主要就业行业,这些行业的工业就业人口将超过60%,显然,稳定这些工业部门的发展,就解决的大部 分人口就业的难题,加快这些部门的发展,就能促进全市工业较快发展。
本规划将从区域发展、产业路径和空间结构三条轴线展开研 究。 从区域背景和区域经济出发,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确定 工业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
从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特点出发,有效落实市域产业布局; 确定四大工业园区的产业重点和开发模式。
从研究南部山前地区的空间发展策略入手,确定四大片区的 主题概念、功能定位、用地布局、配套设施和道路交通等内容, 并提出合理的支撑体系和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