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离辐射危害大

电离辐射危害大

十六、电离辐射危害大
任何能量在空间的传播都叫辐射,包括各种电磁波。

与核能相关、能够伤害人体的辐射又叫电离辐射,放射性辐射能引起物质电离,包括X射线,伽马射线(都是高能光子)、质子、α辐射、β、β+辐射,裂变碎片(都是带电粒子辐射)、中子等。

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发生有害作用。

1、电离辐射对人的影响
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

辐射危害可以分为随机化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

放射性疾病是由电离辐射照射机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法定放射性职业病包括放射性内照射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急性铀中毒、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冲复合伤、放烧复合伤、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性肿瘤、放射性白内障等。

放射剂量与人体的损伤反应
2、放射病的表现
多数患者有乏力、头昏、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与心悸。

早期无特殊体征,仅出现一些神经反射和血管神经调节方面的变化。

病情明显时可伴有出血倾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长期从事放射诊断、介入治疗、骨折复位和镭疗医务人员中,可见到毛发脱落、手部皮肤干燥、皲裂、角化过度,指甲增厚变脆,甚至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或放射性皮肤癌。

少数眼部接受剂量较多的患者可出现晶状体后极后囊下皮质混浊或白内障。

3、电离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放射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即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采取屏蔽措施。

我国剂量限值为:职业照射5年平均值不超过20毫希/年,任一年不超过50毫希/年;公众照射年平均值不超过1毫希/年。

α射线、β射线与X、γ射线穿透性比较
远离有“电离辐射警示标识”的区域
为受检者进行非检查敏感部位的遮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