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复命精神——浅谈《复命》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臧克家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几日的静心翻阅后我发现,其实《复命》就是这样一个珍宝,一个益友。
给心灵以航灯,给事业以方向。
正如本书中序言部分所说,“当今中国的管理知识大多是舶来品,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并不多见”。
而《复命》一书中所讲的“复命”是真正的基于中国国情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
本书将“怎样理解复命”“如何具备复命精神”和“怎样将复命落实到位”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理论——精神——实践”的锁链式结构。
在科学的框架结构中,用一个个或寓言,或实例的故事来论证深刻的道理,使道理深入浅出,既充分的吸引读者,又易于读者的理解。
作者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读罢此书,对“复命”一词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诚如作者所说,“复命”,就是员工对自己肩负的职责与任务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并回复,对自己肩负的任务所达成的状态及时做出回复,对自己岗位上的一切工作都要负责到底。
简言之,“复命”就是针对自己所负的职责,与领导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不可否认的要靠沟通来维系。
而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沟通不再像过去一样直白容易,而变得需要更多的思维和语言技巧,这诚然会让许多人伤透脑筋。
而《复命》告诉我们,及时有效的沟通有利于上下级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状态,增加彼此的信任,从而真正的做到上行下效,下情上达。
而我觉得,“复命”应包括两层含义:向外,对别人进行及时的回复;向内,扣问本心,给自己一个交代。
自己所完成的任务,一方面,要搏得别人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想,这才是复命的意义之所在。
当今时代,“效率”,“效益”,“责任”,“创新”等词汇层出不穷。
不可否认,“复命”作为一个比较新兴的词汇,它的内涵更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实践和充实。
而高效的复命则可以理解为“高效率”和“高效益”。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高效的复命,在高效率的基础上,试图取得更高的效益。
也就是企业一直提倡的追求。
高效复命需要责任感的支撑,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将复命作为职责所在,积极,主动的复命才不会是一种负担。
“复命”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应该扩展为“复命精神”和“复命文化”。
而“复命”的落实,是为了实现效率及效益的最大化,并将责任与创新更好的贯彻到工作中去。
作为一名物业部的主管,我深知高效复命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如何与领导及时汇报与沟通,如何向下属传达任务并团结一心,需要部门主管很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物业部的人数不多,工作也比较繁杂,难免会出现未能及时汇报或者遗漏汇报的情况,在此我深表歉意。
但通过对《复命》一书的学习,我深知部门主管在领导与下属之间所扮演的桥梁式角色的重要性,并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向上级复命。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力求真正的实现“上行下效,下情上达”的良好状态,形成合理有序的工作模式,让物业部的工作有条不紊,让领导放心。
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是无穷的。
感谢领导让我结识了《复命》这样一位益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继续延续复命精神,作一名合格的员工。
2012.01.27篇二:《复命》读后感读《复命》有感《复命》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即“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讲述怎样理解复命,如何具备复命的精神,怎样将复命落实到位,同时还提出实现复命的方法措施,要修心、修行、绣文化,要善于学习、珍惜时间塑造专注,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培养高度的使命感和敬业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深受感触,“复命”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对自己的事情有一个完整的结果,强调执行力高于一切。
复命是一种精神,他要求我们把这种精神融入我的工作当中,把他认为是一种常态,一种素养,不管在什么工作当中,要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不畏艰幸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把这种精神渗透到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我意识到:学习复命,就要从我自身做起,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自己要有一定的修练。
在工作过程中我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去寻找我的不足之处,向周围其他的同事学习,不断的补充能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断的完善充实自己,不断的超越、挑战自我,并做到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忱性,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怀着深切的兴趣,这样我们的意志更坚强,更有动力去完成我们的任务工作。
同时,复命是对我们使命的一种责任,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自己的工作成效与结果进行总结,是一种负责的表现。
一个人有责任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关键品质,有复命感的人,他们会主动去承担责任,把他牢记心中,这种复命意识会使我们有更好的表现,会有更加优秀的成绩。
复命即:要立刻去行动,马上着手去做这件事,并达到一定的目标。
那在这里我就不得不说我们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会决定他的执行力,他的创造性,也决定他在工作中的职责,专注自己的工作,不去找借口,不抱怨,从细节之中发现自己的复命。
通过学习《复命》增加了我的事业心,责任心,增强了我的敬业精神,这不仅对我的工作有了指导意义,更多的是人格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培养了我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对工作的积极性,再者必须把复命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遇到突发事件能够临危不惧,坚定不移的将复命的文化、精神发挥出来。
感谢领导将这本优秀的书推荐给我们,让我们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进步,不仅做好工作,管理好自己的团队,更明确我的价值观,人生观,将复命精神进行到底!篇三:复命读后感“复命”是对他人的承诺,在限定时间内必须给出的一个结果。
这是一个全新的称谓,但却不是全新的命题。
“复命”应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且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得以体现。
通读全书,会发现很多地方对自己都颇具启发意义。
全书的写作风格集励志、幽默、深沉和反思于一体,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很是触动自己的心灵。
因此,从《复命》一书中,我们可以多多少少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或者是心里羡慕别人的辉煌,或者是身上顽固存在的缺点。
作为一名年轻的员工,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科学的工作观念,虚心的工作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不断丰富自身的复命意识,才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完善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好上级和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做到优质复命。
像屈原说过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完《复命》一书,我们懂得了复命的本质,了解了如何看待复命,接受复命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如何高效、聪明的完成复命及如何向卓越升华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对我们的工作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更对我们人格的培养、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所以,作为公司员工,在现实的工作中,对我们自己而言,要想实现“像狼一样复命!”,就必须按照狼的天性来要求自己,塑造自己,提高自己。
1、自我修炼,加强“危机意识”。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就是“人造丛林”,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才不会被社会所抛弃。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教授提出,今天的大学生从大学毕业刚走出校门那一天起,他4年来所学的知识已经有50%老化掉了。
想想自己大学所学的绝大部分东西确实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突然感到了一种危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复命能力。
2、勇于创新,将失败做为新起点。
复命具有难度,具有挑战性,在复命过程中没有创新思维很难完成。
但创新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挫折与失败,但是失败是超越自我的坐标,一旦发现此路不通,便要去创新,另辟蹊径。
在工作中,我要追求全员创新,不怕失败,勇于创新地完成复命。
3、坚韧不拔,忠于企业。
世界上没有比坚持更为重要的。
只有坚韧不拔的决心才能战胜任何困难。
一个有决心的人,任何人都会相信他,会对他付以全部的信任;一个有决心的人,到处都会获得别人的帮助。
同时,当公司遇到困难时,我会忠于我的企业,以公司的荣辱为自已的荣辱,尽我的能力去坚持不懈的工作,去复命。
培根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感谢公司领导将《复命》这本推荐给大家,让我深刻理解了复命的真正内涵。
在以后的工作上,我将以“像狼一样复命!”的要求来开展工作,做一个勇于复命的人,不断地完善自己,追求卓越。
读了赵老师的关于“提高执行力”的文章,我受益匪浅。
提高执行力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企业要管理的秩序谨然,上级传达的任务,下级能及时有效地完成,关键在于企业执行力是否到位,即团队活力是否充足。
用心做事是成功的关键:当今社会要想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对于工作,最重要的事要用心做事,不要计较报酬,不应局限于福利,这些都是短浅的诱惑。
工作其实是一种投资,只要你多学习,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各层次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机会总会眷恋你。
工作必须是勤奋的,勤奋不能保证工作一定成功。
但勤奋的结果却一定丰富,因为在过程中的不辞辛苦,客服困难,我们已经获得生命的经验和成长。
在公司,勤奋的员工也最好能得到老板的赏识。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的上,可以代替勤奋的意志,唯有勤奋才能成全你的人生和事业。
要想成功必须集中精力与你的本职工作,要把集中激励看作自己的使命。
做事是否集中精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职业品质的标准之一。
一些企业文化提倡“爱岗、敬业”,倡导“干一行、专一行”,而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做到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便是务实,敬业最基本,最实在的体现。
只有集中精力的工作。
你的工作效率才会提高,你也更快乐与工作,而且更轻易取得成功。
在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一个缺乏知识,文化落后的人已难以在这个时代生存,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必将被社会淘汰。
企业需要人才,所谓人才,首先是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能够以德服人,其次是必须具备所在行业的相关知识、文化、才能高效率的晚场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再次则需要具备良好的性格,做一个能说会道,活跃气氛,善于公关,创造业绩,追求完美,爱好思考和研究的高素质员工。
要想在一个公司长久的生存下去,甚至有所发展,只有具备全面的知识文化水平,才会有广阔的视野,才能提出独出一帆的对公司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仅仅具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肯定是不够的。
工作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取得成功。
当今社会中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尤其是刚出校门的学子们,往往因为欠缺工作经验而不被录用。
所以,一开始不要一味的最求高薪高职,而要在平凡的岗位中积累经验。
只要是千里马,总有一天会被伯乐发现的。
《复命》读后感读完《复命》这本书,我得到了很多感触。
所谓复命,简单的说,就是执行命令后的答复,是下级对自己肩负的任务所达成的状态及时做出回复。
仅仅认识到“复命”重要性或者对于执行力的培养的意义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