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
茵陈蒿
牡蒿
天名精:全草入药, 止血、利尿、清热解 毒、破血、生肌。瘦 果中药称“北鹤虱”, 可驱除绦虫、蛔虫。 全草水浸液可做农 药,杀青菜虫、地老 虎、守瓜虫等。
豨签草: • 用于风湿痹痛: 味苦寒,又有 化湿热作用,故痹痛偏于湿热的 病症尤为适宜。 • 酒治蒸熟能强筋骨,适用于四 肢麻痹、腰膝无力、中风口眼歪 斜 、半身不遂等症。 • 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 以及风疹湿疮、皮肤搔痒等 症。 内服外用均可。 此外,现在又用于高血压症,有 降压作用。
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常用量 5~15g。因其性走窜,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 尿管、胃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 用,因此,临床实践中又摸索出其许多新用妙方。 急性腰扭伤 、胆结石 、外伤性食道炎 、面神经麻痹 、外伤性 神经损伤 、痔疮出血 、头痛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食管癌 . 威灵仙有较强的走散力,气血亏虚者忌用。
藿香: 全草入药有止呕吐, 治霍乱腹痛,驱逐肠 胃充气,清暑等效; 果可作香料;叶及茎 均富含挥发性芳香 油,有浓郁的香味, 为芳香油原料。藿香 亦可作为烹饪佐料, 或者烹饪材料。
5、蔷薇科
蔷薇科为有花植物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共有126 属,近4 000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 带,南半球为数很少。本科植物化学成分类型多 样,包括酚类化合物、有机酸、二萜类、三萜类以 及含氮化合物。 本科的常用药用种多为木本植物,主要有乌梅、杏、 桃、郁李、皱皮木瓜、枇杷、金樱子、玫瑰及山楂 等。
唇形科为一世界性分布的大科,我国有 102属约800种。唇形科是进化较高级的一 个类群,化学成分类型多样,除富含挥发 油外,还含有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 二萜及三萜类成分(通常为苷元),部分 类群富含芹菜素、木犀草素衍生的黄酮类。
唇形科特征:
唇形科植物通常为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 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无柄的腺体。 花序聚伞,通常在节上形成轮伞花序,并组 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穗状或圆锥状的复 合花序, 花冠管状多为二唇形,着色;裂片5,稀4。
分三个亚科:含羞草亚科、苏木亚科(云实 亚科)、蝶形花亚科。有的分类学家则把其 分成三科。 花冠——一些是蝶形花冠(蝶形花亚科 一般是,苏木亚科则为假蝶形花冠,含羞草 亚科通常不是)。 雄蕊——一些是二体雄蕊。 果实——荚果。
豇豆:种子入药,能健胃补气、滋养消食。
1.豇豆提供了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 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补充机体的招牌营养素。 2.豇豆所含B族维生素能维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 能,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3.豇豆中所含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的作用。 4.豇豆的磷脂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参加糖代谢的作用,是糖尿病人 的理想食品。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尤其适合糖尿病、肾虚、尿频、遗精及一些妇科功能性疾病患 者多食; 2. 但气滞便结者应慎食豇豆。
毛茛:
辛、微苦,温。有毒。 全草为外用发泡药,治疟疾、黄疸病;鲜根 捣烂敷患处可治淋巴结核;也可作土农药。 全草 含毛茛苷,鲜根含原白头翁素。为有毒植物。 本品有毒,一般不作内服。皮肤有破损及过敏 者禁用,孕妇慎用。
乌头能散经络之寒而止痛,适用
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如乌 头汤治历节病,散脏腑之寒而止 痛,适用于寒邪所致心腹疼痛。 乌头的有毒成分 是二萜类生物 碱,其中毒性最 大的是乌头碱, 只要几毫克就可 以让人丧命,而 且,它和河豚毒 素一样,都是神 经毒素 。
青蒿(黄花蒿): 1、解暑:可治外感暑热,发热烦渴。 2、截疟:主治疟疾引起的寒热往来。 3、凉血。 有明显的降温解热作用,还能帮助 排汗。所以,夏日将青蒿水煎液作 为清凉饮料,是防治中暑的良药。 提取物青蒿素主要用于间日疟、恶 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 的治疗,也可用以治疗凶险型恶性 疟,如脑型、黄疸型等。亦可用以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 疮。
第二章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 种类及分布
一、主要药用植物 1、菊科
菊科是我国被子植物第一大科,约1000属、 25 000~30 000种,约占被子植物的1/10,广泛 分布全世界,主要分布于温带,热带较少。是药 用种类最多的科,菊科植物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均居植物界之首。一般具有清热解毒的功 效。
郁李仁含苦杏仁甙、脂肪油。 【功用】 润肠缓下,利尿,治浮肿脚气。 【附方】 [脚气足肿,大小便不通]:郁李仁15克研烂,薏米仁15 克,水煎去渣,加白糖调服,一次服,以大小便通利为 度。 [小儿身热不退]:郁李根一把,水煎作浴汤,每日1次 洗沐。(浴时宜避风)
杏
生杏多食易伤筋骨;小儿多食易生疮痈。 杏仁为常用中药,有止咳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 杏仁分苦、甜两种,甜杏仁比苦杏仁大而扁,偏于滋 养,多用于虚咳或老人咳嗽;苦杏仁治实症咳嗽。 民间用杏仁、绿豆、粳米磨成浆,加白糖煮熟饮用, 为夏天解暑、清热润肺的清凉饮料,名曰“杏仁茶”。
1、虫牙。有杏仁烧存性,研烂纳虫孔中,人杀虫去 风,其痛便止。重者两次可见效。 2、喉热生疮。用杏仁去皮、熬黄,取三分,加桂末 一分,研泥裹含咽汁。 3、痔疮下血。用杏仁(去皮类及双仁者)加水三 升,研磨,滤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 4、停食不化,气满膨胀。用红杏仁三百粒、巴豆二 5、血崩。用甜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为末。每 服三钱,空心服热酒送下。
7、治糖尿病 [配方]桃树胶15克,玉米须60克。 [制法]将上两味入锅,加适量水,煎汤。 [服法]连服数日。 8、治淋巴腺炎 [配方]桃叶适量,黄酒少许。 [制法]将桃叶捣烂,加黄酒炖热。 [用法]敷于患处 9、治皮肤瘙痒、痔疮 [配方]桃树叶适量。 [制法]将桃树叶洗净,加适量水入锅,煎汤。 [用法]熏洗患处,每日1—2次。
毛茛科特征: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 一年生草本,少数为藤本或灌木。 单叶或复叶,通常互生,很少对生(铁线莲属);无 托叶。 花通常两性,辐射对称,稀两侧对称(乌头属、翠雀 属);萼片5~多数,分离,有时呈花瓣状(白头翁 属、铁线莲属);花瓣5~多数,或无花瓣(白头翁、 铁线莲),有时特化成蜜腺叶。
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 急解毒,调和百药。生用主治咽 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 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 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 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与大豆合用有解毒的功效。
黄芪: 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 利尿、退肿之功效。用于治疗 气虚乏力,便血崩漏,表虚自 汗,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 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 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1、治哮喘
桃的食疗
[配方]桃仁、杏仁、白胡椒各6克,生糯米10粒。 [制法】将上4味共研为细末,用鸡蛋清调匀。 [用法]外敷双脚心和双手。 2、治黄疸不退 [配方]桃根100克。 [制法l将桃根切细,然后放入锅内,加水煎汤,即可。 [服法]服之。 3、治冠心病 [配方]鲜桃2个,黑芝麻20克,杏仁2个,大枣5 [制法]将上4味洗净,即可。 [服法]1次食用,每日1-2次。
枇杷:具有保护视力、保持 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 身体发育的功用,其中所含 的维生素B17,还是防癌的 营养素呢!因此,枇杷也被 称为“果之冠”,可促进食 欲、帮助消化;也可预防癌 症、防止老化。 枇杷叶及枇杷核也是常用的 中药材,枇杷叶具清肺胃热、 降气化痰功能,用于肺热干 咳、胃痛、流鼻血、胃热呕 秽;枇杷核则用于治疗疝 气,消除水肿,利关节。
4、治高血压头痛 [配方]桃仁、决明子各10—12克。 [制法]将上两味入锅,加适量水煎煮,即成。 [服法]饮用。 5、治半身不遂 [配方]桃仁若干,黄酒、蜂蜜各适量。 [制法]将桃仁去皮去尖,放入黄酒中浸泡1周,晒干研为粉 末,以蜜调和为丸(梧桐子大)。 [服法]每日2次,每次15丸。开水送服。 6、治虚汗、盗汗 [配方]碧桃干(未成熟的桃干果)10-15克。 [制法]将上味加适量水煎汤,用白糖调味。 [服法]每晚服1次,一般1~3剂即可。
蔷薇科特征: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常有托 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萼片4-5,有时 具副萼;花瓣4-5或有时缺;雄蕊多数, 周位。
乌梅:适宜虚热口 渴,胃呆食少,胃 酸缺乏(包括萎缩性 胃炎胃酸过少者), 消化不良,慢性痢 疾肠炎之人食用; 适宜孕妇妊娠恶阻 者食用;适宜胆道 蛔虫者食用。适宜 夏季与砂糖煎水做 成酸梅汤饮料以清 凉解暑,生津止渴。
含羞草: 用于感冒,小儿高 热,急性结膜炎,支 气管炎,胃炎,肠 炎,泌尿系结石,疟 疾,神经衰弱;外用 治跌打肿痛,疮疡肿 毒 。 注意:含羞草体内的 含羞草碱是一种有毒 物质,人体过度接触 后会使毛发脱落。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 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 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 痒,湿疹,湿疮,皮肤瘙 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 阴道炎。
丹参: 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 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 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以及月 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 伍应用。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 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 解毒,止血,安胎。用 于湿温、暑温胸闷、呕 恶,泻痢,黄疸,肺热 咳嗽,高热烦渴,痈肿 疮毒,汤调下。
6. 伞形科
伞形科是一个种类多,分布广的大科。我国约有95属、 560种、28变种、12变型,分布遍及全国。伞形科植物 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有苯丙酸衍生物(香豆素类、黄酮 类和色黄酮类)、挥发油、三萜及其皂苷、聚炔类、脂 肪油、低聚糖和多糖、酚类成分与生物碱等。 本科常用药材主要有柴胡、当归、白芷、重齿毛当 归(独活)、紫花前胡、辽藁本、川芎、羌活、珊瑚菜 (北沙参)、明党参、新疆阿魏、白花前胡、蛇床子、 积雪草和茴香等。
菊科特征: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最大的1科。有一 致的小花结构。小花管状,辐射对称,或舌 状而两侧对称,或花冠管状而花冠裂片二唇 形。多数小花密集排列,外覆以总苞片而 形成一致的头状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