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训练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点燃XO2+2SO2,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3.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5.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6.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7.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1:1 B.5:7 C.5:4 D.4:7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分子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为4:3C.物质C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9.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 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判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2Y→3Z B.n 的数值为 9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后容器内为混合物1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有两种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物微粒个数比是1:1 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11.在反应A+2B═C+D中,7.6gA与5.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要得到0.6gD,则需要A的质量为()A.5.6g B.16.8g C.22.8g D.无法计算12.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A.CH4和C2H4B.CH4和CH3OHC.CH4和C2H5OH D.C2H4和C2H5OH13.将6.05g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A.0.1g B.0.15g C.0.2g D.0.25g14.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 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100 g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 g B.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9.125%C.CaO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D.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15.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属于混合物B.该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丙+丁乙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5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一定为8:1216.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的化学式为NH3B.反应前的物质为混合物C.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27:14D.若D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D的化学式为NO217.用镁和铝分别同稀硫酸反应,若要各制得10克氢气,则需要用去的镁和铝的质量比是A.4∶3 B.8∶9 C.3∶1 D.1∶318.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丙一定为催化剂C.a等于10D.b等于1219.在加热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12g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增重4.4g,则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14:1 B.12:1 C.8:1 D.4:1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21.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 恰好完全反应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A.2:1 B.2:3 C.3:1 D.1:222.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ΔM2S。
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
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64B .56C .39D .232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 ,Y ,Z ,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若W 为水,则X 或Y 必定为酸或碱B .若X 为化合物,Y 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C .m 的数值为32D .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1:424.已知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Na 2CO 3,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Δ。
把12克NaHCO3和Na 2CO 3的混合物样品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9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生成的CO 2质量为4.4克B .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30%C .样品中NaHCO 3的质量为8.6克D .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3%25.高温条件下,14.4g 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 .18:7B .7:2C .7:3D .21:826.在化学反应A+2B =C+D 中,若5.6g A 和7.3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 C ,现在要得到0.4g D ,需要A 的质量为( ) A .5.6gB .11.2gC .14.6gD .无法计算27.某密闭容器中有X 、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B.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克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 28.纳米级TiO2有广泛的应用,制备的一步反应为2FeTiO3+7Cl2+6C=2TiClx+2FeCl3+6CO。
该化学方程式中,x的值为A.2 B.4 C.8 D.1429.硝酸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4HNO3 △4NO2 ↑+X↑+2H2O,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X的化学式为O2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D.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30.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1.28g+0.44g-0.96g=0.76g,A错误;设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方程式计算R+3O2=XO2+2SO2X 960.76 0.96x=96*0.76/96=76,B正确;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那么X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可能是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0.32g+0.64g=0.96g,等于反应物中氧气的质量,那么R中含有X元素、S元素,不含氧元素,C错误;二氧化碳主要是造成温室效应,D错误。
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2.D【解析】试题分析:从反应的质量看AC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9.8克和8克参加了反应,D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且产生的质量为14.2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B是生成物,且有3.6克的B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则X的值是162g+3.6g=165.6g;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说明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36,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D错误,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3.D【解析】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由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D. C3H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4.D【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实际就是物质的分子个数,而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变化,故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错误,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可能是置换反应,错误,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错误,D、若取xgA和xgB反应,由于可能有反应物过量,故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应类型5.C【解析】A、由图可知,丁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它的式量是18,不能带“g”,错误;B、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可能是氧化物,错误;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故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6=22:3,故正确;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为4个,反应后分子个数为2个,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