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套PPT课件
2019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套PPT课件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老师范读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 近了。(盼春)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 起来了。(总绘春景)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一)盼春
• 思考:怎样朗读? 情感?修辞手法? 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 两个“盼望着”,写出了人们盼望春天的殷切心 情。(反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课件
1春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
春
能 勾
起
你
什
么
美
好
的
印
象
?
课时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1.理清文章的思路,读懂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对春天
的赞美之情。 • 2.理解比喻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中的表达效果。 • 3.掌握普通话朗读的技巧。 • 4.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自主朗读,质疑赏析,由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 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 明确: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从
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同时色与味、虚与实、动与 静相结合。 • 如果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不写“你不让我,我不让 你”和“赶趟儿” ,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 明确:“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
读至写。 • 情感目标:用心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
自然的感情。
作者档案
朱自清(1898—1948)原名 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 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 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 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 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背影》《荷塘月色》等名 篇。
写作背景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 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 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 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 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 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 “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拟人手法,赋予春天感 情和生命,写出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 总领全篇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春草图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 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 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
生难字词
朗润 钻出 嫩绿 眨眼 酝酿
rùn zuān nèn zhǎ yùn niàng
鸟巢 宛转 蓑衣 稀疏 抖擞精神
cháo wǎn suō shū sǒu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 1.你对朱自清知多少?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 背景。
• 2.一读课文(默读):过关生字词,完成“读一 读,写一写”生字注音。
测试答案
1.《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 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 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情怀。
2.课文中有两处引用,请你填写。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 着你。 (2)“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 有的是希望。
课文解析 作者使用了哪些词语描绘春草?描 精
嫩嫩、软绵绵
草的质地
绿绿
颜色
一大片……
草的长势
叠用形容词
细致描绘春草的生机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 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 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 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 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的。
请你也用比喻句写一两个句子。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仿照课文结尾句子 春天还像什么呢? 例:春天是插花能手,用巧手装扮人生;春天 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用画笔绘出五彩的世界。
课堂小结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 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 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 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 3.二读课文(小声读): (1)理清文章思路结构:本文可分成几个部分?为 什么? (2)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章描写了春天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点概 括。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按要求朗读
1.读音正确 ,声音清晰。
2.把握好感情的变化。
3.按练习一要求好好练习,读出轻重缓 急,读出对春的赞美。
随堂测试
1.《春》是一篇优美的
散文。作者抓住了春
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特有的景象。
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
怀。
2.课文中有两处引用,请你填写。 (1)“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 你。 (2)“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 的是希望。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春风图(第5自然段)
春风是一种无形的事物,作者是如何来巧妙描 摹春风的?
(1)从触觉角度,抓住“温暖、轻柔”的特点, 运用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春风。
•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 明确: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 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 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 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 “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 “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 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 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
1春 第二课时
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朱自清笔下春草图、春 花图的美丽与生机,大家想知道作者还给我们描绘 了哪些春的画面吗?他对春天又有什么样的美好赞 颂呢?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春》,一起感受春的 美好!
课时目标
1.理解并感受文章突出表现了春的什么特点。 2.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 3.揣摩词语和句子,体味文中大量的描写片段,理 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