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六西格玛管理概论

第一章六西格玛管理概论

各种短期过程能力的合成图
合成
偏移±1.5σ
LSL µ=M -1.5σ +1.5σ USL
3.4ppm
3.4ppm
± 6σ
西格玛水平与缺陷率之间的关系
(分布中心漂移± 1.5σ ) 西格玛水平 1.0 2.0 3.0 4.0
百万机会缺陷数 , 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y
《六西格玛管理》
教材:中国质量协会组织编写 何桢 主编 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红娟 2015.9.18
必须摒弃的两种学习态度
1 、无所谓的态度--“既然被安排来学习就学 吧!至于六西格玛真的有吗,我才不相信呢?迟 早也和TQM、ISO9000一样,过一阵风就没…” 2 、畏惧的态度--“听说六西格玛要运用到很 多统计学的知识,还有很多数据呀,分析呀,我 的基础很差,肯定是听天书,难呀…”
必须渗透的两种意识
1 、危机意识--随着市场垄断加剧,分析家认 为未来的市场将会出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的局面,换言之,如果做不到“行业第一”的位 置,将面临的就是被淘汰…
2 、共同荣辱意识--全员的齐心协力,给公司 带来效益,公司效益的增长,为员工带来更多福 利;培训也是公司提供给成员的一种福利,它可 以提高员工的市场竞争力,那么,员工也应该用 所学的技能知识进行实践,共同为提高公司的市 场竞争力而努力!!!
人类社会的质量活动可以追溯远古
时代,而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活
动则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
质量管理历经百年发展,各种方法
风生水起、纷至沓来。六西格玛管 理是质量管理在20世纪末最具魅 力的新发展之一。
质量概念的演进
什么是质量?您个性化的理解?
供不应求的时代:符合性 供大于求的时代:适用性 质量新时代:狭义→广义 ISO9000:2000 质量定义:
六西格玛管理的新发展
已成为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系统方法。
新六西格玛方法的领导力原则 1、整合(align) 2、调动(mobilize) 3 、加速(accelerate) 4 、控制(govern)
六西格玛管理概论
1.1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
1.2六西格玛的概念和作用 1.3六西格玛管理的领导、文化和战略 1.4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和推进 1.5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
产品标准的要求
顾客的要求
相关方的要求
一组固有特性 满足 要求 的程度
质量概念的演进
相关方满意质量
适用性质量
符合性质量
大质量概念

产品(包括服务)质量
性能 /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经济性/时间性

过程质量: 实物质量/成本/周期时间/环保/安全 质量 Q.C.D.E.S= f(人机料法环测5M1E)
(7 3.8) 2 (2 3.8) 2 (10 3.8) 2 (9 3.8) 2 (15 3.8) 2 s 9.83 5 1
因σ未知,用s代替σ,有
TU TL 10 Z0 0.508 2S 2 9.83
因为 x M 0
2015/12/6
DPMO 690,000 308,700 66,810 6,210
5.0 6.0
233 3.4
六西格玛的计算
描述产品、服务或工作质量的水平
为表述方便,并区别统计学上的6σ,以下用Z表示 SIGMA水平。对应于过程输出无偏移的情况, Z0 是 指公差范围与2σ的比值,记为:
TU TL Z0 2

体系质量: ISO9000→TQC
过程因素 过程输出
TQM(经营质量)
TQC
TQM的演进
质量概念,由“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顾客需要”向“大质量综 合满足顾客及相关方需要”演进;
质量管理,由“全面的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的管理”演进;
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 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 的管理途径。 ——ISO8402: 1994
六西格玛管理的大背景
1、六西格玛管理最先由 MOTOROLA于 1987提出并实施;后由通用电气、 ABB、西门子等商业机构采用并发展;到现在已是国际上炙手可热的管理 模式 2、现在,20%以上的财富500强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 3、中国进入 WTO,中国企业与国际接轨,成为“世界工厂”,提高质量成 为塑造国际竞争力的巨大需求 4、“看不见的手”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与成败在于创新、品质、品牌、价格 5、大多数中国企业5年以后将会失去竞争优势(张维迎) 6、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已经开始认识和接纳六西格玛 7、研究如何在中国有效的应用六西格玛,并把其本土化,成为重要课题
如何识别经营管理的优势和改进机会,并推动持续改进和创新,
不断提高管理的成熟水平?
世界三大质量奖
全世界有约80个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质量奖,其中最著 名的有: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1987年设立)
欧洲质量奖(1991年设立) 日本戴明奖(1951年设立)
我国质量管理情况
学习借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日本戴明奖; 2001年启动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 2005年新颁布国家标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
6 SIGMA 不仅研究“平均”,同时更关注“波动 (散布)”!
愉快的休假…. 碧波荡漾… 到东海度假的 MIKE 先生希 望通过跳水来消除长期积 存的压力与疲劳,于是他 爬到了跳台上。跳台上贴 着这样一张告示:“注意: 平均水深 4 米”,对自己的 游泳水平非常自信的 MIKE 先生想到平均水深是 4 米, 便毫不犹豫跳进大海 里。。。 但是。。。被送进了医院。
企业机构面临的挑战
重新定义/定位 领先 兴旺
采纳最佳实践
持平
生存
什么也不做
衰落
失败
回顾历史,许多机构都经历过需要巨大改变才能提升到更高水平的关键时 刻;如果错过,他们就会走下坡路。
六西格玛管理全球性的推广
Allied Signal
1987
1988~1995
1997
1999~2001
注:目前,世界五百强中,50%以上的企业导入了六西格玛管理
考虑到1.5σ的偏移,Z等于:
Z = Z0+1.5
例题
TL公司在宾西饭店订午餐,公司希望能在12:00±5分 钟内送到。饭店负责人说保证没问题,第一个星期饭 店午餐送到的时间为l2:07,11:58,l1:50,12:09, 12:15,求该饭店准时送餐的σ水平。
西格玛水平 合格率(﹪) 缺陷率(﹪)
Z = Z0+l.5 = 2.008≈2
即宾西饭店准时 送餐的SIGMA 水平为2。
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组织概述
过程:方法—展开—学习—整合 结果
4.2 战略
4.4 资源
4.1 领导
4.7 经营结果
4.3 顾客与 市场
4.5 过程管理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1.1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
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 六西格玛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六西格玛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啊 !平均水深 不是说 4m吗 ?
平均水深 4M
正态分布
LSL µ=M
?实际上,分布中
心与规格中心重合 的可能性很小 USL
上下规格限之差 总缺陷概率为: 12σ,
0.001ppm PPM ( Parts Per Million): 百万分率 且过程无漂移 十亿分之二 0.001ppm
± 6σ
长期过程绩效
6
六西格玛管理概论
1.1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
1.2六西格玛的概念和作用
1.3六西格玛管理的领导、文化和战略 1.4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和推进 1.5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
1.1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
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 六西格玛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
1900-1930年代
全面质量管理(TQM)
统计质量控制(SQC) 质量检验 quality inspection
质量管理发展示意图
Quality Management Development
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演进的内涵
阶段
质量检验 统计质量控制
管理对象
产品 过程
主要内容
全数检验和百 分比检验 统玛的统计含义
σ是一个希腊字母,读作“西格玛”,在数理统计中表示“标 准差”,是用来表征任意一组数据或过程输出结果的离散程 度的指标,是一种评估产品和生产过程特性波动大小的参数。
西格玛质量水平则是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值与质量要 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对过程满足质量 要求能力的一种度量。 西格玛水平越高,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就越强;反之, 西格玛水平越低,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就越低。
迈克尔·哈瑞、比尔·史密斯和查理德·施罗德 六西格玛的产生带来140亿美元受益,公司获得1988年美国波多
里奇国家质量奖。
六西格玛管理的推广
联合信号公司(Allied Signal)(1992年)
通用电气公司(1995年),在通用电气六西格玛方法演变为一个 管理系统;
在通用电气公司应用六西格玛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六西格玛成 为全世界企业,特别是许多《财富》500强企业所关注、认识并 接受;
管理的任务
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
符合性质量
满足过程控制的要求 满足顾客的要求
适用性质量
控制和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 (TQC) 的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TQM) 企业管理体 系
质量经营
满足相关方的要求
经营质量
卓越绩效(质量奖)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