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通用部分山东泰开变压器有限公司本说明书为大型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的通用部分,用户在使用本公司产品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该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其它随机出厂资料,避免由于误操作而造成产品的损坏。
如有疑问,请与制造厂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说明书的组成1 变压器主体的起吊;2 变压器的运输;3 变压器的检查及验收;4 变压器的储存及保管;5 现场安装前的准备;6 变压器总体安装前的检查;7 变压器总体复装;8 抽真空及真空注油;9 变压器投运前的检查;10 试验;11 运行与维护;1 变压器主体的起吊1.1 起吊主体时,应按照变压器总装图要求,吊挂所有主体吊拌,使吊绳长度相等且受力均匀,吊绳与垂线夹角小于30°,要保持平稳不倾斜。
1.2 利用千斤顶支撑起主体时,所有千斤顶支架要同时受力,各千斤顶的升降要同步,速度要均匀。
2 变压器的运输2.1 变压器本体运输2.1.1变压器本体无论铁路运输、汽车运输、人工辊杠载运及水运,变压器都要可靠固定,不得有移位,整个运输过程中都应遵守表1规定,并且在油箱上装设冲击记录仪,该记录仪记录变压器从制造厂运输到现场的过程中受到冲击的情况。
2.1.2变压器本体运输的封装1)充油运输油箱内注入合格的变压器油,油面高度在箱盖以下100mm处,所有密封部位均需密封良好,不得渗漏油。
2)充氮运输油箱内充入高浓度干燥氮气(纯度≥99.9%),箱内压力达0.02-0.03MPa,在产品运输过程中氮气压力低于0.02 MPa时应补充氮气,当氮气压力高于0.03 MPa时应放气,若因温差较大的原因允许最低氮气压力0.015 MPa;最高氮气压力0.035 Mpa。
2.2 变压器组件、附件运输2.2.1不能与变压器主体一起运输的组部件、附件,均按拆卸一览表拆卸,按装箱单装箱后单独运输。
2.2.2单独包装运输的套管,注意包装箱不得承受过大的冲击力,要在车中可靠固定。
2.2.3带有绝缘件的零部件应充油运输,所使用的变压器油必须为合格油。
3 变压器的检查及验收3.1 主体验收用户收到变压器后,应验证产品铭牌及合格证书是否与订货合同规定的型号相一致,然后进行下列一般性检查、记录。
3.1.1检查变压器主体有无损伤、变形、开裂等现象,检查变压器主体与运输车之间包括限位块是否移位或破坏,固定用的钢丝绳是否拉断现象,是否有明显的撞击和其它损伤;如果发现有设备损坏的迹象(由设备外观情况看),应停止卸货,并将情况通知运输部门和制造厂,以便及时查找原因,明确责任,研究处理。
3.1.2检查氮气压力是否在2.1.2.2条规定的范围之内。
3.1.3检查冲击记录仪的记录是否在表1规定的范围之内。
3.1.4按出厂技术文件记录,查对制造厂给出用户的出厂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完整。
3.2 附件验收3.2.1变压器的附件、备件运到现场后,立即通知制造厂参加清点入库,制造厂人员接到书面通知(包括电子邮件和传真)后于一周内必须到达现场。
制造厂不派员工的须出具书面委托书、可由监理、安装、业主三方参加开箱验收工作。
按拆卸一览表及装箱单开箱清点组件和附件及合同规定的备品备件及专用的工具数量。
3.2.2对检查过程中发现损坏部件及其它不正常现象做出详细记录经供需双方签字确认,并进行现场拍照,将照片、损坏件清单及检查记录副本在15日内提供给制造厂和运输部门,以便及时查找原因,明确责任,研究处理。
在货到清点入库双方签字确认后,非制造厂原因出现的零部件丢失,可以通过另行付费来补件。
3.3 绝缘油的验收对于油罐运到现场的变压器油应进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3.3.1检查发运前的试验记录;3.3.2检查运油罐的密封状况和呼吸器的吸湿情况;3.3.3按IEC60296进行油的击穿强度试验和简化分析;3.3.4应测量体积或称重的方法核实油的数量。
3.4 核实到货的变压器、附件和绝缘油无误后,经供需双方签字确认。
4 变压器的储存及保管验收通过的产品,如不立即安装投运,可用适当方式存放。
4.1 主体充氮存放4.1.1充氮运输产品到现场后,除通过项3的检查验收外,还应测量铁心对地绝缘电阻并与出厂值比对,如无异常可继续充氮存放,但需补充氮气,压力达(0.02 -0.03)MPa。
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个月(从充氮日起计),否则应注油存放。
4.1.2充氮存放过程中,必须早晚巡查一次,做好箱内压力记录,及时补充氮气,达到要求压力值,如箱内压力降低很快,则有漏气现象,要立即检查并及时处理。
4.2 主体注油存放4.2.1注油产品,通过项3的检查验收后,可带油现场存放,但除备用因素外,应在6个月内进行安装。
4.2.2充氮存放产品达两个月时,必须改为注油存放,不是备用品,也需在6个月内进行安装。
充氮产品的注油的方法: 打开箱盖上的蝶阀放出氮气,要注意防止潮气进入和杂物进入,同时从油箱下部油门(或其它阀门)注入符合要求的变压器油。
油耐压≥65kV(IEC60156),含水量≤10mg/L。
4.2.3注油存放产品,要临时装上储油柜,吸湿器等,继续注油将油面调整到储油柜的正常油面,并按储油柜安装使用说明书,排出储油柜中气体。
4.2.4注油存放过程中,每周要检查一次变压器外观,以便及时发现产品漏油,每半个月要从产品油箱内取油样,进行耐压试验及微水测量,性能指标:耐压≥60kV(IEC60156) ,含水量≤10mg/L,低于上述要求时,需过滤处理变压器油。
4.3 附件存放4.3.1拆卸件如储油柜、风冷却器、升高座、导油管等凡是密封运输的组部件,都可以露天存放。
但存放前应对密封状况进行检查,保证密封的可靠性。
同时要有防雨、防尘、防污的措施,注意防止外表面锈蚀和污秽。
4.3.2油纸电容式套管可以短期在原包装箱内存放,为防止电容芯子绝缘露出油面,套管的储油柜端应适当抬高。
长期存放的套管可竖立放在支架上,支架要稳固,套管两端用塑料布包封,且必须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
4.3.3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阀、测温装置、风扇电机、控制柜、端子箱、导线、电缆、密封件等必须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
5 现场安装前的准备变压器安装前,施工方应负责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5.1 工具设备准备5.1.1 起重设备1)起重机(吊车)2)手动起重葫芦(根据需要)3)必要的吊绳、吊索等5.1.2 注油设备1)储油罐:容积根据产品数据决定2)真空滤油机:出油量≥10000L/h,真空度≤13.3pa3)真空泵:排气速度3m3/min,真空度≤10Pa4)注油用管路及阀门:接口法兰根据产品外形图决定5)抽真空用管路及阀门:接口法兰根据产品外形图决定6)废油收集容器:2000~5000kg7)真空表:真空度≤13.3Pa8)干燥空气发生器:流量≥3m2/h,露点-40°C9)半透明尼龙管:用作临时注油油位计,φ8×15m10)硅胶:粗孔粗粒5.1.3 登高设备1)梯子2)升降梯3)安全带5.1.4 保洁器材:1)优质白棉布、次白棉布、棉纱2)塑料布3)工作服4)塑料或棉布内检外衣:全新无钮扣5)高筒耐油靴或塑料鞋5.1.5 消防器材:1)干粉灭火器2) CO2灭火器3)泡沫灭火器5.1.6 一般工具1)扳手:M12、M16、M20、M24、M302)紧固螺栓、螺钉用普通工具3)手电筒4)尼龙绳:φ8,长20m5)锉刀、砂布5.1.7 备用器材1)气焊设备2)电焊设备3)过滤纸烘干箱4)现场照明设备5)干燥空气6)电工皱纹纸带7)绝缘纸板:厚0.5mm8)耐油橡胶板:厚6mm,8mm9)三聚氰氨醇酸清漆(绝缘漆)10)刷漆用刷子11)钢锯、木锯12)套管垂直静放支架5.1.8 仪器仪表1)万用表2)兆欧表:500V、2500V、5000V3)变压器油的试验设备(如能取样送试,现场可不备)4)氧气含量表:充氮运输产品测油箱内的氧气含量5.2 人员准备5.2.1 安装工程开工之前,应组织足够的人力。
其中包括通知制造厂来人指导安装和协助单位来人协助安装(适当考虑旅程和天气因素)。
5.2.2 对参加安装的人员应合理分工,并安排合适人员负责以下任务:1)工程领导人2)现场总指挥3)制造厂代表4)安装技术负责人5)工具保管人6)起重负责人7)安全监察负责人8)质量检验负责人及成员9)试验负责人10)油务负责人11)真空处理及注油负责人12)安装工人5.3 场地准备及安全措施要点5.3.1 现场准备1)变压器安装前,混凝土基础已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
2)具有足够的施工用场地,道路畅通,场地平整干净。
5.3.2 安全措施要点1)其他设备运行现场、其他施工现场等应与安装现场有明显的分界标示。
变压器安装人员和其他施工人员互不干扰。
2)按高空作业安全规定进行高空作业,应特别注意准确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帽。
3)油箱内氧气含量少于18%时,人员不得入内。
4)组部件的起重和搬运按有关规定和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
5)现场明火作业时必须有防范措施和灭火措施。
6)高电压试验应有试验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安全措施。
7)拆卸、装配零部件时,必须不少于2人进行。
8)上下传递物件,必须系绳传递,严禁抛掷。
6 变压器总体安装前的检查6.1检查变压器本体在运输及存放过程中是否受潮。
产品未受潮的标准为:1)氮气压力≥0.01Mpa。
2)铁心对地绝缘电阻不低于出厂值的85%(与出厂值相同试验条件时)。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表明器身可能受潮,应进一步判断,并通知制造公司。
6.2现场不吊罩产品的内部检查在正常运输条件下(或油箱箱沿焊死结构),变压器一般不需要吊罩检查,但应从人孔进入油箱进行内部检查。
6.2.1充氮(运输或存放)产品内部检查的准备工作与要求1)准备好合格的变压器油、清洗输油管路。
2)清洗变压器附件a 将所有管路及附件(包括所有套管)外表面的油污、尘土等杂物用软布擦拭干净。
b 检查变压器输油管路(如与风冷却器、储油柜联接的管路等)、各种升高座内表面是否清洁,用干净的白布擦至白布表面不出现明显油污及杂物为止。
c 经检查合格的管路及附件,用塑料布临时包封备用。
3)排氮首先打开阀门放出氮气,待氮气压力为0时,抽真空至残压10kPa,然后注入干燥空气,干燥空气从油箱下部的80活门注入,干燥空气流量≥2.5m3/min。
待干燥空气充至箱内压力大于0时,打开人孔盖板并持续冲入干燥空气,充干燥空气的时间应不少于40min,并且用氧气含量表测油箱内空气含氧量应不小于18%,否则内检人员不得进入。
6.2.2进入油箱内部检查1)进入油箱检查时要内外结合,并记录检查结果。
2)当油箱内部含氧量没有达到18%以上时,或内部温度高于40℃,不得进入油箱内部。
内部作业时,应不断向油箱内部充入干燥空气,防止发生人员窒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