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法律概论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
本章考情
2019年2018年2017年
卷1卷2卷1卷2卷1卷2单选题2题2分2题2分2题2分1题1分1题1分1题1分多选题--1题1.5分1题1.5分1题1.5分1题1.5分案例分析题------合计2题2分2题2分3题3.5分2题2.5分2题2.5分2题2.5分本章为非重点章节,复习难度不大。
近几年本章对于识记型内容的考核在不断增加,因此考生要加强对此的记忆,同时要建立对关键概念的理解。
本章脉络
知识点详解
第一部分法律基本概念
考点1 法的特征★
【学习提示】本考点只出过一次考题,建议对一些名词有印象即可,无需背诵。
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苏苏提示】法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意志。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苏苏提示】法具有国家强制性并不意味着法律规范的实施都是依靠国家强制而实现,也不等于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法律的实施主要依赖于社会主体的自觉遵守和执行。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例题•单选题】(2017年)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等同于法律条文
B.法律条文的内容除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等法要素
C.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表现形式
D.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一一对应
【答案】B
【解析】选项AC: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选项D: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
二、法律规范的分类
标准分类特点示例
按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方式
授权性规范
可以、有权、享
有……权利
普通合伙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
织
义务性规
范
命令性应当、必须
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
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禁止性不得、禁止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按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及按自己的意愿设定权利和义务强行性规范
不允许任意变动或
伸缩
义务性规范属于强行性规范任意性规范
允许自行确定权利
义务
授权性规范属于任意性规范
按确定性程度
确定性规范内容完备
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
得超过三年
非确定性
规范
委任性
由有关国家机关加
以确定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
由国务院规定
准用性
可以援引或参照其
他规定
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
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例题•单选题】(2018年)下列各项法律规范中,属于确定性规范的是()。
A.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B.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
C.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D.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D
【解析】选项AB:属于准用性规范。
选项C:属于委任性规范。
【例题•单选题】(2015年)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根据这一分类标准,下列法律规范中,与“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属于同一规范类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
B.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C.未经证券交易所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证券交易即时行情
D.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答案】B
【解析】选项A:按照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的不同,该规范属于确定性规范。
选项B:属于授权性规范。
选项CD:属于义务性规范。
三、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由假定(或称条件)、模式和后果三部分构成。
假定指出在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开始发挥作用
模式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规则,包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
后果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包括肯定式的法律后果(合法后果)和否定式的法律后果(违法后果)
【思考】判断该法律规范的构成:
《公司法》第三十五条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考点3 法律渊源和体系★★
【学习提示】考生需要把握法律渊源的种类以及其制定机关,而效力层级和一些细节问题也需要适当熟悉。
一、法律渊源
1.种类:
种类制定机关常见名称
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XX法
法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XX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规章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XX办法等地方政府规章有权制定规章的地方人民政府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际条约或协定
【苏苏提示】我国法律渊源的种类不包括判例,不包括单位内部的规章或章程。
2.效力层级:
3.细节问题:
(1)法律的制定和修改:
制定权修改权解释权
基本法律全国人大
一般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法
律,其作出的法律解释同法
律具有同等效力
全国人大闭
会期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对基本
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一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
(2)司法解释的分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第一部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