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孙文、贺江娴、詹俊杰目录一、选题的意义 (3)(一)幸福的基本内涵 (3)(二)幸福指数成为热点话题 (3)二、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建立 (4)三、幸福指数调查方案的设计 (6)(一)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6)(二)定义目标总体 (6)(三)问卷设计 (6)(四)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和抽样方法的选择 (7)(五)样本量的确定 (7)(六)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7)四、调查问卷整体统计描述 (7)(一)调查问卷预试的基本分析 (8)1.问卷的项目分析 (8)2.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构效度 (10)3.信度检验 (11)(二)调查数据的基本信息 (12)1.性别与婚姻 (12)2.从事行业 (12)4.所在地区分布 (13)5.家庭收入情况 (14)五、实证研究 (14)(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建立 (14)(二)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16)六、结论与建议 (18)(一)结论 (18)(二)建议 (19)(三)注意 (21)参考文献 (22)附录 (23)1.问卷 (23)2.初始模型的部分运算结果 (26)摘要:在地方“两会”的热议和媒体宣传推动下,“幸福指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迅速升温。
虽然各方对幸福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却都离不开对“民生”问题的思考。
文章通过网络调查(人大经济论坛)所获得的473份调查问卷,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幸福指数进行构建。
最后,根据路径图的结果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幸福指数;结构方程模型;人大经济论坛Abstract:As the local "two sessions" hot discussing and media promoting, "Happiness index" got rapid warming in national "two sessions" this year. Although everybody has each interpretation to “what is happiness?”, not without thinking "the people livelihood". We got 473 questionnaires by surveying to all registered members on , With The Demand Theory of Maslow, we divid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ing "Happiness index" into five levels from low to high: the physiological demand, the safety demand, the emotional demand, the respect demand and the self-realization demand, and then use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SEM) to build the happiness index. Last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road map, put forwarding relevant proposals.Keywords: The happiness index;SEM; 一、选题的意义(一)幸福的基本内涵“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欲望得到满足的感觉。
简单地说,从宏观上看,“幸福”就是人生活的目的,它是唯一的、无可取代的;同时,微观上来看,每个人的幸福实现形式却是千差万别的、可以选择的。
幸福人人都会说,但人人又都说不清楚。
《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的解释是:①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②(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辞海》对“幸福”的定义是: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体验。
对于这样的解释不能说错误,但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内涵的要求明显要更多。
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说,“幸福”如何定性(如何定义)、如何定量(如何测量),古今中外都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通用的表述和方法。
因为,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的感觉,它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感受。
(二)幸福指数成为热点话题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幸福指数汹涌而至,值得热情欢呼。
幸福指数受到热捧,首先意味着各级执政者在不同层级的规划中,普遍强调要重视当地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重视提高民生福利水平,这无疑呼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因此,各地的“十二五”规划也将居民幸福指数作为施政导向。
“幸福指数”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热词。
有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建设“幸福中国”的政治导向已经呼之欲出,幸福指数被视为中国转型时期摆脱GDP崇拜的密钥。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如何提高13亿人口的幸福指数,这将是一个意义深远又充满挑战的探索,也理应逐步确立符合国情的幸福指数概念体系与指标系统。
理念方面的借鉴并不困难,但在具体复杂的操作层面,如何提高当地民众的幸福指数则需要长期的探索和踏踏实实的艰苦努力,否则就可能沦为数据至上的注水游戏。
幸福指数可以说是与GDP指数一样重要,它一方面可以监测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又是了解民众生活满意程度的“温度计”、“风向标”。
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有关“幸福”的问题时说:“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 “四心”总理的回答重申了这样的常识:幸福也是一种主观体验,幸福不幸福关键还是民众说了算。
因此,幸福指数的测量,固然需要深入的研究,其中,更重要的是,民众的感受与意见在其中必不可缺,而且要有相当大的分量。
幸福的表现有很多种,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综合全面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个体幸福感的调查来推断总体的幸福感,目前是否大多数人是感到幸福的?在哪些方面觉得特别满足,在哪些方面觉得不满足?二、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建立关于幸福指数评价体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因为每个人的幸福的感觉不同,制定评价的指标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人们对幸福感的感受,一直是研究幸福指标评定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幸福指数的研究相继展开,但比较有代表性的体系可见表1。
表1 不同测量者关于幸福指数的测量体系综观表1,可以看出幸福指数测算评价体系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幸福指数的评价体系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总结起来,大体上可以归结为身心健康、物质生活条件、安全保障、社会关系、自我实现等几个方面。
在每个层面可以通过不同的问题指标来体现(是文章后面设计问卷的依据)。
文章提出了不同层面指标构成(见表2),表2是这几个方面的指标体系构成情况。
表2 幸福指数指标测算体系指标构成情况三、幸福指数调查方案的设计(一)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关注人们的幸福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会议上,“幸福指数”成为会议的热点,倍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注。
基于此,文章拟对“幸福指数”的有关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希望有关结论能给相关部门提供政策的参考和依据。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整理,文章提出了有关“幸福指数”的七维度体系,分别是身心健康、物质条件、安全保障、自我实现、家庭生活、居住环境、人际关系等。
这七个维度涵盖了从衣食住行到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对于“幸福指数”研究体系的完整性。
(二)定义目标总体考虑到现场发放问卷的不配合性和费时性,同时考虑到样本分布的广泛性,文章借助计算机网络,采用网上作答的方式来填写问卷,把目标总体定义为“人大经济论坛”,通过分析人大经济论坛上成员对于幸福指数的研究,来进一步折射出其他群体关于幸福指数的看法和程度。
(三)问卷设计文章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来对“幸福指数”进行研究,而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是与调查问卷分不开的。
参考了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文章设计了关于“幸福指数”的问卷调查,具体问卷可见附录1。
对于“幸福指数”的每个测量因素在问卷中均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分值1表示“非常不满意”,分值2表示“不太满意”,分值3表示“一般”,分值4表示“比较满意”,分值5表示“非常满意”。
即得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对该因素的满意度越高(在文章的问卷中,没有反向计分的题项,如果有反向计分的题项,还应该将反向题计分转化为正向题计分)。
(四)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和抽样方法的选择文章通过在人大经济论坛上隔一段时间来更新发布信息的方式来发布有关调查内容,从2011年5月10日开始调查,2011年6月10日结束调查,时间跨度是一个月,可以假定在这个时间段所有的注册会员都有同等机会看到有关信息,可以近似地将本调查近似地认为是简单随机抽样方式。
(五)样本量的确定根据简单随机抽样公式)1()1(222p p t N p p Nt n p -+∆-=其中n 为所求的样本量,N 为总体的数量,t 为一定置信度下所对应的临界值,p 为样本比例,p∆为抽样平均误差。
在一般的情况下,取95%的置信区间,即t=1.96,而p 值一般采取保守原则(当估计方差达到最大的时候),取p=0.5,p∆可以取5%,截止调查日期为止,人大经济论坛的注册会员为2660382人,即N=2660382。
将有关数值代入公式可得所需的样本量为:3855.015.096.1266038205.05.015.096.12660382)1()1(222222≈-⨯⨯+⨯-⨯⨯⨯=-+∆-=)()(p p t N p p Nt n p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保守原则),到调查截止时,文章共收到有效问卷473份。
(六)调查的时间和地点本调查的开始时间是2011年5月10日,截止日期是2011年6月10日,收到文章研究的目标样本量。
调查地点是在网络上的人大经济论坛,通过发帖奖励论坛币的方式来发布信息,来对被调查者进行网上调查。
四、调查问卷整体统计描述(一)调查问卷预试的基本分析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首先对福州大学管理学院150(占473份问卷的32%)名的学术性研究生进行了预调查,将所得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可靠性、有效性检验,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1.问卷的项目分析项目分析主要目的在求出问卷个别题项的临界比率值—CR值,将未达到显著水准的题项删除。
表3 问题的项目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问卷所涉及的问题的t值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问卷的30多个题项均具有鉴别度,所有题项均能鉴别出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