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上学期计算题专项训练汇总

高一物理上学期计算题专项训练汇总

高一物理上学期计算题专项训练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一物理计算题专项训练(仅平行班)1.以10m/s的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若忽略空气阻力,g=10m/s2,求⑴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⑵上升过程中何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2、某人在距离地面2.6m的高处,将质量为0.2kg的小球以v0=12m/s的速度斜向上抛出,小球的初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300,,g=10m/s2,求:⑴人抛球时对小球做的功?⑵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⑶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1=13m/S,小球在空气中运动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3、右图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整个雪道由倾斜的光滑助滑雪道AB和着陆雪道DE,以及水平的起跳平台CD组成,AB与CD圆滑连接.运动员从助滑雪道AB上由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滑到D点水平飞出,不计飞行中的空气阻力,经2 s在水平方向飞行了60 m,落在着陆雪道DE上.已知从B点到D点运动员的速度大小不变.(g取10 m/s2)求:(1)运动员在AB段下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2)若不计阻力,运动员在AB段下滑过程中下降的高度.4、质量为3 106 kg的列车,在恒定的额定功率下,沿平直的轨道由静止出发,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经1×103 s后达到最大行驶速度72 km/h.此时司机关闭发动机,列车继续滑行4 km停下来.求:(1)关闭发动机后列车加速度的大小;(2)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3)列车的额定功率;(4)列车在加速过程中通过的距离.5、一质量M=0.5kg的物体,以v0=4m/s的初速度沿水平桌面上滑过S=0.7m的路程后落到地面,已知桌面高h=0.8m,着地点距桌沿的水平距离S1=1.2m,求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是多少(g取10m/s2)6、用汽车从井下提重物,重物质量为m,定滑轮高为H,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由A点静止开始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为v,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这一过程中轻绳的拉力做功多大?7、如图所示,光滑固定的竖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m=0.4 kg的小物块A,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固定在墙壁上、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D,连接小物块A和小物块B,虚线CD水平,间距d=1.2 m,此时连接小物块A的细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370,小物块A恰能保持静止.现在在小物块B的下端挂一个小物块Q(未画出),小物块A可从图示位置上升并恰好能到达C处.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cos370=0.8、sin370=0.6,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求:(1)小物块A到达C处时的加速度大小;(2)小物块B的质量;(3)小物块Q的质量.8、如图,ABC 和 ABD 为两个光滑固定轨道,A、B、E 在同一水平面,C、D、E 在同一竖直线上,D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 h,C 点高度为 2h,一滑块从 A点以初速度v0分别沿两轨道滑行到 C 或 D 处后水平抛出.(1)求滑块落到水平面时,落点与 E 点间的距离 s C和 s D.(2)为实现 s C<s D,v0应满足什么条件?9、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物体从高为h=0.2 m的光滑轨道上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的A点,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AB之间的距离为L=5 m,传送带一直以v=4 m/s的速度匀速运动(g取10 m/s2),求:(1)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多少?(2)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3)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产生多少热量?(4)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转动的电动机多做了多少功?3.答案(1)30 m/s (2)45 m4.答案 (1)0.05 m/s2 (2)1.53×105 N (3)3×106 W (4)16 km高一物理计算题专项练习1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用大小为F=2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力拉动木块,当木块运动到水平台末端时撤去F。

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sin 37°=0.6,cos 37°=0.8。

求:(1)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请作图),求木块在水平台的加速度(2)木块离开平台时速度的大小;(3)木块落地时距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2.起重机的钢丝绳在10 s内将4 t重的货物向上吊起15 m高.(1)如果货物是匀速上升,求起重机对货物的拉力以及对货物所做的功,并求出这段时间的起重机的平均功率。

(2)如果货物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求货物的加速度合外力对货物所做的功货物的末速度 (g取10 m/s2) 3.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高为0.8、倾角为30度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1)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2)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4.如图所示,ABCD为一竖直平面内的轨道,其中BC水平,A点比BC高出10 m,BC长1 m,AB和CD轨道光滑.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从A点以4 m/s的速度开始运动,经过BC后滑到高出C点10.3 m 的D点速度为0,此后在轨道内往回运动,最终停在BC上求:(g取10 m/s2)(1)物体与BC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体第2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3)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距B点多少米).5.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

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 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滑到第一段末端时速度最大, ,最后恰好静止于第二段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

求:(1)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3)载人滑草车的最大速度(4)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3如图所示,质量皆为m的两物块A和B通过一根跨过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放在一固定在水平地面的斜面上,A和斜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25。

斜面长5m高3m,B距地面高2m。

先用手托住B并从静止释放,求A沿斜面所能上升的最大位移。

4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θ=30°,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C点.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连接物体A和B,滑轮右侧绳子与斜面平行,A的质量为2m,B的质量为m,初始时物体A到C点的距离为L.现给A、B一初速度v0使A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B向上运动,物体A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好能弹到C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求此过程中:(1)物体A向下运动刚到C点时的速度;(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3)弹簧中的最大弹性势能.1.(2015·浙江高考)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1=1.0m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子高H=0.8m,长L2=1.5m。

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θ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

将质量m=0.2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

(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θ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

(用正切值表示)(2)当θ角增大到37°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已知sin37°=0.6,cos37°=0.8)(3)继续增大θ角,发现θ=53°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x m。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1)要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熟练分析力学问题。

(2)要能够用运动学公式解答运动参量。

【解析】(1)为使小物块下滑,则mgsinθ≥μ1mgcosθθ满足的条件tanθ≥0.05(2)克服摩擦力做功W f=μ1mgL1cosθ+μ2mg(L2-L1cosθ)由动能定理得mgL1sinθ-W f=0代入数据得μ2=0.8mv2(3)由动能定理得mgL1sinθ-W f=12代入数据得v=1m/sH=1gt22t=0.4sx1=vtx1=0.4mx m=x1+L2=1.9m答案:(1)tanθ≥0.05(2)0.8(3)1.9m2.(2012·福建理综·T21)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P,小船的质量为m,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经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小船从A 点沿直线加速运动到B 点经历时间为t 1,A 、B 两点间距离为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求:(1)小船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全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W f ;(2)小船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1;(3)小船经过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a.【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三点:(1)绳牵引船时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关系.(2)牵引功率与牵引力和牵引速度的关系.(3)涉及恒功率的变力做功应用动能定理.【解析】(1)小船从A 点运动到B 点克服阻力做功 f W fd = ①(2)小船从A 点运动到B 点牵引力做的功W Pt = ② 由动能定理有22101122f W W mv mv -=- ③由①②③式解得()21012v v Pt fd m =+-④(3)设小船经过B 点时绳的拉力为F ,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电动机牵引绳的速度为u,则P Fu = ⑤1cos u v θ= ⑥由牛顿第二定律有cos F f ma θ-= ⑦由④⑤⑥⑦式解得()22012fa m m v m Pt fd =-+-【答案】(1) fd (2)()2012v Pt fd m +- (3) ()22012f m m v m Pt fd -+-9. (2013·四川高考)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

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

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

如图所示,停车线AB 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 间的距离为23m 。

质量8 t 、车长7 m 的卡车以54 km/h 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