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保制度现状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2月2日—2012年2月5月
调查地点:XXX
调查对象:村民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问卷
调查人:XXX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国民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关注到民生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目前,中国长期实行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保障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侧重城市和市民,城乡居民大部分都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然而农村大多数被隔绝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民还没有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我始终关注着农村的发展状况,当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成绩显著的同时,当城市的居民都享受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成果的同时,我便对农民生活和发展更加关注更加期待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富足。
更加希望农村的农村能与城市的市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农民理应和市民一样得享受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发展的成果,获得同等的待遇。
因此为了维护农村的稳定、国家的安定,为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代社会稳定需解决的关键。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来自农村的我深有体会,作为农村人的一员,我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受惠者。
据我了解全村很多村民都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并从中受益。
我的父亲就是受益者之一。
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施行之前,农民大多都不愿意去医院就医,因为医疗费用对人们来说过高,生了病一般就不理不管,自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之后,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冷清的医院,变得到处都是患者。
还有许多村民享受了低保等部门。
虽然我对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一定了解。
但是只是比较简单的了解。
为
了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更深的了解,我决定对农村的社会保障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
于是,我以我们村子为例,作为调查对象,希望通过对我们村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能以点带面的反映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局出发分析全局,由个别推出一般,深入探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我调查的整个过程,我采取3种方式,一、调查走法村民家庭;二、拜访村长;三、调查问卷。
拜访村民的经历,让我了解了更多村民的状况。
村长告诉我,我们村共有127户人家,600多人口。
其中,有近90%的人口入了合作医疗。
有5户是农村五保户,有7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
2011年末过去退役的老兵的优抚安置制度刚刚开始着手实行,老年人60周岁之后发放养老金也在2011年年末实施了许多国家规定实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村长所说的情况,都是让我十分欣慰的事实。
家乡的村民,我和亲人和朋友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
解除了一定的后顾之忧,我无比骄傲。
但是还是有一些保障制度没有落实,例如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还有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不够及时,或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拖放问题,村里的贫困居民较多,但是分派的名额很少。
有许多居民的生活水平仍很低的却得不到救助。
拜访了村官,我又走访了2户五保户和2户低保户,以及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人的家庭,和一些在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的村民家庭,居五保护的居民每年他都会受到政府发放的2300元的现金补助。
另一位五保户兰XX征得同意后入住敬老院中供养,生活有了保障,有专人照顾起居。
两户享受低保的曹XX和范XX都称每年村上会发送给他们每人1300元,以维持生活,贴补其生活需要。
几户6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说明,2011年末他们收到了第一笔养老补助金,半年共330元。
虽然钱不是许多,但老年都特别高兴,他们都说,不论给多少钱,都一定程度地改善了目前的生活状况,足够一年买点小药了。
再有几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居民,都在就医的过程中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大都报销了50%以上,更值得高兴的是现在乡镇医院报销比例达到80%。
其中有位老人王XX住院10天总合计1050元,除去不报销的部分,最终报销720元,最终仅花费330元,这对农民来说真的是喜出望外的好事。
经过走访,我又一次体会到农村社会保障实施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是大利益,
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过去养儿防老的思想渐渐淡化,老人们有了依靠,心里也有了寄托。
但有时具体的某些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
例如五保户所谓的五保包括: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孤儿保教),五保的供养内容主要是供给粮食和燃料,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妥善办理丧葬事宜等。
然而上级机关把所有内容都变为一种做法就是给付现金,又有驳于“五保”。
有些保障,用钱是很难做完善的,另外,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的时间各地不一,其它地区发放的时间有早有晚,未免有些不公。
为了使调查的范围更广、索取被调查人员样本更多层次,更具可靠性,我又查询一些相关资料,调用了一些比较好的问卷样本(见表一),并对村民进行了调查,我随机在路上寻找村民配合调查,我共制30份调查报告,占全村总人口的50%,其中老年人2位,中年人18位,青年人7位,少年3位。
其中有24位对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些了解但不多。
有6位基本不大了解。
他们对社会保障的理解多停留在低保和五保供养制度上,对社会保障的内容并不了解,25位青年和中年人里,有23位认为目前村上落实的社会保障,老年人是最主要的受益人群。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现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并不能给农民带来的帮助,社会保障制度仅限于工资福利、就业、劳动仲裁等方面的福利实施力度不够,甚至出现没有实施的情况。
通过对全村居民的抽样调查,我能深刻地感受到村民对现已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和欣慰。
但从调查的农户中,我也发现了许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结果及相关部门所公布的数据中,可以得知当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处于起始阶段。
农民的生活基本上并没有稳定的、可靠的保障。
80%的居民称生活没有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弊端。
首先社会保障力度不够,实施力不强,各地差异大。
第二、城乡差明显,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大;第三、政府部门没有相应救助,救助力度不足以解决问题;第四、政策制度实施拖拉,有许多制度仍处于规划阶段;第五、农村生产自负盈亏,听天由命,遇上天灾人祸没有保障;第六、村委会及政府部门宣传力度不够等。
这次寒假,通过自己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查,我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认知
达到了更深的一个层次,有悲有喜,喜的是,农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悲的是,什么时候人们会真正的的没有了后顾之忧,真的对生活充满希望,从心底里有所寄托,有所依靠。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及村上的相关和干部,能够从战略的高度上给予农村农民更大的关注,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为农民着想,为农民群众。
并且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自我保障的意识。
在此,真的希望国家、政府能够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希望全社会都能够把目光集中在那些贫苦的劳动人民身上。
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更和谐。
那样,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理念才不会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