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
✓定义: 沥青从矿料表面脱落,在荷载作用下面层呈现的松散现象。
沥青层出现松散剥落将会继而出现坑槽破坏。 ✓原因:
1)沥青与矿料黏附性差(沥青黏性差、集料黏附等级低、 集料潮湿、沥青老化后性能下降、冻融等);
2)水的作用; 3)沥青在施工中的过度加热老化。
2、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成因
2、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成因
➢ 横向裂缝:分荷载型和非荷载型,非荷载型又分为沥青面层
缩裂和基层反射裂缝。荷载型因拉应力超过材料疲劳极限引 起,从下向上发展;非荷载型沥青面层缩裂因冬季沥青材料 收缩产生的应力大于材料强度引起,反射裂缝因基层收缩开 裂向面层延伸引起。
➢ 纵向裂缝:路面分幅摊铺时,接缝未处理好;路基原因等引
起失稳。
3、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
✓④简单拉压试验确定:
通过简单抗拉强度试验和间接抗 拉试验确定
✓⑤直剪试验确定:
通过不同压力的直接剪切 试验确定
4、沥青混合料黏弹性性质与力学模型
1)蠕变与松弛特性 creep and relaxation
✓①蠕变
蠕变 示意图
蠕变是应力不变,变形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这一过程在应力不变情况下,取决于其作用 时间。沥青材料在不同应力及时间下表现:
波浪、拥包、坑槽、啃边
路面上形成有规则的低洼和凸起变形 沥青路面产生坑槽的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未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坑槽。
2、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成因
表面泛油图片
2、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成因
高
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速
公
路
路
面
坑
洞
现
象
3、对沥青路面的基本要求
①强度与刚度(开裂、变形) ②稳定性(高、低温、水稳定性) ③耐久性(疲劳、老化) ④平整性(舒适、动荷) ⑤抗滑性(安全) ⑥少尘性(环保)
Transportation College, Southeast University
3、对沥青路面的基本要求
➢ 高温稳定性-高温下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 ➢ 低温抗裂性-抵抗低温抗裂的能力; ➢ 水稳定性-抵抗水损害的能力,密级配路面抗渗和排水路
面透水;
➢ 耐久性—抵抗老化与荷载重复作用的能力; ➢ 抗滑能力—保证不利情况下车辆安全形势的能力。
示意图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பைடு நூலகம்
1、沥青路面的基本特性
◆沥青路面的优缺点(与普通水泥路面相比)
(1)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较舒适; (2)结构较柔,振动小,行车稳定性好; (3)车辆与路面的视觉效果好; (4)施工期短、施工成型快,能够迅速交付使用
(在机场跑道、高速公路上尤其需要) ; (5)易于维修,可再利用; (6)强度和稳定性受基层、土基影响较大; (7)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大; (8)沥青会老化,沥青结构层易出现老化破坏。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直接决定着其成型后的强度,在一定范
围之内(没有出现过压时),压实度越大越好。
压实度表征的三种方式与实际控制方法:
(1)理论密度的压实度; (2)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 (3)试验段密度的压实度。
区别:分母不一样,分别是:真密度、马歇尔试件密度和试
验段取芯试件密度。
控制标准:93%、97%、99%。
4、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
➢ 结构组合设计 ➢ 材料组成设计 ➢ 厚度设计验算 ➢ 结构方案比选 ➢ 路肩构造设计 ➢ 排水系统设计
4、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种类
• 经验法:AASHTO法;CBR法。
依据调查或大型试验总结得到的设计方法,其特点是符合试验地的 实际,但是不能结合不同地方的实际。
• 应力小,时间短:
主要表现为弹性性质,在应力施加后变形瞬时出现,应力撤除后变形迅速恢复。这种变形 叫做纯弹性变形(瞬时弹性变形),在该范畴内,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
• 应力较大,时间较才:
主要表现为黏弹性性质,应力施加后瞬时出现变形,然后变形仍逐渐增加,当应力撤除后, 一部分变形瞬时恢复(弹性变形部分),另一部分变形随时间缓慢恢复,这部分变形是黏弹 性变形(滞后弹性变形)。
第一节 概述
核心内容
✓沥青路面的基本特性 ✓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成因 ✓对沥青路面的性能要求 ✓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1、沥青路面的基本特性
沥青路面的工程特点
①优良的力学性能-变形性能与强度
②良好的抗滑性-雨天的行驶安全性
③施工方便-强度形成速度和维修
④经济耐久-使用寿命 ⑤有利于分期修建
沥青路面 结构受力
松散剥落图片
2、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成因
➢4)表面抗滑不足 surface skid resistance
✓定义: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表面集料被逐渐磨光,或者出现
沥青层泛油,使得沥青表层出现抗滑能力不足。 ✓原因: 1)集料软弱,宏观纹理和微观构造小; 2)粗集料抵抗磨光的能力差(由磨光值、棱角性、压碎值
0
国家精品课程
《路基路面工程》
Pavement Engineering
第八章 沥青路面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沥青路面的分类与特性 第三节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分区 第四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 第五节 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设计指标和标准 第六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主要内容
第七节 我国沥青路面厚度设计 第八节 沥青路面结构排水设计 第九节 沥青路面改(扩)建设计 第十节 国外主要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概述
2、沥青混合料空间结构与压实性能 ✓②沥青混合料压实影响因素:
压实温度、压实速度、压实应力(功)、沥青用量等。
沥青混合料压实可行性区域
3、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
沥青混合料是由集料、沥青和空气组成的三相空间体
系。 强度取决于集料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嵌挤力、沥青胶结料的黏
结性以及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
影响:集料的类型、空间布型以及胶结料的类型、用量、与
混合料类型
密级配
开级配
半开级配
连续级配 间断级配
间断级配
沥青 沥青稳定 沥青玛蹄 排水式沥 排水式沥青
混凝土 碎石 脂碎石 青磨耗层 碎石基层
沥青稳 定碎石
公称最 最大 大粒径 粒径 (mm) (mm)
特粗式
- ATB-40
-
-
ATPB-40
-
37.5 53.0
- ATB-30
-
粗粒式
AC-25 ATB-25
-
AM-13 AM-10
13.2 16.0 9.5 13.2
砂 粒 式 AC-5
-
-
-
-
AM-5 4.75 9.5
设计空隙率注
3~ 5 3~ 6 3~ 4
>18
(% )
>18
6~ 12
1、沥青路面的分类
1、沥青路面的分类
1、沥青路面的分类
2、沥青混合料空间结构与压实性能
1)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关系
2、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成因
➢1)裂缝
块裂及网裂 Net Cracking
2、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成因
➢2)车辙 rut
✓ 定义: 路面结构及路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或结构层
及路基中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车辙还包括 轮胎磨耗引起的材料缺省。
车辙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型式 ,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 路面,车辙主要发生在中面层或沥青表层。
• 应力大,时间长:
主要表现为塑性性质,除包含黏弹性性质外,还有较大一部分变形无法恢复,称为塑性变 形。
注意: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变形弹性、黏性、塑性三种都包含,不过根据应力大小和作用时 间不同而表现出以上各种不同性质为主的特点。
等表征); 3)级配不当,粗料少、细料多; 4)用油量偏大,或出现水损害; 5)沥青稠度太低; 6)车轮磨耗太严重。
2、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成因
表面抗滑测定
2、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成因
➢5)其它病害
包括泛油、坑洞、波浪、拥包、啃边等。
在行车水平力作用下,沥青面层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则易产生推挤拥包。 在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沥青路面边缘不断缺损,参差不齐,路面宽度减小。
沥青贯入式
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玛碲脂碎石SMA (Stone Mastic Asphalt)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Porous Asphalt Concrete)
SMA 级配示意图
开级配抗滑磨耗层( 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 )
1、沥青路面的分类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表 5.1.1
• 密实类沥青路面-见土木工程材料
• 嵌挤类沥青路面-见土木工程材料 沥青路面
➢2)按施工工艺
施工录像
• 层铺法
• 路拌法
• 厂拌法
1、沥青路面的分类
➢ 3)按沥青路面材料的技术特点:
沥青混凝土(Asphalt Concrete)
HMA 级配示意图
热拌沥青碎石(Asphalt Macadam)
乳化沥青碎石(Emulsion Asphalt Macadam)
✓②三轴试验
采用圆柱形试件,试件直径应大于矿料最大粒径的4倍,试件高与直径比大于2; 矿料最大粒径小于25mm时,试件直径10cm,高20cm;将一组试件分别在不同侧 压力下以一定加载速度施加垂直压力到试件破坏,此时该垂直压力为最大主应力, 侧压力为最小主应力。
m axctg
三轴压缩试验原理
3、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
-
-
ATPB-30
-
31.5 37.5
-
ATPB-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