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管理概论

经济管理概论


中期计划——介于长期和短期计划之间。(3-5年)
(六)计划的内容与要素
要素
前提 目标 目的 战略 责任 时间表 范围 预算
所回答的问题
计划在什么条件下有效 做什么 为什么要做 如何做 谁做、绩效 何时做 涉及部门与地点 需投入多少资源
内容
预测、假设、实施条件 最终结果、工作要求 理由、意义、重要性 途径、基本方法、主要战术 人选、奖罚措施 起止时间、进度安排 组织层次与地理范围 费用、代价 最坏情况的应对
=40×0.7×10+30×0.3×10-140=230(万元)
③优选方案(剪枝)——比较期望值大小,取期望值大 的即建大厂的方案,剪去小工厂方案。
(3)非确定型决策——决策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有若干 方案可供选择,但对未来时间的自然状态及其发生的 概率都不能确定,在此情况下所作的决策。
①小中取大法(悲观决策法)——先从每一方案中选
可能实现方 案中相对满 意的方案 对方案进 行可行性 研究与评 价
用预算形式 使计划数字 化(费用、 设备)
在最大后悔值中取最小后悔值的方案,即应选取第1方案。
就这样定了!? 你满意吗?
任何企业管理的活动,首先是对目标的确定,是对方案的选 择 企业活动受未来多变因素的影响,选择的目标或方案只能 是满意的而不是最优的结果
没有选择就不可能开展行动。
决策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前提 企业管理职能活动的执行因此而展开…………….
中下层管理计划——短期的战术执行性计划有关。
(4) 按计划的内容分类。可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专项计划(专题计划)——是指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定的 计划。 综合计划——是指对组织活动所做出的整体安排。综合计划与 专项计划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专项计划必须以综合计
划作指导。
(5)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三种计划相互衔接,反映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长期计划——指规定组织较长时期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战略性 计划。(一般为5年以上) 短期计划——指年度计划,是根据中长期计划规定的目标和当 前的实际情况,对计划年度的各项活动所做出的 总体安排。(1-3年)
组织产品生产盈亏平衡点模型图(确定型决策)
销售 收入
销售收入Y2 总成本Y1

成本
盈亏平衡点 P
I0
变动 成本(V)
固定 成本(F)
Q0
产量、销量(Q)
V Q0 + F = Q 0 P

(P——单价)
组织产品的临界(保本)产量(销量)
F Q0 = P-V
③相应地,当产(销)量为Q时,组织的利润额(Z)可 以达到: Z = (P-V)Q - F
方 自 然 状 态 后 悔 值 最大后 自 然 状 态 后 悔 值 最大后 悔 值 案 A 悔 值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1 600 400 -100 -350 250 20 190 300 300 600 400 -100 -350 250 20 190 300 300 300 2 850 420 -150 -400 0 240 350 350 850 420 -150 -400 0 0 0 240 350 350 400 250 90 -50 450 170 0 0 450 3 400 250 90 -50 450 170 0 0 450
②方法——决策树——以图解的方式分别计算个方案
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通过综合损益的比较分
析,作出决策。
利用决策树进行风险决策的步骤: 计算各方案 的损益值
优选方案 剪枝决策
绘制树形图
决策树的构成模型
方案枝:由决策 点引出的若干直 线
决策点
概率枝:由自然 状态点引出的若 干直线
决 策点 :表 明 决策 的起 点与归宿 自然状态点:表明各种自然状 态下所获得的综合损益值
(五)计划的种类
1. 计划的种类 (1) 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主要有:目的或任务、目标、 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 (2) 按组织职能分类。主要有:生产、财务、供应、劳资、 安全、人员培训等计划。
(3)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分类。可分为:上层管理计划、中层 管理计划、基层管理计划。 上层管理计划——与长期的战略性计划有关,
最 大 收益值
600 850 850 400
②大中取大法(乐观决策法)——从每一方案选出效益 最大者,然后把各方案的最大效益加以比较,从大中选 大作为被选中方案。(例:见小中取大法表)
机会成本!!! 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特点,结合经济 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找出它的最大后悔值, 怎样降到最小? 学理论说明他们有什么共同问题?
出效益最小者,然后把各方案的最小收益加以比较, 又该怎样选择呢? 从中选出效益最大者作为中选方案。 例:某厂拟生产某种新产品,有建新车间、扩建车间 和改造原生产线三个方案。这些方案在实施中可能遇
到四种自然状态,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各方案的收
益值如下表
自然状态 方案 1 2 3 A 600 850 400 B 400 420 250 C -100 -150 90 D -350 -400 -50 最 小 收益值 -350 -400 -50
应变措施 实际与前提不符怎么办
计划的层次
宗旨 和使命


战略或策略

程 序


政 策
规 章

划、


规 划
预 算、数 量 化 或 金 额 化 的
估量机会
确定目标
确定前提
确定可供 选择的方案
预测、分析组织 组织在一定时期执行计划时的预 确定几个可供选 面对的机会与威 内所要达到的效 期环境条件(内 择的方案 (最有 胁(内外部) 果 (5W1H) 可能实现的方案) 制定派生 外部) 比较方案 计划量化 选择方案 计 划 总计划下的分 计划,是主计 划的基础与补 充
决策类型 传 统 的 决 策 技 术 程 序 性 (1)按惯行的习惯 决 策 (2)制定标准业务程 序 (3)分系统目标进行 决策 非 程 序 性 (1)凭直觉、主观判 决 策 断、创造性处理 (2)个人经验 (3)经理人员的选拔 和锻炼 (4)设立专门部门解 决
现 代 决 策 技 术 (1)运用运筹 学、数学分析模 型、计算机模拟 (2)运用电子数 据处理 应用启发式解决技 术: ( 1 )对决策培训 ( 2 )设计启发式 电子计算机程序
例:某组织为某一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设计了两个方案,(1)新建一个大工厂,
需投资300万元;(2)新建一个小工厂,投资140万元;两个方案的使用期均
为10年。销路好的可能性为0.7,销路差为0.3,两方案的年利润预测如下表


大工厂 小工厂
自然状态 销路好 销路差 0.7 0.3 100 -20 40 30
首先该作什么呢?
二、计划工作
(一) 计划——通过调查研究,预见将来,制定出组织的目标和 计划,统一组织和指导组织内部各单位、各类人员的活动,以实 现组织的目标 (二)计划工作——对决策所确定任务和目标提供一种合理实 现的方法
——计划工作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讨论为什么要
做(Why)、确定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 做(Who)、如何做(How),即“5W1H”。
科学(量化)决策(侧重于实验和分析研究 )
确定性决策(状态因素明确 )
非确定性决策(状态只能用概率反映)
风险性决策(状态的概率也不清楚))
非程序性的决策
上层 中层 基 层
广泛的非定型的、规范性的、较确定的 既 有 定 型 的 , 也 有 不 定 型 的 常 见 的 、 例 行 的 、 重 复 的
程序性决策
(三)决策的程序
调查 研究
明确问题 确定决策 目 标
制 定 可行性 方 案
可行性 论证与 评价
组织环境 (组织不可 优选方案 控制因素) (满意方案) 和 组织要素 (四)经营决策的方法
决策方案 技术先进性、 实施与反馈 经济合理性、 实现的可能性
1.主观决策法——直接利用人们知识、经更好
解:①根据条件绘制决策树
决策树决策的选择过程
就是它 了!!
340万元
1
640万元
△100万元
2
△—20万元
370万元 3
△40万元
△30万元
10年
②计算期望值填在状态节点上方: 建大厂期望值 =100×0.7×10 +(-20)×0.3×10 -300=340(万元)
建小厂期望值
(1)头脑风暴法——通过召集6-8人集体讨论的方法,由奥斯 本(A.F.Osborn[英]创建)。要求讨论中遵守以下规则: 1)拒绝裁判性的思想和评论。 2)欢迎随心所欲的思考。越不受现实的约束、越离奇越好。 3)想法或设想越多越好。 4)允许“搭车”,寻求综合或改进。 (2)德尔菲(专家意见)法——通过匿名多次征求专家意见, 分次筛选集中意见决策的方法,(由兰德咨询组织[美]提出)。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 1)选择好专家。(组织内部、行业、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科研) 2)合理地确定人数(一般地10~50人,奇数) 3)正确拟定征求意见表。 4)匿名回复 5)多次筛选、归纳集中
④要达到目标盈利额时,需要的产(销量)为:
Q =
F + Z P - V
(Z——目标利润额)
⑤当实际销售量与盈亏平衡点的销量有差距时,判断企 业的经营安全率。为:
Q - Q0 ╳ 100% K = Q
经营安全率(K)——反映组织经营状态好坏程度的标 志。越接近0,其经营状态越差。
经营安 30% 全率 经营安 安全 全状态 25—30% 较安全 15—25% 10—15% 不太好 要警惕 10%以 下 危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