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提高员工工作质量的几点想法

对提高员工工作质量的几点想法

对提高员工工作质量的几点想法
一、规章制度文件体系必须强化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根本规则,有人群的地方,有规则,行动才可能统一。

我厂的规章制度是非常齐全的,这是车轮公司多年来能够应对各种困难的形势,逐步壮大的重要原因。

抱怨制度繁琐是不合适的,我厂在应对越来越高的市场要求的时候,制度必须进一步强化。

制度是一种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完善。

不管是化简为繁还是化繁为简,制度只会在不断改进中越来越完善。

所以我厂的制度建设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大事。

必须不断强化,同时也必须更加人性化和提高可操作性以及减少漏洞。

最好的制度不是赏罚最分明的,而是让每一个人目标最明确的。

最好的制度也不是最具有鞭策力的,而是最具有引导力的。

另外,好的制度还可以让每一个人的努力透明化易被观察到。

二、规章制度文件体系必须得到执行
制度的执行必须是刚性的,这样看似机械,但确实是最高效的。

譬如,一组刚性的管道,在入口处加压,压力会通过液体或气体完整地传导到出口处。

但是一组弹性大的橡皮管道就未必会这样,在加压的情况下,管壁会通过扩径来应对。

出口处的压力当然不如刚性的管道那么完整。

制度的执行必须一视同仁,无差别化,不然就像一组钢管和橡皮管混编的管道组,依然不能高效地传导压力。

执行制度弹性大的工序就会最先出事。

一个环节对工作的放松就会影响整体的工作
质量。

三、质量意识教育是时刻不能放松的
毋庸置疑,质量意识教育在我厂是被极其重视的,职工的质量意识有着相当的基础,质量关乎荣辱也是员工的共识。

但是在产量的压力之下,质量管理这根管道具有多大的刚性,才是质量意识的关键。

“萝卜快了不洗泥”是非常容易发生的错误。

在订单和产量的重大压力之下,质量意识仍能够保持足够的刚性,不妥协不让步才是真正具备过硬的质量意识。

但是做到在订单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下能够保持对产品质量虔诚的坚守,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承担更大的压力,愿意为此付出的才是质量意识过硬的表现。

所以我们每个人需要扪心自问,是不是真的对质量虔诚了。

四、岗位培训必须强化
我们厂对职工培训的重视程度大家有目共睹,每年大量的培训项目,可以涵盖每一个员工。

但是培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培训不仅是一种需要长期为之的积淀,培训还要和遗忘作斗争。

形同在湍急的河流里堆积起沙洲,贵在坚持。

培训不仅止于教室,更应该在岗位上,在干中学,学中练。

师带徒就是一种很好学习的形式,教学相长学以致用。

设法提高优秀员工传授技艺的积极性和普通员工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

五、反懈怠和防止懈怠
懈怠是人的正常反应,时间和压力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懈怠。

这放在世界哪一个角落都是一样的。

但是懈怠确实是事业的大忌。

我们厂
有不少质量事故,究其原因,都和懈怠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反懈怠要靠人的精神力量,就是提高质量意识。

防止懈怠也要靠合理的工作安排。

订单是无情的,但是管理可以更加追求人性化。

交货期是无情的,但是生产安排可以有大文章可做。

一个人的懈怠就如同船底的一个漏洞。

危险并不可小觑。

六、简易的防错措施值得探讨和研究
既然时间和压力堆积可以引发人的懈怠。

那么减轻一点压力即可以延缓可能的懈怠。

减轻压力并不是放松工作要求。

是不是可以借助一些措施来减轻工作压力。

譬如说加强防错(防呆)措施。

手机连接线插反了是插不进去的,这种防错设计可以给我们很多联想。

识别,在工作现场是一件劳心费力的事情。

无数次的识别,往往会增加出错的几率。

在这方面发明和采取一些措施,往往可以减少识别带来的错误。

现场的定置摆放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这样的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延伸。

比如说,轮箍的原料如果和车轮的原料有不同的色标,是不是会减少搞错的几率。

如果测量的尺子上在常用的尺寸段标有明显的色标,是不是可以减少看错。

防错的措施往往可以用简单的小窍门解决大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也可以让它成为QC小组研究的小课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