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设计
——《小白船》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审美体验价值为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歌曲是一首朝鲜童谣。
优美抒情,描述了传说中的神话故事。
全曲为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前后两个乐段均为16小节构成的规整乐段。
第一乐段的后两句是前两句稍有变化的重复乐段。
整个曲调流畅、优美,节奏平稳、舒展,给人以轻舟荡漾、恬静舒适的感觉。
第二乐段采用了二声部合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的和谐悦耳,充满想像,进一步抒发了人们在这美好的意境中所激起的内在的情感。
2、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学生可以用已掌握的方法来表现歌曲。
节奏掌握很好,三度四度音程音准较好。
歌曲的分句,分段,气息的连断,句尾字的归韵。
学生都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
3、教师分析
教师本身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材的掌握比较到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
教师的教学特点是灵活、多变,课堂的调动能力很强。
教师的声乐特长,希望能够带动教学效果。
希望自己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设置及达成途径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恬静的意境,体会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及对浩瀚银河的想象与想往之情。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乐器伴奏的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能用优美、连贯、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白船》。
能用合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并做到声部的和谐、均衡。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音准
3.学习方式:
本课通过听辨、演唱、模仿、合作、实践等方法。
4、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完成整个歌曲的学习。
5.媒体应用:
Ø教材配套磁带
Ø钢琴
Ø录音机
Ø课件
板书设计
串铃0 XXX|
三角铁X - -|
铃鼓X - -|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基本训练
1、带有过渡音的三度旋律音程练习
要求:手势准确,唱名准确,音高感觉准确。
2、三度和声练习
3 - - -|2 - - -|1 - - -|1 - - -||
0 01 - |1 -7 - |7 -6 - |1 - - -||
要求:认真看老师手势变化,高声部注意音准,低声部下方三度音找准确,注意每个音唱够四拍。
设计意图:为歌曲合唱部分做铺垫。
(三)、复习歌曲《小白船》
1、全体同学复习歌曲旋律
要求:口型打开,注意咬字、吐字
2、全体同学复习歌曲
要求:口型打开,注意咬字、吐字,句尾字的归韵,气息连贯,长音不换气。
设计意图: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四)、学习歌曲《小白船》B段低声部
1、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别视唱四句旋律。
(利用音阶手势)
2、四个小组进行展示。
(在其他组展示的时候看哪个同学能够记住的别的组的旋律)
3、把四个乐句连接起来完成B段低声部的学习。
4、学生为低声部填词。
设计意图:把低声部旋律记牢固。
(五)、合唱歌曲《小白船》B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