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湘潭大学 人工智能课件 机器学习
湘潭大学 人工智能课件 机器学习
传统的类比法:用来推断一个不完全确定的事 物可能还有的其他属性 因果关系型:已知因果关系S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B,如果有 A'≌A,则可能有B'满足A'->B'
内容提要
第七章:机器学习系统 1.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2.机器学习策略与基本结构
3.归纳学习 4.类比学习 5.解释学习 6.神经网络学习 7.知识发现 8.其他
Voume(Obj1,1)
Density(Obj1,0.1)
*(1,0.1,0.1)
解释学习
EBG算法可概括为两步:
2.获取一般性的知识: 任务:对上一步得到的解释结构进行一般化的处理, 从而得到关于目标概念的一般性知识。 方法:将常量换成变量,并把某些不重要的信息去 掉,只保留求解问题必须的关键信息。
化学学派:认为人脑经学习所获得的信息是记录在某 些生物大分子之上的。例如,蛋白质、核糖核酸、神 经递质,就像遗传信息是记录在DNA(脱氧核糖核酸) 上一样。 突触修正学派:认为人脑学习所获得的信息是分布在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上的。
内容提要
第七章:机器学习系统 1.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2.机器学习策略与基本结构
3.归纳学习 4.类比学习 5.解释学习 6.神经网络学习 7.知识发现 8.其他
神经网络学习
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神经元既是学习的 基本单位,同是也是记忆的基本单位。 目前,关于人脑学习和记忆机制的研究有两大学 派:
解释学习
EBG算法可概括为两步:
领域知识:
- ¬Fragile (y)→ Safe-To-Stack (x ,y):如果y不是易碎的,则x 可以安全地放到y的上面 - Lighter (x, y)→ Safe-To-Stack (x ,y):如果x 比y轻,则x可以 安全地放到y的上面 - Volume (p, v) ∧Density (p, d)∧ *(v, d, w)→ Weight (p, w): 如果p的体积是v、密度是d、v乘以d的积是w,则p的重量 是w - Isa(p, table)→Weight (p, 15) :若p是桌子,则p的重量是15 - Weight(p1,w1)∧Weight(p2,w2)∧Smaller(w1,w2)→Lighter( p1,p2):如果p1的重量是w1、 p2的重量是w2、w1比w2小, 则p1比p2轻
类似的深度学习是在近几年出现的,目 前,这项科技也有了一些应用,最简单的例 子就是通过深度学习识别猫。通过这项识别 验证,已经引申出了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应 用,比如识别某一个图片中是否有癌细胞, 某一个铁路沿线上的轨道是否存在磨损,甚 至军事作战中,对方的视线中是否有坦克, 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实现。谷歌的自动驾驶,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识别道路、交通信号灯、 路标等,这都是通过深度学习获得。
概念聚类:按照一定的方式和准则分组,归纳概念
机器发现:从数据和事例中发现新知识
内容提要
第七章:机器学习系统 1.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2.机器学习策略与基本结构
3.归纳学习 4.类比学习 5.解释学习 6.神经网络学习 7.知识发现 8.其他
类比学习
类比推理和类比学习方式
类比学习(learning by analogy)就是通过类比,即通 过对相似事物加以比较所进行的一种学习 。 类比学习是利用二个不同领域(源域、目标域)中的 知识相似性,可以通过类比,从源域的知识(包括相 似的特征和其它性质)推导出目标域的相应知识,从 而实现学习。 例如:
解释学习
EBG算法可概括为两步:
Safe-To-Stack(Obj1,obj2)解释结构:
Safe-To-Stack(Obj1,obj2) Lighter(Obj1,obj2)
Weight(Obj1,0.1)
Weight(Obj2,15)
Isa(Obj2,table)
Smaller(0.1,15)
Safe-To-Stack(O1,O2) Lighter(O1,O2) Weight(O1,w1) Weight(O2,15)
以后求解类似问题时,就可以直接 利用这个知识进行求解,提到了系 统求解问题的效率。
Smaller(w1,15)
Isa(O2,table)
Voume(O1,v1) Density(O1,d1) *(v1,d1,w1)
内容提要
第七章:机器学习系统 1.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2.机器学习策略与基本结构
3.归纳学习 4.类比学习 5.解释学习 6.神经网络学习 7.知识发现 8.其他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通过使机器模 拟人类学习行为,智能化地从过去的经历中获 得经验,从而改善其整体性能,重组内在知识 结构,并对未知事件进行准确的推断。机器学 习在科学和工程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 用,例如金融分析、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 医学诊断等。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智能系统也广 泛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例如电子商务、手写输 入、邮件过滤等。
解释学习
解释学习(Explanation-based learning, EBL)
解释学习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任务所在 领域知识和正在学习的概念知识,对当前实例进行 分析和求解,得出一个表征求解过程的因果解释树, 以获取新的知识。 例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目标概念、该概念的一 个例子、领域理论及可操作准则,首先构造一个解 释来说明为什么该例子满足目标概念,然后将解释 推广为目标概念的一个满足可操作准则的充分条件。
1. 一个从未开过truck的司机,只要他有开car的知识就可完成 开truck的任务。 2. 若把某个人比喻为消防车,则可通过观察消防车的行为,推 断出这个人的性格。
类比学习
类比推理和类比学习方式 类比学习系统可以使一个已有的计算机应用系 统转变为适应于新的领域,来完成原先没有设 计的相类似的功能。 类比推理过程:
阿法狗走的是通用学习的道路。它的估值函数, 不是专家攻关捣哧出来的。它的作者只是搭了一个 基本的框架(一个多层的神经网络),除了围棋最 基本的规则外,没有任何先验知识。你可以把它想 象成一个新生儿的大脑,一张白纸。然后,直接用 人类高手对局的3000万个局面训练它,自动调节它 的神经网络参数,让它的行为和人类高手接近。这 样,阿法狗就具有了基本的棋感,看到一个局面大 致就能知道好还是不好。 阿法狗的核心技术还包括策略网络的训练和蒙 特卡洛树搜索。
例如:
Volume (O1, v1) ∧Density (O1, d1)∧*(v1, d1, w1)∧Isa(O2,table)∧ Smaller(w1,15) → Safe-ToStack(Obj1,obj2)
解释学习
EBG算法可概括为两步:
Safe-To-Stack(O1,O2)一般化解释结构
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机器学习的任务
根据有限样本集 Q ,推算这个世界 W 的模型, 使得其对这个世界为真。
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机器学习的三要素
一致性假设:假设世界W与样本集Q具有某种相同 性质机器学习的条件。
样本空间划分:将样本集放到一个n维空间,寻找 一个决策面(等价关系),使得问题决定的不同对象 被划分在不相交的区域。 泛化能力:从有限样本集合中获得的规律是否对学 习集以外的数据仍然有效。泛化能力 决定模型对 世界的有效性。
知识、推理、学习
手段:统计,逻辑,代数„„ 统计机器学习 从大量样本出发,运用统计方法,发现统计规律 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
问题:分类,聚类,回归
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机器学习的定义
西蒙(Simon,1983):学习就是系统中的适应性变化, 这种变化使系统在重复同样工作或类似工作时,能够 做得更好。 明斯基(Minsky,1985):学习是在人们头脑里(心理 内部)有用的变化。 学习是一个有特定目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增长过程,其 内在行为是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发现规律等,其外 部表现是改进性能、适应环境、实现自我完善等。 机器学习是研究如何使用机器来模拟人类学习活动的 一门学科。
归纳学习
归纳学习(Induction Learning)
归纳学习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学习方法,其学习目的 是为了获得新概念、构造新规则或发现新理论。
根据归纳学习有无教师指导,可把它分为
示例学习:给学习者提供某一概念的一组正例和反 例,学习者归纳出一个总的概念描述(规则),并 使这个描述适合于所有的正例,排除所有的反例。 观察发现学习:
解释学习
解释学习过程和算法
米切尔提出了一个解释学习的统一算法EBG,建立了 基于解释的概括过程,并用知识的逻辑表示和演绎推 理进行问题求解。其一般性描述为: 给定: 领域知识DT 目标概念TC 训练实例TE 操作性准则OC
目标概念 操作准则 新规则
训练例子
知识库
找出:满足OC的关于TC的充分条件
内容提要
第七章:机器学习系统 1.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2.机器学习策略与基本结构
3.归纳学习 4.类比学习 5.解释学习 6.神经网络学习 7.知识发现 8.其他
机器学习策略与基本结构
机器学习的主要策略:按照学习中使用推理的多 少,机器学习所采用的策略大体上可分为4种
机械学习:记忆学习方法,即把新的知识存储起来, 供需要时检索调用,而不需要计算和推理。 示教学习:外界输入知识与内部知识的表达不完全一 致,系统在接受外部知识时需要推理、翻译和转化。 类比学习:需要发现当前任务与已知知识的相似之处, 通过类比给出完成当前任务的方案。 示例学习:需要从一组正例和反例中分析和总结出一 般性的规律,在新的任务中推广、验证、修改规律。
人类的未来生活和工作,还将有机器人参与。机器人的自主学 习,更离不开人脸识别技术。 2015年3月16日,马云在德国参加活动时,为嘉宾演示了一项 “Smile to Pay”的扫脸技术。在网购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 扫脸取代传统的密码,实现“刷脸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