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一、选择题1.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征匹配,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2.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关于这种绿色出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低碳出行,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C.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D.侵占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3.关于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4.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

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5.我国疆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其重要的地理意义是()①对外联系方便②海洋资源丰富③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海地区降水丰富④海洋阻隔不利对外开放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成都与拉萨纬度相当,但两个地方的气候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洋流因素7.我国陆地领土面积是:()A.960万千米B.96万平方千米C.960万平方米D.960万平方千米8.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的海洋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9.图书纸张的主要原料有木材、草类植物,这些原料属于()①生物资源②矿产资源③可再生资源④非可再生资源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0.下列自然文化遗产与所在省区的连线不正确的是:A.九寨沟——四川省B.秦始皇陵兵马俑——山西省C.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D.平遥古城——山西省11.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A.蒙古B.俄罗斯C.越南D.菲律宾12.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B.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C.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呈东多西少的态势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13.我国陆地面积与以下哪个大洲的而积差不多大A.欧洲B.大洋洲C.南极洲D.南美洲14.人类的生产、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表现在()。

A.干旱地区适宜种水稻B.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C.乳产品加工厂要靠近肉牛场D.服装厂要选择在农村15.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A.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B.深层地下水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D.海洋水16.下图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内流区的河流相比,我国外流区的河流A.水流平缓B.水位季节变化小C.流量大D.无结冰期2、下列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A.①B.②C.③D.④3、影响我国内流区河流流量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温C.夏季风D.冬季风17.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和华北B.东北和西北C.华北和西北D.西南和西北18.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19.当乌苏里江上洒满阳光时,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星斗满天,这是由于我国()A.距海远近不同B.地形地势不同C.东西跨经度广D.南北跨纬度广20.下列轮廓图序号与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甘一西宁B.②一桂一呼和浩特C.③一蜀一成都D.④一滇一贵阳21.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A.南半球、西半球B.北半球、东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A.亚洲的西部、东临太平洋B.亚洲的东部、西临太平洋C.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D.亚洲的西部、西临太平洋3、关于我国位置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B.小部分国土位于热带C.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D.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小22.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A.①——甘B.②——琼C.③——滇D.④——贵2、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A.①B.②C.③D.④3、图中④是蒙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

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

蒙自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反映出我国(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B.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D.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2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甲、乙、丙、丁四轮廓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甲B.乙C.丙D.丁2、图中四省区中,黄河干流没有穿过的是( )A.甲B.乙C.丙D.丁24.《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播出,片中介绍了我国许多不同省区的美食。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美食与分布地连线正确的是A.蓝田裤带面——山西省B.房县小花菇——湖北省C.乐山豆花——重庆市D.清炖跳跳鱼——江苏省2、广东省的潮州春卷属于A.川菜B.湘菜C.粤菜D.闽菜25.读下图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B.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C.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中心分布均匀D.中部地区工业中心稠密2、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③是()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辽中南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6.读“中国沿北纬32°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的()A.地形类型特征B.地势特征C.大陆轮廓特征D.地理位置特征2、该剖面线经过的区域()A.河流发源于西部,东流入海B.水汽易深入西部高原C.山脉能够阻挡冷空气的南下D.东部平原有丰富水能3、图中人口稠密区所处的地形区有()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7.读黄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青、甘B.宁、内蒙古C.晋、陕D.豫、鲁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分界线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有关四座山脉叙述正确的是()A.①山脉上有世界最高峰B.②山脉两侧地形类型相同C.③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D.④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上29.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2、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大量开采地下水D.围湖造田30.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二、解答题31.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B是我国的邻国____(国家),字母C是____(国家)。

(2)其中②为我国四大海域中的____(海洋)。

(3)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位于图中的____(省区名称)。

(4)图中乙山脉盘踞在我国西北地区其名称为____(山脉),该山脉所在省份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该省的地形格局是____。

(5)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地区,经过省区简称依次是云、____、粤、____。

(6)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A.我国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我国地域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D.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少西北多3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班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时说:“我家住蒙古包,我们喜欢赛马、摔跤等运动,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要举行比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材料二:图甲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1)读图甲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____,__。

(2)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_(山脉)、_(河流)一线接近。

(3)根据材料一,判断该同学家乡所在地主要属于__气候。

(4)甲同学说“中国的热带气候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乙同学说“北回归线以南不全是热带气候”,表达更准确的是________同学。

33.读中国民族分布简图,回答问题。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____个少数民族。

(2)到①地旅游,可能赶上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____节。

(3)⑤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

(4)图中数字代表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数最多的是____。

(5)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小聚居,____。

34.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人口众多。

读图并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邻国①是____。

(2)图中省区B是____(名称),C是____(名称);D省的行政中心____;E省的美称为“春城”;其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

每年4月该地主办的传统节日____。

古人流传“五羊衔谷,萃于楚庭”主指今天的____(城市)。

(3)长江三角洲被称为“鱼米之乡”,试分析原因;“小三江”的大米以其营养高、环保生态、“品质”高在威海超市倍受青睐,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东北大米“品质高”的原因。

(至少2点)____。

35.读我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海拔、地形区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

(2)图中A地主要形区是______ (填名称),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原因是______ (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C.海拔高,气温低 D.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3)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是______ (填字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