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以独具特色的朱提文化和过山洞古人类文化遗 址、汉孟孝琚碑、东晋霍承嗣墓壁画、清官亭、望 海楼、八仙营清真寺、龙云及卢汉宗祠等为代表 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系列;三是以大山包黑颈鹤 自然保护区为主体代表的生态体验旅游产品系 列;四是以观鹤科考旅游、摄影旅游、探险旅游等 为主体的特色专项旅游产品系列;五是以渔洞水 库、洒渔河乡村风光、农业生态景观、景风水库、 省耕塘水库、北闸水库、温泉等为代表的休闲度 假农业观光旅游产品系列;六是以回族古尔邦 节、苗族花山节、彝族十月年和火把节、汉族山歌 和傩文化等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系列。 (五)搞好“八大重点旅游开发项目” 一是大山包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二是大龙洞 景区深度开发项目;三是渔洞休闲度假旅游开发
收稿日期:2008一04—29 作者简介:杨杰(1962一),男,重庆人,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
・1 16・
万 方数据
杨杰:加快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于吸引外地游客。据统计资料显示,海外游客在 全区客源中所占比重非常低,国内游客始终是昭 阳区的客源主体。省外客源市场主要是四川、贵 州、重庆三省市。昭阳区现有市区人口17.3万 (二)开拓“四条旅游线路” 区内:一是西部生态体验旅游线路(城区-+
高度、建筑风格及空间尺度。尽快制定《古城保
护规划》,对重点古迹及文物要实施重点保护, 创造条件,逐步将古城内的行政机关迁出。 (--)历史性街区 包括福禄街(今朝阳街)、怀远街、永固街
・11 8.
万 方数据
杨杰:加快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风景名胜区的优势,发展旅游事业,满足人民群 的过程中,政府包括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敢于放 权让利,提供优惠政策,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在 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不破坏当地生态、民俗的 前提下,要坚持民营企业在旅游开发中的主体地 位,积极推行景区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通过 拍卖、租赁、合作经营等手段,大力招商引资,引 导民营企业进入。考虑到旅游开发的长期性与 风险性,对开发期间3—5年内的税收,给予减免 或征收后再全额返回,以激发开发商的投资热 情。对有突出贡献的开发商,要大张旗鼓地进行 表彰和奖励,条件成熟的,可享受一定的政治 待遇。[4】 (三)鼓励群众参与,大力挖掘民间资本 民间资本主要表现为资金、土地、房屋等多 种形式,具有量大但相当分散的特点。鼓励群众 参与,就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对民间资 本的利用和融入,通过利益这条纽带,使群众与 四、强化措施。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 (一)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是昭阳区旅游业发展的难 得机遇期,要紧紧抓住云南省、昆明市政府高投 入、高水平开发精品旅游项目的历史性机遇,大 力推动昭阳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区级财政每 年应安排专项的资金,重点用于做好旅游产业项 目规划设计包装、招商引资和旅游市场促销等工 作。同时,要加快一批星级酒店建设,为迎接旅 游高峰期到来做好准备。在安排项目建设时,发 改、财政、交通、建设、供电、通讯等部门对涉及景 区、景点基础设施项目要优先考虑,予以重点安 排和扶持。特别是要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力 争有更多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进人国家支持的 盘子。 (--)大力招商引资,引导民营企业进入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 开发商以及当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结成旅游开 发的利益联合体,共同推进旅游开发工作。民间 资本的运作形式,除了常见的以资金人股外,应 因地制宜,采用土地或资源人股、开办农家旅馆、 景区部分开发项目交由当地村民承办等多种形 式。通过挖掘民间资本,鼓励群众参与旅游开 发,则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开发的人为阻力,起 到解决资金困难、帮助农民增收、维护发展大局 的三重功效。 (四)坚持保用并举原则,不断丰富古城旅 游内涵
(三)建设“五大旅游片区” 一是以大山包景区为主体的西部片区(生 态体验旅游区);二是以大龙洞景区为主体的东 北片区(观光休闲旅游片区);三是以洒渔河流 域生态农业和渔洞景区为主体的西北片区(观 光度假旅游区);四是以景风水库景区为主体的 南部片区(民族文化旅游区);五是以昭阳区城 区为主体的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四)开发“六大旅游产品” 一是以昭阳区自然山水风光为基本素材,以 鸡公山峡谷、大山包草场、大寨溶洞、金江峡谷、 大龙洞等为代表的自然观光旅游产品系列;二是
里,既可拍西北最有特色的电影电视,也可拍大 型的战争场面。 文化优势方面,昭阳区是云南三大文化发祥 地之一,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古滇文化在此交汇 融合,蕴育了神秘悠远的朱提文化。境内出土的 孟孝琚碑有较高的书法价值,被誉为“稀世之 宝”。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龙云、卢汉故居具有 较高的观赏研究价值。昭通古城历史悠久,市井 文化厚重。特别是近年来,以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获得者夏天敏为代表的昭阳籍作家在《人民文 学》、《当代》、《十月》等刊物上发表作品数篇,并 多篇被国家级刊物选载,在云南文坛上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被称为“昭通文学现象”。 区位优势方面,秦凿“五尺道”、汉开“南夷 道”之后,昭通便是云南与中原互相沟通的重要 门户,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昭阳 区地处西南“金三角”腹心,与西南四大中心城 市的直线距离接近,居云、贵、川三省的结合部, 随着云南北大门地位的进一步明确,建设步伐逐 步加快,昭阳区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地缘优势愈 加明显,云南对内开放大通道上的区域中心城市 的地位日趋突出。 同时也必须看到,昭阳区的各大景区较为分 散,基本成伞状分布在市区周边,虽距市区近,但 每个景区可游览的时间一般都在】天左右,不利
鹤自然保护区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和交通条件的
改善,旅游人数也将大幅上升。与此同时,随着 昆水高等级公路的通车,必将带动沿线旅游业的 发展,尤其是云、贵、JlI游客自驾车出游,首选昆 水线,昭阳区将成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因此,旅 游业的长远发展应立足于市外客源和省外客源, 突出大山包自然风光特色和昭通古城历史文化 特点。 二、突出特点。抓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省市建设旅游产业的总体要求,结合昭 阳区实际,必须突出特点,打好“历史文化”、“自 然风光”两张牌,以昭通古城、大山包黑颈鹤保 护区为龙头,带动旅游业发展。首先按照统一规 划、体现特色、科学利用、优化环境、配套协调的 原则,高起点编制和完善《昭阳区十一五旅游发 展规划》和各景区的详细规划。其次,确定一批 重点旅游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 施工,努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带动全区旅游业 的发展。瞄j (一)突出“一个旅游中心” 突出昭阳区城区是昭阳区和全市旅游接待 和集散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加快旅游商品购物街 区、宾馆、人才培训基地、信息咨询中心和旅游城 市形象塑造工程等城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营造 良好的对外旅游环境。
项目;四是景风休闲娱乐公园开发项目;五是城
・1 17・
万 方数据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市旅游街区建设项目;六是昭通古城历史文化建 设项目;七是工业、农业旅游开发项目;八是举办 一年一度的昭通苹果文化旅游节和“黑颈鹤之 乡”文化旅游节。 三、重塑古城风貌。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今巩固街)、文渊街(今文渊街中段)、启文街、
风貌区,是昭通传统市井文化、传统街巷风貌保
护较好和街巷最密集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
值、文化价值和老昭通情感价值。在古城区的保
护中,既要注意保护好古城区,又要保护好与古 城区密切相关的文物古迹及其外部自然地理环 境,既要继承古城区的传统格局,又要保护古城 轴线、路网,还要严格控制古城区建筑容量、建筑
卢氏宗祠、李氏家庙、望海楼、清官亭、卧虹桥、孟 孝琚碑、蓝氏墓碑、东晋霍嗣壁画墓、过山洞古人
类遗址等。特别是龙氏宗祠即龙云故居,位于昭 阳区城南约10公里,占地26.05亩,整个建筑雕 龙画凤,做工精细,形象生动,这是龙云接受外来 文化并率先将它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见证,很 有开发价值。又如晋墓汉碑,有“寰宇稀世之奇 珍”,“海内第一石”之誉。晋墓中的霍氏壁画, 对研究古代民族史及汉晋时期中原文化与云南 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有极重要的价值。[31如何 保护开发好这些文物古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为昭阳的发展做出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 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一些有重要价值的 文物古迹,目前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而且它们 具有不可再生性。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代表着一 个城市的品位,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力。我们应当 提高认识,下大工夫,花大本钱,抢抓时间,对我 区现有的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合理整合、充 分利用。 (四)重点风景名胜区 龙洞吸月(今城北北闸大龙洞)、凤岭飞霞 (今城南大凤凰山)、雨公云环(今城南小凤凰 山)、恩波蜃楼(今城南望海楼)、花鹿食屏(今城 东守望乡境内)、宝山环翠(今城南隅元宝山)、 珠泉涌碧(今城西旧圃葡萄井)、洒渔烟柳,即 “昭阳八景”。此外,还有清官亭公园、景丰公 园、省耕塘等。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坚持科学发 展观,切实搞好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工作,发挥
有的资源优势,加快昭阳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把握区情。找准旅游发展定位 昭阳区是昭通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旅 游资源、文化底蕴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资源优势方面,昭阳区有全国最大的国家级 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有新老“昭阳八景”, 有葡萄井一洒渔河古五尺道人文旅游开发带,有 大龙洞一清官亭一凤凰山旅游带。特别是大山 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有闻名中外的黑颈鹤,有 清澈明净的高原湖泊跳墩河,有色块绚丽的养麦 地,有水雾氤氲的沼泽,有壁立千仞、雄奇险峻的 鸡公山,有飘渺变化、神奇无比的茫茫雾海,还有 原生态的泥土草顶的村庄,未加修饰的村民,以 及莽莽的高山、广阔的草场、洁白的羊群和纵横 的沟壑……。大山包是旅游、采风爱好者和摄影 的极乐所在,是影视制作拍摄的最佳场景,在这
济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昭通而言,无论
城市如何变迁,昭通古城仍是昭通人深深眷恋的
地方,注定要同昭通城市的璀璨交相辉映。因
此,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古城为核心,以历史 性街区、文物古迹、景区景点和丰富的民族民间 文化等为重点,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 利用,加强管护”的原则,把保护古城与建设新 城结合起来,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 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加 强舆论宣传,提升昭通古城的文化内涵,打造 “魅力昭通,特色古城”。 (一)古城核心区 以辕门口为中心的2.97平方公里(1985年 前的城区面积)为古城核心区。昭通老城有四 门,东为抚镇门,南为敉宁门,西为济川门,北为 趣马门。辕门口为东南西北中轴线的中心,是全 城的制高点。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城内已有 大小街道“条。昭通古城文脉源远流长,历史 上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是目前唯一最具规模、 成片集中反映昭通历史文化和地区特色传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