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交停靠站施工组织设计

公交停靠站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结构二、编制依据三、项目质量目标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五、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六、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七、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八、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九、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十一、附表一、工程概况及结构(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公交停靠站工程,候车厅是城市公共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发展强盛的重要的体现,本着美化日照市区环境,体现人文关怀,遵循“美观、实用、节俭、安全”的理念,主要工程数量为:14个停靠站。

(二)、结构1、整体尺寸为:顶长9m,顶宽1.6m,高度3m,箱体长3m,高1.7m。

2、顶篷:主框架采用150*150*3.0mm镀锌方管,短横撑采用100*100*3.0mm 镀锌方管,上铺设6mm磨砂钢化玻璃;3、立柱:采用150*150*4.0mm镀锌方管;4、灯箱:主材采用1.2mm、2.0mm镀锌板,前后都采用 6mm钢化玻璃,内置亮化系统,外框开启时采用液压撑杆固定,关闭时采用防盗锁固定;5、左侧侧站牌:长1.3m,高度1.2m,主材采用1.2mm、2.0mm镀锌板,前后都采用 6mm钢化玻璃,内置亮化系统,外框开启时采用液压撑杆固定,关闭时采用防盗锁固定;6、垃圾箱:长1.3m,高度0.7m,主材采用1.2mm镀锌板,内置可抽拉式垃圾桶,““方便垃圾清理;7、座椅:长1.1m,距地面高度为0.45m,采用双圆立柱,直径6.5cm,8、预埋:基础预埋坑尺寸为0.8立方米(800*800*800mm),基础预埋件采用400*400*10mm铁板,需预留800*800*800mm的蓄电池预埋坑;基础混凝土标准不低于C20,具体混凝土比例与浇灌、安装等按行业国家规定执行。

二、编制依据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三、项目质量目标(一)、质量目标按合同要求,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

(二)、工期目标严格遵守甲方所定工期,2012年5月20日开工—2012年7月20日竣工,我公司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派精干的队伍、精良的设备进场,确保按照业主要求的时间高标准完成施工任务,除遇自然灾害外,保证按期交工。

(三)、安全目标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按照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制定重大事故隐患预案,杜绝一切质量事故发生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树立“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观念,在施工生产中全员、全天候、全过程实现安全设计和措施,控制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环境,使人的行为安全,物的状态安全,断绝环境危险源,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创建安全标准化工地。

(四)、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按环保法、水保法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施工,注意扬尘、汽车尾气、噪音、污水、碴土等环境综合治理。

采取责任承担法科学组织管理,使场容场貌、料具堆放、消防保卫、环境保护及职工生活等均符合规定要求,争创文明样板工地。

(五)、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按 ISO9001 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对工程技术设计、制造、采购、物流管理、现场安装调试和项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将整个系统工程的各个层次、各个阶段均实现预定的质量目标、最终满足项目质量目标的需要。

项目组长是项目质量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项目实施过程开展全面的质量管理;开展项目过程质量基础教育,不断提高我方工程实施人员和其他项目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以高质量的产品及施工对业主负责;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工程实施过程的技术交底措施;严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规章,严把材料采购、运输、检验等环节的质量关,确保原材料质量;设计变更,材料替代必须经过设计审核,并征得监理和业主同意后办理变更报批手续;建立各个层次的质量检查制度,实行过程控制质量一票否决制;按照 ISO9001 体系要求,建立完备的质量记录,确保项目软硬件设备的质量可追溯性。

品质量部及现场负责人有责任确保项目通过质量考核。

(六)生产质量管理严格质量管理,明确生产过程质量责任制,生产部经理对产品出厂质量负责。

在品质部专职 QC 的监控下,实行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质检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品质部对原材料,制造过程和出厂产品负责质量控制、检验和测试,对工艺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采购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检验和测试仪器的计量符合有关标准。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一)、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法:钢筋砼结基础结构尺寸、标号、保护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1、模板(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①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

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②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

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a 两块模板之间拼缝≤1mm;b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1mm;c 模板平整度≤2mm;d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mm。

(2)、模板定位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

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细部轴线,根据轴线位置放出细部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mm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当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 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 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柱上。

(3)、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力面积,模板必须支拉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

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

(4)、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支柱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并与支柱固定牢靠,当支柱高度小于4米时,水平撑应设上下两道,两道水平撑之间,在纵、横向加设剪刀撑,然后支柱每增高2米再增加一道水平撑,水平撑之间还需增加剪刀撑一道,支撑杆接长使用时,接头不能超过两个,且应采用辅助支柱来保证接头的承力和稳定。

(5)、支设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时,必须搭设施工层。

脚手板铺严,外侧设防护栏杆,不准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模板上行走,更不允许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6)、模板安装完毕,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钢筋制作安装钢筋的制作安装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同时注意钢筋各个部位保护层的厚度,以及各个级别的钢筋分布的位置,不得混淆。

(1)、钢筋加工工程主控项目①、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

②、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b、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③、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I生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④、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

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c、钢筋作不大于90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⑤、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4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b、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0;c、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一般项目①、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②、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是1%o③、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2)、钢筋安装工程主控项目①、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l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③、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①、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②、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l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③、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④、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