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 信号传递与信号甄别

第8章 信号传递与信号甄别


三、信号甄别:分离均衡

与信号传递的分离均衡比较:如果信息 甄别下存在分离均衡,那么均衡将是唯 一的,而信号传递下有无穷多分离均衡 ,均衡结果取决于雇主的信念。而且信 息甄别下的分离均衡(若存在)正是信号传 递下的帕累托最优均衡。
四、劳动市场信号的简单模型
假设
• 两组工人

– –
Group I: Low productivity--AP & MP = 1 Group II: High productivity--AP & MP = 2 工人平均地分布在 Group I和 Group II--AP for all workers = 1.5
第8章 信号传递 与 信号甄别
主要讨论问题


市场信号 信号传递 信号甄别 劳动市场信号的简单模型 信号现象的例子
一、市场信号

市场信号和信息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的概念。
信号是一种概率分布,也可以是一项具体的 行动,与信息一样,有助于人们在观察和预 测活动过程中降低不确定性。
一、市场信号
GroupII对 y 最优选择
教育价值
•收益= $100,000 •成本 •CI(y) = 40,000y •$100,000<$40,000y* •y* > 2.5 •不会接受教育
二、信号传递:混同均衡


在雇主的上述信念下,如 果 y* 1-q,那么所 有工人都传递相同的信号即y*的教育水平,此 时无法通过教育水平把L型和H型工人区别开 来,这就是“混同均衡”。 均衡并不是唯一的,因小于1-q的y*有无穷多 ,但雇主的信念y*越低结果越优。 均衡结果受到人群中L型工人比例q的影响。
三条临界线的含义
L型临界线:线上的任何合同都将使雇主 获得正常利润,前提是接受合同的工人 都是L型工人。在此线上方的任何合同都 会因为支付给L型工人的工资(>1)超过他 们的生产能力(=1)而给雇主带来亏损,而 此线之下的任何合同都会给雇主带来超 额利润。
三条临界线的含义
混同型临界线:如果所有的求职者接受此
二、信号传递:混同均衡

与完全信息相比,在混同均衡下, L型工人境况得到改善(2-q-y*1), H型工人境况变差了(2-q-1/2y*<2) ,因为他们被“滥芋充数”了。
二、信号传递:混同均衡

与不完全信息无信号传递相比,只 要0<y*<1-q,无信号传递类型的结 果都是帕累托优于有信号传递的混 同均衡,因为工人必须额外负担信 号传递的成本。
在无信号传递下,L型工人的状况得到了改 善,而H型工人正好相反。因此,L型工人 将偏好无信号传递类型的均衡结果。
二、信号传递:分离均衡 不管均衡结果怎样,雇主始终获得正常 利润,因此雇主无所谓。 一旦参与人处于其中某个纳什均衡之中 ,就没有任何人可以通过单方面的力量 跳出这个均衡回到其他状态,即“路径 依赖”。
四、劳动市场信号的简单模型
假设
• 竞争性市场
– – – –
产品销售价格 P = $10,000
工人的平均工作年限 = 10 years 预期Group I Revenue = $100,000 (10,000/yr. x 10) 预期Group II Revenue = $200,000 (20,000/yr. X 10)
大学生求职

大学生就业市场也是一个“柠檬市场” 。因为这个市场上同样存在着买卖双方 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着逆向选择。
学生知道自己的水平,但不知道在市场上的转化为 工资的水平。而招聘者不知道具体的学生的水平, 在购买之前无法观察到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
如何使招聘者认识到你比别人适合这份工作?
二、信号传递

信贷配给:
在 所有贷款申请人中, 一部分得到贷款,另 一部分被 拒绝。被拒绝的申请人即使愿意支 付更高的利息也得不到贷款。 一个给定申请人的贷款要求只能部 分地被满 足。
案例:大学生求职
2000电子商务班小李,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 生。从2004年2月份开始,先后在广州,中 山,珠海,东莞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找工作。 但情况却不乐观,要不就是心仪的职位,招 聘者不要他;要不就是公司职位合适可是工 资太低。历时多个月,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 单位。相比较其他的一些已经找到“归宿” 同学,他十分苦恼。
三、信号甄别

行动顺序
雇主提出供求职者选择的不同的雇佣合同 ,每个合同包括一个对子(W, y)。 每个求职者考虑雇主提出的若干合同,从 中选择偏好的雇佣合同。
三、信号甄别

均衡存在的前提条件
所有在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雇佣合作中,没有一 个会给雇主带来预期的损失。 “市场之外”没有可以带来正利润的雇佣合同 即所有雇佣合同都已被考虑。
当雇主观察到一个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y<y*时,会 认为这个工人是L型的,支付给他W=1的工资; 只要y>y*,雇主就会认为该工人为H型,支付W=2 的工资。(这里,首先假设y*>1)
劳动力市场的分离均衡
W 2 1 CL=y CH=1/2y
a c
0
1
y* 2
y
二、信号传递:分离均衡

分离均衡:L 型和H 型求职者被清楚地区 分开来,L型不会选择y=y*,H型也不会选 择y=0。
二、信号传递:分离均衡

均衡的结果不是唯一的。只要雇主的信念是任 何位于1和2之间的y*值,都会出现分离均衡的 结果,因此实际上有无穷多个可能的均衡和均 衡结果。
二、信号传递:分离均衡

但是,不同均衡结果,L型和H型求职者的 处境并不一样。
雇主的信念y*越靠近2,H型求职者的处境就越 坏(净收益=2-1/2y*),而L型求职者的境况始 终不受影响。而雇主则始终获得正常利润。 这说明,y*越接近1,均衡结果越优,是一个 帕累托改进过程。
例如:教育水平是高生产率工人的一个强信号。

弱信号(Weak Signal):无法有效地区别高质 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
例如:求职应聘面试时穿着体面。
一、市场信号

信号传递是解决逆向选择的有效方式之 一。
让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发出有成本的信号 , 以证明自己的类型。
为什么存在信贷配给制度?
二、信号传递:总结





不同的均衡结果都可能出现。 即使在模型中教育并没有提高技能的作用 ,但雇主一定信念下,人们仍然会理性投 资于教育。 每一种均衡(分离或混同)中,存在适应于 不同的均衡行为的不同的教育等级信号。 信号的传递也为欺骗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雇主的信念y*也可看作是文凭的含金量的 大小。
二、信号传递:分离均衡

与完全信息的均衡结果比较:完全信息 下,求职不用支付信号传递成本,但却 得到了与信号传递下一样的工资:WL=1 ,WH=2。
显然,在不完全信息下,求职者因必须支付 信号传递成本而降低了自己的福利水平。
二、信号传递:分离均衡

与不完全信息无信号传递成本比较:在 这种情况下,L型和H型工人的工资是一 样的W=2-q。因为q介于0和1之间,W就 介于1和2之间。

二、信号传递:一个数字化的例子
完全信息:雇主可以观察到每个工人的
生产能力的高低,所以他们支付给每个 工人的工资等于工人的边际产出:
WL= L =1 WH= H =2
二、信号传递:一个数字化的例子
不完全信息,并且无信号传递:既然所有工人
看起来都是一样的,那么就支付给每个工人同 样的工资。因此,工资W由所有求职者的加权 平均的生产能力来决定: W=L q+H (1-q)=q+2(1-q)=2-q
四、劳动市场信号的简单模型

教育信号减少信息不对称
y
= education index C = cost of attaining educational level y

低生产率组别的教育成本比高生产率组别的高
Group
I--CI(y) = $40,000y Group II--CII(y) = $20,000y
四、劳动市场信号的简单模型

完全信息 工资 w = 边际收益产出 MRP
• •
Group I wage = $10,000/yr. Group II wage = $20,000/yr.

非对称信息 工资 w = 平均生产率 AP Group I & II wage = $15,000
四、劳动市场信号的简单模型

假设教育对提高一个人的生产率没有作用,唯 一的价值就是信号。 厂商的决策规则( Decision Rule):
• 任何教育水平达到或高于 y* 的作为 GII , wage = $20,000; • 低于 y* 的作为 GI ,wage = $10,000; • 厂商选择的 特定水平 y*是任意的。

二、信号传递:分离均衡

教育的作用:即使教育不提高生产力, 但因为其信号传递作用而值得投资。
如果教育确实可以提高生产力,那么,为什 么不投资于教育呢?
二、信号传递:混同均衡

假设雇主具有这样的信念:
如果求职者的教育水平低于y*,他一定是L 型工人; 如果求职者的教育水平高于y*,那么他是L 型的工人的概率为q,他是H型工人的概率 为1-q。
二、信号传递:一个数字化的例子

假设:受教育程度可以用某个数y来表 示。
对L型工人来说,其接受教育的成本和所 收教育程度的关系为:CL=y; 对H 型工人来说,其接受教育的成本(传递 受教育程度信号的成本即信号传递成本)是 :CH=1/2 y
二、信号传递:一个数字化的例子

雇主认为受过某个特别水平的教育,我们称之 为y*,及受过比这个水平更高的教育的工人都 是高素质的工人,其他的工人是低素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