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PPT(共39页)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PPT(共39页)


部门预算编制程序
关于编制××年中央部门预算的通知
部门编 1. 报预算 上报建议数 2. 建议数
部门编 3. 报预算 上报预算数 4. 数
财政部审 核部门预 下达控制数 算建议数
财政部审 核上报预 批复预算 算数
部门 执行 预算


部门预算
四、 我 国 部 门 预 算 的行 构政


成费 收

部门一般预算
7.强化法律性
(二)部门预算具有内在的优点 1.克服代编预算的方式。 2.统一预算分配权。 3.建立了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 4.调整了预算批复的主体,有利于及时、合理的批复预算。 5.严控年初预留机动财力,减少机动权,防止二次预算。
三、部门预算编制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二)真实性原则 (三)稳妥性原则 (四)重点性原则 (五)透明性原则
第五章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
教学内容
部门预算改革 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 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 部门预算报表体系
第一节 部门预算制度改革
一、部门预算的含义
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 立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 算。 1.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 费预算组成; 2.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组织和监督本 部门预算的执行; 3.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4.编制部门预算的“部门”在资质上应该限定那些与 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
四、基本支出预算的控制和调整
定额标准确定后,财政机关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按 定额标准计算形成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及财政拨款补 助数下达给部门或单位。
基本支出预算中按照政府采购品目规定应当纳入政 府采购的支出,应当同时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并按照国 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三节 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
一、项目预算的范围及其分类
二、我国传统按功能编制预算存在的弊端
1.部门没有一本完整的预算。 2.预算编制简单粗糙。 3.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必要的定员定额标准。 4.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财政的职能被肢解。 5.预算约束软化,一年预算、预算一年
三、现代部门预算的取向 1.细化性 2、完整性 3.全面性 4、综合性 5.科学性 6.经费分类管理
(二)部门预算支出的编制内容
部门预算支出的编制内容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二节 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
一、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
(一)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的原则 1.优先保障的原则。 2.综合预算的原则。 3.定员定额管理为主的原则。 (二)基本支出预算的内容 1.按支出经济性质分类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项目。 2.经营及往来支出。经营及往来支出主要包括三种:一 是上缴上级支出;二是事业单位经营支出;三是对附属 单位补助支出。 3.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支出。
行 政 事 业 性 项 目
其 他 项 目
(一)部门收入预算的编制 1.部门预算收入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财政拨款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 第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二,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 第三,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第四,其他预算外收入 其他收入。这包括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指从事 专 业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 属单位上缴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等。 2.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
部门基金预算
部门收入预算
财 政 拨 款 收 入










部门支出预算
基项Βιβλιοθήκη 本目支支














政 府 性 基 金
主 管 部 门 集 中 收 入
其 他 预 算 外 收 入
附事 属业 事单单 业位位 收上经 入缴营 收收 入入
其 他 收 入
人 员 经 费
日 常 公 用 经 费
基 本 建 设 支 出 项 目
补助工资=编制人数×年均津(补)贴定额 按标准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工会经费、长期休养人员生活费、探亲旅 费等,—般根据享受职工福利费的人数,逐项按标准计算;也可以参照上年 度职工福利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进行测算,或按全年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 算或定额提取。住房公积金根据在职人数、工资总额和计提比例测算。 职工福利费=工资总额×规定的计提比例
(一)项目按性质分:基本建设类、行政事业类和其他类 三种。
行政事业类项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由行政事业费开 支的、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专门设立的事业发展项目支 出,即教育、科学、卫生、文体广播及其他部门的事业 性专项支出。
专项计划项目 专项业务项目 大型修缮项目 大型购置项目 大型会议项目 其他项目
三、基本支出经费的测算方法
(一)按不同用途经费的核定 1.人员经费的核定方法:按定员和工资标准据实核定。
基本工资是人员经费的主要部分,一般根据核定的编制人数或全年平均人 数、上年平均工资定额,并结合计划年度工资调整情况计算确定。
全年工资额=编制人数×年均工资定额 发给在职人员的各项津贴、补贴等补助工资一般根据人员数和平均标准测算。
2.日常公用经费的核定:按机构性质和部门分类分档 定额及定额系数确定。
公务费=年均公务费定额×人员编制数
(三)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的总体编制要求
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的总体编制要求是:凡属共性、 经常性的开支项目都要实行单项标准定额;对无法 细化成单项定额的支出项目也应按照量化的原则归 类核定综合定额;其他一次性、不宜在基本支出预 算中通过标准定额核定的开支项目,可纳入项目预 算进行管理。
二、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依据:定员定额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是以定员定额方式确定的,定员定额水 平由财政部门根据当年财政状况确定。因此,各部门应集中力量做好 人员数量、结构(编制内、编制外、行政、事业)等基础数据的整理工 作。 (一)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起点是基本支出定额项目
定额是指财政机关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 的合理需要,结合财力的可能,对各项基本支出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二)基本支出定额项目的构成 1.人员经费。这包括政府支出经济分类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对 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的“款”级项目确定。 2.日常公用经费。这包括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中属于基 本支出内容的支出。 (三)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存在“单”、“双”之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