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总结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总结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 热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 于水,密度 1.25 g/L(空气 的密度1.29g/L)。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不同,一氧化碳在空气里 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
Ⅱ喷水
Ⅲ 直接放入 二氧化碳中
Ⅳ喷水后放入 二氧化碳中
Ⅰ 现象 变红色
Ⅱ 无变化
Ⅲ 无变化
Ⅳ 变红色,加热后变 回紫色 CO2与H2O反应生成酸 令紫色石蕊变红。碳 酸不稳定,受热易分 解。
分析 紫色石 水不能令 CO2不 蕊遇酸 紫色石蕊 能令紫 变红 变色 色石蕊 变色
①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重点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一:倾倒二氧化碳实验
现象 底部蜡烛先熄灭,上部蜡烛后熄灭。
CO2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 分析 不支持燃烧。
收集二氧化碳时,木条在瓶口的熄灭 为验满的标志。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 以在集气的过程中,空气会逐步的从瓶口 溢出直至二氧化碳集满。
Ca(OH)2+CO2
9.8.8g
CaCO3↓+H2O
①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气体肥料。 ③灭火: CO2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 ④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 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⑤化工原料: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⑥因为易溶于水,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⑦可用来检验澄清的石灰水。
光合作用
大棚蔬菜的增长剂
灭火器
化工产品的原料
实验二:二氧化碳与水的 反应实验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 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 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 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 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 朵纸花的颜色变化,将第四朵纸花取出, 小心烘烤。
二 氧 化 碳
二 氧 化 碳
Ⅰ喷稀盐酸
生成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氢气
课堂小结
1.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能溶于水(1:1),密度比空气大,约是空气的 1.5倍。 二氧化碳无毒,是一种窒息性气体,二氧 化碳的固体——干冰升华吸热。
二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碳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碳酸。还 可以与石灰水的反应用以检验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用途

与水反应 无
与石灰水 无 反应
毒性 主要用途 联系 剧毒 燃料 冶炼金属
高温
CO2+Ca(OH)2==CaCO3↓+ H2 O
无 灭火 制汽水 温室肥料 化 工原料等 CO2+ C == 2CO
点燃
相互转化 2CO+O2 == 2CO2
CO和H2、C的比较
比较 物理 性质 H2 CO C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密 密度最小, 度比空气略小, 大多是黑 色固体 难溶与水 难溶于水
C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CO2的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体积分数/%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心悸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痛、 眩晕 10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 停止,以致死亡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 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 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 现象叫“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危害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 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 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 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加 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 盖上瓶盖。
现象 塑料瓶被压扁了。 分析 瓶里压强减小,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
思考: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 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 这是利用哪一点性质呢? 气体是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1体 积的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 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可乐等 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 质。
新课导入
所有的灭火器都是在利用二氧化碳 来进行灭火,那么为什么选用二氧化碳 气体?二氧化碳到底有怎样的性质?二 氧化碳是否还有其他的用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石灰水
CO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入灼 热的氧化铜(不能燃烧)。
CuO
CO
CO2
CO2
2.如何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氢气?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
插入燃着 的木条
燃烧 更旺 立即 熄灭 无明 显变化 气体燃烧
氧气
二氧化碳
空气 一氧化碳、氢气
检验燃 烧产物 生成水
C.它有毒
D.有特殊的气味
4.下列气体能降低血红蛋白输氧能力 的是( C ) A.CO2 B.N2 C.CO D.O2
课后习题答案
1. (1)氧气 (2)二氧化碳 (3)一 氧化碳 (4)二氧化碳 氧气 点燃 (5)一氧化碳 2CO+O2 2CO2 (6)二氧化碳 Ca(OH)2+CO2 CaCO3+H2O (7)二氧化碳 CO2+H2O H2CO3 (8)一氧化碳 加热 CuO + CO Cu+CO2 (9)二氧化碳
(检验CO2的方法)
干冰的介绍
在一定条件下, 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 固体,固体二氧化碳 叫 “干冰”。
干冰
奇妙的干冰
干冰的作用
①人工降雨
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②保存食物
升华时使周围温度降低
③舞台烟幕 升华时产生大量的烟雾
二氧化碳和干冰的转化
CO2气体 无色液体
加压 降温 101kPa -78.5℃ 升华 降温
可 2H +O 点燃 2 2== 燃 2H2O 性 化 学 还 CuO+H 加热 2== 原 性 性 Cu+H2O 质 毒 无 性
2CO+O2==
2CO2 CuO+CO== Cu+CO2 有剧毒
加热
点燃
C+O2== CO2
点燃
点燃
2C+O2==2CO 高温 2CuO+C==2 Cu+CO2 无
1.如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如何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通入石灰 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或通入灼热的碳粉。 CO CO2
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②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 氧化碳和水。 H2CO3 == H2O + CO2↑
怎么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
浊。
CO2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 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加热时分解更快。 H2CO3=CO2↑+H2O
③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CaCO3↓+H2O(利用此 反应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用途
物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物理性 质
色态味
密度 水溶性 可燃性
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2CO+O2==2CO2
点燃
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在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无 CO2+ C == 2CO CO2+H2O==H2CO3
高温
化 学 性 质
还原性 氧化性
CO+CuO==Cu+CO2 无
2CO+O2
点燃
2CO2
蓝色火焰 煤
C + O2(充足) == CO2 燃烧的煤炉 CO2 + C == 2CO 2C + O2(不充足) == 2CO
点燃
点燃
高温
2CO + O2 == 2CO2
点燃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如图所示, 向氧化铜中通入 一氧化碳,黑色 的氧化铜变成了 红色的铜,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 CO+CuO

Cu+CO2
一氧化碳的还原机理
CO+CuO

Cu+CO2
3.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有剧毒。这是因为一氧化碳吸进 肺里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 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 如果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会因缺少氧气而死 亡。 预防煤气中 毒,应该注意通 风排气。
CO和CO2的比较
压缩
干冰
雪花状固体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②能溶于水(1:1),增大压强还会溶解 更多,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标准状况 下密度为1.977g/L,约是空气的1.5倍。
④二氧化碳无毒,但不能供给动物呼吸, 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⑤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升华吸热。
(2)还原性 CO+CuO
(3)有毒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