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染色体观察
一、 实验原理
染色体是细胞遗传物的研究对象,分析染色体行为对于认识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畸变等都有得要的意义。
所谓外周血培养即是将外周血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人类外周血细胞本来是终末分化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但经PHA(植物血球凝集素)或ConA等药物刺激后,转变成可分裂的转化细胞。
向培养物中加入适量的秋水仙素,使纺锤体微管解聚,这样细胞停留在中期,可以获得大量的分裂细胞。
用低渗盐溶液(一般是0.075mol/L的KCl)处理,使其中的红细胞及分裂相细胞膜和一部分细胞质除去,最后以气干法制片,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标本。
二、实验用品
1、材料:人血
2、试剂:RPMI1640(TC199或F10均可)培养液、小牛血清、肝素、PHA、10μg/ml秋水仙素、5%NaHCO
3、0.075mol/L KCl、青、链霉素、1NHCl、姬姆萨染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冰醋酸、甲醇。
3、仪器设备:超净工作、显微镜、恒温水浴箱、冰载玻片、酒精灯等。
三、实验步骤
1、培养液的配制和分装:在超净工作上,用吸管吸取RPMI1640液40ml、小牛血清10ml,用1ml注射器取肝素0.3ml、PHA0.5~1.0ml、青、链霉素0.3ml (各10000单位/ml)混合均匀后,用NaHCO3或1N HCl调整pH为7.2~7.4,分装于培养瓶中,每瓶ml,用胶布封口。
2、培养:用小瓶接种全血0.3~0.5ml左右,摇匀。
在37℃培养箱中培养68~72小时,培养终止前6~7小时加10μg/ml秋水仙素2-3滴。
3、收集细胞:自培养箱取出培养瓶,用吸管将培养物混匀,并移至10ml 刻度离心管内,以1000rpm离心6-8分钟。
4、低渗处理:吸去上清液,加入预热至37℃的O.4%KCl液7-8ml,用吸管吸打沉淀,使之混匀,放入37℃水浴箱中,静置20-30分钟。
5、预固定:加入新配制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1ml,吸打均匀,
立即以1000rpm离心6-8分钟。
6、固定:除去上清液,加入5-6ml固定液,打匀细胞团块,室温下静置20分钟,以1000rpm离心6-8分钟,除去上清液,重复6步1-2次。
7、滴片:视细胞数量的多少,加入0.5~1ml左右的固定液,将沉淀吸打成细胞悬液,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2-3滴,滴于冰水浸泡过的冷、湿的载玻片上,在酒精灯上略加烘烤,使其干燥,(或用电吹风机吹干载玻片)。
8、染色:将载玻片放在染色架上,滴加姬姆萨染液染色10-20分钟。
自来水冲洗,干后镜检。
四、实验结果
取上述制备好的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玻片标本,先在低倍镜下观察,选择染色体分散良好,无重叠的分裂中期细胞(此时已看不到细胞膜与核膜)。
然后转至油镜下仔细观察分析。
首先数该细胞染色体总数,再注意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两染色单体连接处为着丝粒,注意每条染色体的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
区分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五、注意事项
1、PHA的用量要适中,否则会出现溶血或凝血现象。
2、秋水仙素的处理时间要适当,否则会使染色体不易观察。
3、滴片时,吸管与载玻片距离高一点,这样分裂相分散良好,尽量避免染
色体重迭。
六、思考题
在外周血培养及染色体制片过程中加入PHA、秋水仙素及0.4%KCl溶液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