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基本概念的理解及运用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应该确定_________,并把_________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2)要养成按一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_________,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_________,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_________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4)只分析研究对象_________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_________的力.(5)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7)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_________情况也不同.(8)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2.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_________.(只填序号)观点正方反方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2、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有力的作用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3.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人受到的力有_________.4.一个力气很大的举重运动员能不能不借助别的物体,自己将自己举高而停在空中?为什么?5.如图所示.是某广场上空静止的氢气球.用细绳系于地面上.此时氢气球受到的力有浮力、_________、重力、_________.6.人挑担时,扁担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施力者是谁?如果研究的受力物体是挑担子的人,人受哪些力的作用,各力的施力者又是哪些物体?7.(2014•松北区二模)人类模仿鸟翼翅膀设计了滑翔机之后,又发明制造了直升飞机,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飞机就能起飞,请你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直升飞机能起飞的原因_________.8.(2013•吴中区二模)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工作过程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的同时,瓶飞向高空.(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_________知识来解释.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水火箭的动能是由_________能转化来的.(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_________.(写出一点)(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2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瓶塞塞入深度浅深更深高度/m 2 5 12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_________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4)实验小组经过讨论思考发现,瓶塞插入瓶口的深度的加深,其实是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_________力,从而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摩擦力,使瓶塞不易压出,实现了增大瓶内气压的目的,请你帮助实验小组再想一个增大摩擦力的方法._________.9.(2011•澄海区模拟)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相信很多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词中含有许多物理知识,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歌词中涉及的物理问题:(1)船浆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停止划水,运动的船会再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说明船具有_________.“小船儿推开波浪”说明小船具有_________能.(2)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它受到重力和_________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_________力.(3)倒映的白塔是光的_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4)吹来的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_________.10.(2010•泉州)足球运动是大家喜爱的运动,它包含有许多物理知识:踢球时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踢出球后,球继续运动,这是由于_________的原因;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受到_________;停在草地上的球受到平衡力是地对球的支持力和_________.11.(2011•嘉定区一模)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同时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此外,网拍击球过程中,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12.如图所示,两个小组正在进行“拔河”比赛,比赛的结果是甲小组取得了胜利,在比赛的过程中,甲、乙两队对绳子的拉力分别是F1和F2,则F1_________F2,甲、乙两个小组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是F3和F4,则F3_________F4.(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2013年12月2日,总质量近3.8吨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a所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球.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器落月后,15日与“玉兔号”巡视器成功分离.(1)如图a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嫦娥三号”腾空的过程中用到的物理知识有: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2)“嫦娥三号”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圆轨道,飞行4天后,从环月圆轨道变轨至椭圆轨道(如图b),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它的机械能_________,势能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嫦娥三号”着陆器抵月留下深深的“足迹”如图c所示,“嫦娥三号”四个腿都设计成了“大脚丫”目的是_________.(4)“玉兔”抵月在阳光中留下美丽的“倩影”(如图d),“倩影”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5)从地球到月球,“嫦娥三号”的质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玉兔号”巡视器俗称月球车.月球车为什么不使用减震性能更好的充气橡胶轮胎?(请说出两种可能的原因)14.在进行龙舟赛时,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的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_________.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15.把下列物理现象所用到的物理知识填到空格处.(1)用手使劲拍桌子,手会感觉到疼,是因为_________(2)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是因为_________(3)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得越长越费力,是因为_________(4)汽车刹车后还能继续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_________.16.(2014•乐山模拟)如图1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图2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17.(2012•黄陂区模拟)(1)图1甲中,小钢球从轨道滑下后靠近磁铁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图1乙中,小钢球从轨道滑下后:如果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以上实验说明力可以使物体速度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发生改变.(2)如图2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_________.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_________发生改变.18.(2007•越秀区一模)(1)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以不同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a)(b)(c)(d)所示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是F1=F3=F4>F2,那么,观察薄钢条发生的形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_________图;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_________图.(2)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B.车轮做成圆形C.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D.脚踏板凹凸不平E.刹车时用力捏闸F.车轴处装有滚珠G.车的把手上有凹槽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19.(2007•临沂模拟)“百步穿杨”涉及的物理知识有哪些?(至少写出3条)20.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1)如图甲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2)如图甲中,气球在双手之间静止,说明左右两手对气球的作用力互为_________;但同时我们又发现右手所指处,气球凹陷得深,原因是_________.(3)如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_________(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___.21.(1)一个重为9N的物体A,静止放在如图1所示的斜面上,请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小女孩用80N的力将水桶提起(如图2甲所示),请在图2乙中画出女孩提桶力的示意图.22.(2014•宜宾)如图,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23.(2014•青海)如图所示,在斜面上静置一个烧杯,一个小球悬浮在杯内的水中,请在图上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24.(2014•广州)如图是手臂的简化图,手托住重物时,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沿图中ab线.(1)在图中画出重物对手的压力;(2)画出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方向;(3)画出拉力的力臂;(4)根据公式_________判断肌肉对前臂的拉力_________重物对手的拉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5.(2014•汕尾)图中的小球受到了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墙壁的支持力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26.(2014•阜新)如图,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7.(2014•扬州)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画出被投出去的篮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和浮力).(2)如图乙,杠杆OA在图示位置静止,画出阻力臂l2及最小动力F1.(3)如图丙,标出磁感线方向和条形磁体的N极.28.(2014•雅安)如图物体随水平传送带向右匀速移动,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9.(2014•滨湖区模拟)如图所示气球在空中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气球的受力示意图.30.(2013•乌鲁木齐)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请画出这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力基本概念的理解及运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2)要养成按一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4)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5)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7)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也不同.(8)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考点:力的概念;物理学方法.专题:整体思想;分割思想.分析:我们把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的所以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相关联物体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时的顺序:一般是遵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画受力图时,一般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2)若某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分析物体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确定其方向.(3)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注意分析受到的力,而施加的力是不分析的.解答: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2)研究力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先研究重力,然后再研究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先找施力物体;(4)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的力;(5)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7)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就是不同的.(8)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故答案为:(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2)重力;接触的物体;(3)施力;(4)受到的;施加;(7)受力.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受力分析是我们研究力学的基础.2.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2、4、5、7.(只填序号)观点正方反方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2、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有力的作用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考点:力的概念.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2)力包括两种:接触力和非接触力;(3)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解答:解: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紧靠竖直的墙放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与墙之间不存在力的作用);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不一定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间的相互吸引);所以2、4是正确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所以5是正确的;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要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所以7是正确的;故答案为:2、4、5、7.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种类等力学的基本理论,考查的方式比较直接,是一道基础题.3.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人受到的力有重力和支持力.考点:力的概念.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的作用,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对受力物体进行分析.解答:解:因为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此二力为平衡力.故答案为:重力和支持力.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能力,注意牢记重力的方向是固定不变的.4.一个力气很大的举重运动员能不能不借助别的物体,自己将自己举高而停在空中?为什么?考点:力的概念.专题:简答题.分析:从力的作用形成的条件来看,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外力的作用,运动员是不能将自己举高在空中的.解答:解:不能,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没有其它的力或物体来做支撑,举重运动员不可能将自己举高而停在空中.点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不能脱离开受力物体而存在,同时,受力物体也不能脱离开施力物体而存在.5.如图所示.是某广场上空静止的氢气球.用细绳系于地面上.此时氢气球受到的力有浮力、推力、重力、拉力.考点:力的概念.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各种力:浮力、拉力、推力等.解答:解:对于静止在空气中的氢气球,与任何物体一样,都要受地球的引力即重力作用;气球在空气中要受向上的浮力作用,同时受风的推力,气球不会上升,是因为气球还受绳的拉力作用.故答案为:推力;拉力.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力的名称及方向的掌握,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6.人挑担时,扁担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施力者是谁?如果研究的受力物体是挑担子的人,人受哪些力的作用,各力的施力者又是哪些物体?考点:力的概念.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解答:答:人挑担时,扁担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施力物体是绳子;支持力﹣﹣施力物体是肩膀;挑担子的人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压力﹣﹣施力物体是扁担;支持力﹣﹣施力物体是地面.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解决此类问题时注意:既不能漏掉力,也不能杜撰不存在的力.7.(2014•松北区二模)人类模仿鸟翼翅膀设计了滑翔机之后,又发明制造了直升飞机,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飞机就能起飞,请你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直升飞机能起飞的原因螺旋桨旋转对空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空气对螺旋桨施加一个(大小相等的)向上的反作用力,当这个力大于飞机重力时飞机就能起飞.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飞机就能起飞,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据此来分析解答.解答:解: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时,螺旋桨旋转对空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空气对螺旋桨施加一个(大小相等的)向上的反作用力,当这个力大于飞机重力时飞机就能起飞,利用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故答案为:螺旋桨旋转对空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空气对螺旋桨施加一个(大小相等的)向上的反作用力,当这个力大于飞机重力时飞机就能起飞.点评:直升飞机的起飞,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不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要注意区分.8.(2013•吴中区二模)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工作过程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的同时,瓶飞向高空.(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来解释.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水火箭的动能是由内能转化来的.(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瓶塞气嘴口径的大小.(写出一点)(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2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瓶塞塞入深度浅深更深高度/m 2 5 12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瓶塞塞入的深度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4)实验小组经过讨论思考发现,瓶塞插入瓶口的深度的加深,其实是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压力,从而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摩擦力,使瓶塞不易压出,实现了增大瓶内气压的目的,请你帮助实验小组再想一个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换用软木塞做瓶塞,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物理学方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实验题;压轴题.分析:(1)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压气体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水和橡皮塞的机械能(动能);(2)根据水火箭升空的原理,水火箭上升高度可能与受到阻力有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此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从表中内容看出,瓶塞塞入深度越深,水火箭上升高度越高,改变塞子插入的深度影响了水火箭上升的高度,据此判断;(4)根据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高压气体给水和橡皮塞一向下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橡皮塞给瓶向上的力使瓶升空;在此过程中,将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2)根据水火箭升空的原理,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中压出,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可猜想水火箭上升高度会与瓶塞气嘴口径的大小有关;(3)从表中数据可知,瓶塞塞入深度越深,水火箭上升高度越高,由此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塞子的插入深度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4)加深瓶塞插入瓶口的深度,是通过增大瓶塞与瓶口之间的压力来增大瓶塞与瓶口的摩擦了的;是接触面变得粗糙也可以增大摩擦力,因此换用接触面粗糙的瓶塞也可以增大摩擦力.故答案为(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2)瓶塞气嘴口径的大小;(3)瓶塞塞入的深度;(4)压,换用软木塞做瓶塞,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量的转化以及增大摩擦的方法,涉及到探究实验的猜想、设计实验等环节,属于难题.9.(2011•澄海区模拟)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相信很多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词中含有许多物理知识,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歌词中涉及的物理问题:(1)船浆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停止划水,运动的船会再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说明船具有惯性.“小船儿推开波浪”说明小船具有动能.(2)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它受到重力和浮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3)倒映的白塔是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选填“虚”或“实”).(4)吹来的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平衡力的辨别;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分析:应用下列物理知识具体分析: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②物体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③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所成像为虚像;⑤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沸腾,汽化需要吸热;⑥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物体由于运功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解答:解:(1)船桨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船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停止划水,船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运动的船具有动能;(2)小船在水面上,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因为船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3)倒映的白塔是白塔在水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虚像;(4)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吸热,使人感到凉爽.故答案为:(1)相互,惯性,动;(2)浮力,平衡;(3)反射,虚;(4)蒸发.点评:结合歌词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非常新颖,同学们要多拓展,在诗词、谚语等中,也蕴含有大量的物理知识,多分析、多积累,提高分析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0.(2010•泉州)足球运动是大家喜爱的运动,它包含有许多物理知识:踢球时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踢出球后,球继续运动,这是由于惯性的原因;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受到重力;停在草地上的球受到平衡力是地对球的支持力和重力.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平衡力的辨别;重力.专题:简答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平衡力的辨别.解答:解:踢球时,脚会对球一个力的作用,同时脚感到疼,表明脚也受到了球对它的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踢出球后,球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而球还能继续运动,这是由于惯性的原因;飞行中的球始终受到地球的重力,所以最终会落向地面;停在草地上的球受到平衡力是地对球的支持力和重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球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答案为相互,惯性,重力,重力.点评:本题用一个足球就综合考查了力学方面的几个知识点,考查的内容都是考试时常考的知识点,本题是一道典型题,是一道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