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修复正畸学教研室《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什么是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学的研究对象和在本校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
2 、了解口腔修复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基本治疗手段及其基本治疗过程,了解口腔修复工作的意义。
3 、掌握口腔修复学三个重要的术语定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初步了解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4 、了解国内外口腔修复的历史发展过程,现行状况以及未来修复的展望。
5 、了解口腔修复学的特点。
[ 教学内容] :1 、口腔修复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2 、口腔修复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基本治疗手段及其基本治疗过程,简述口腔修复工作的意义。
3 、口腔修复学三个重要术语: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定义,简述其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4 、国内外口腔修复的历史发展过程,现行状况以及未来修复的展望。
5 、口腔修复学的特点。
[ 学时] :1 学时[2016-3-1(6)][ 教学方法] :讲授[任课教师]:张晓东第二章临床接诊[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患者就诊后的接诊顺序、临床检查的方法和内容、如何根据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初步对牙科椅的性能有所认识,了解口腔器械的功用。
2 、了解修复前应作的准备及处理。
3 、掌握病历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4 、了解医生与患者及技工交流的重要性。
[ 教学内容] :1 、初诊准备,通过病史采集充分了解病员的主诉以及病员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2 、通过口腔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了解患者的口腔颌面部外形,缺牙区伤口愈合情况,口腔余留牙情况,颌骨和牙槽嵴以及口腔软组织情况,全身情况等。
3 、如何拟订治疗计划和修复计划,记录治疗全部过程。
4 、简述修复前准备及处理:口腔一般处理、余留牙保留与拔除、正畸治疗、咬合调整与选磨、临床牙冠延长、口腔黏膜疾患治疗及修复前外科处理。
5、通过临床标准病历讲述病历书写及注意事项,强调病历书写记录诊治过程的重要性,具有法律效应。
6、举例说明医生与患者、医生与技工交流的必要性,强调复诊的重要性。
[ 学时] :1 学时[2016-3-1(7)][ 教学方法] :讲授、示教[任课教师]:张晓东第三章牙体缺损的修复[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牙体缺损的病因、对全身及口腔的影响,掌握牙体缺损治疗的修复体种类。
2 、掌握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3 、掌握人造冠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4 、掌握铸造金属全冠适应证和非适应证。
熟悉牙体组织的解剖学特点,掌握牙体预备的方法及要求,初步了解切割器械的种类。
5 、掌握印模制取的操作步骤,熟悉模型的基本要求。
掌握暂时冠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了解固定修复体技工制作流程。
6 、掌握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其结构和制作材料。
掌握金-瓷结合机制。
了解天然牙的颜色,掌握比色的基本过程。
掌握烤瓷冠修复体基牙的形态和预备方法。
掌握印模制取及暂时冠的制作。
了解金属基底的设计、瓷层的成形与烧结。
掌握戴牙时的咬合调磨与粘固,及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7 、掌握全瓷冠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牙体预备要点和要求。
熟悉并掌握取印模、试戴及粘固的方法。
8 、掌握嵌体与部分冠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牙体预备要点和要求。
熟悉并掌握取印模、试戴及粘固的方法。
9 、掌握桩冠与桩核冠的适应证、其固位形和抗力形要求。
了解桩核的其他类型。
掌握桩核的牙体预备要点和要求。
掌握桩核的印模与熔模方法,熟悉并掌握桩核的试戴及粘固的方法。
10 、通过前面的分类学习,掌握全冠制备后的试戴、调磨及粘固方法。
掌握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1 、通过前面的学习,掌握人造冠的设计与选择,能通过不同的病例展示设计相应的修复体。
[ 教学内容] :1 、牙体缺损的病因、对全身及口腔的影响,简介牙体缺损治疗的修复体种类。
2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3 、人造冠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4 、铸造金属全冠适应证和非适应证。
铸造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方法及要求,简介切割器械的种类。
5 、印模制取的操作步骤,工作模型的制备。
暂时冠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讲解并演示固定修复体技工制作流程。
6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其结构和制作材料。
金-瓷结合机制。
比色的基本过程。
烤瓷冠修复体基牙的形态和预备方法。
印模制取及暂时冠的制作。
金属基底的设计、瓷层的成形与烧结。
戴牙时的咬合调磨与粘固,及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7 、全瓷冠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牙体预备要点和要求。
取印模、试戴及粘固的方法。
8 、嵌体与部分冠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牙体预备要点和要求。
取印模、试戴及粘固的方法。
9 、桩冠与桩核冠的适应证、其固位形和抗力形要求。
简介桩核的其他类型。
桩核的牙体预备要点和要求。
桩核的印模与熔模方法,桩核的试戴及粘固的方法。
10 、总结并强调全冠制备后的试戴、调磨及粘固方法。
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1 、总结前面各种修复体特点,结合临床病例详述人造冠的设计与选择。
[ 学时] :12 学时[2016-3-4至2016-3-22][ 教学方法] :讲授、示教、病例分析[任课教师]:张晓东、刘茜、王敏第四章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固定义齿具有的特点。
2 、掌握固定义齿组成、类型。
3 、掌握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机械学原理和生物力学分析。
4 、掌握影响固定义齿固位和稳定的因素,固定义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 、掌握固定义齿的固位、设计及制作。
6 、掌握固定义齿修复后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 教学内容] :1 、固定义齿优缺点、适应范围与活动义齿比较。
2 、固位体、桥体、连接体概念、各部功能连接的方式。
3 、固定桥类型,受力方式对基牙与牙周组织生理及保护情况。
4 、各牙的牙周膜面积、牙合力比值。
5 、固定义齿受力的机械力学原理分析、生物力学原理分析。
6 、约束力、摩擦力和粘着力与固定义齿的关系7 、颊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运动对固定义齿的影响。
8 、上下颌牙排列特点和义齿的稳定性与固位密切关系。
9 、固定义齿修复时对基牙选择及对固位体的要求、固位体类型,设计固位体应注意的问题。
10 、桥体应具备条件,桥体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11 、连接体的适用范围和设计要求。
12 、固定义齿适用范围,单端、半固定桥的选用问题。
13 、结合理论,通过病例展示讲解不同类型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选择及设计。
14 、固定义齿的临床操作及制作。
15 、固定义齿修复后造成基牙疼痛、缘龈炎、基牙松动、继发龋等问题和解决方法。
[ 学时] :6 学时[2016-3-25至2016-4-1][ 教学方法] :讲授、示教,、病例分析[任课教师]:高益林第五章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可摘局部义齿适应症、优缺点及特点2 、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
3 、掌握牙列缺损的分类、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设计、设计原则,典型的义齿设计及设计图画法。
4 、掌握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口腔检查和修复前的准备5 、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技术和制作过程。
6 、掌握可摘局部义齿初期戴入和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可摘局部义齿修理。
7 、了解模型观测。
[ 教学内容] :1 、可摘局部义齿人工牙种类及选择,基托功能、种类及要求,固位体的功能、条件、种类,固位体所具备条件,卡环的种类、组成、功能和要求,模型观测器的构成,观测线的类型与卡环的选择,间接固位体作用,间接固位体与支点线的关系,连接体组成、种类与作用。
2 、牙列缺损的Kennedy及Cummer 等分类特点。
可摘局部义齿的基本分类要求。
3 、基牙倒凹的深度与坡度。
4 、各种固位力及其有关因素。
5 、义齿不稳定的原因和消除不稳定现象的具体处理方法。
6 、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及基牙的选择。
7 、义齿就位道的确定。
8 、Kennedy 第Ⅰ、第Ⅱ、第Ⅲ、第Ⅳ类牙列缺损的设计实例及设计图。
9 、修复前对口腔内、外进行各种详细检查。
修复前对余留牙、缺牙间隙、颌骨及软组织的准备及要求。
10 、支托凹的预备、隙卡沟的预备要求。
11 、托盘选择。
印模材料的选择,印模的种类,取印模方法。
石膏模型灌注方法和要求。
12 、牙合位关系类型确定。
确定就位道的方法。
13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材料选择。
14 、蜡型制作,带模铸造和脱模铸造的方法。
15 、人工牙的排列,人工牙的选择,蜡型基托的完成。
16 、装盒,去蜡,填塞塑料等技工制作。
填塞塑料中常见问题。
17 、义齿初戴时注意事项.及处理。
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18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 学时] :6 学时[2016-4-5至2016-4-12][ 教学方法] :讲授、示教、病例分析[任课教师]:谢小飞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牙列缺损附着体义齿的特点及其分类2.机械式附着体义齿的组成和设计3.机械式附着体义齿的修复治疗步骤4.磁性附着体义齿的分类及特点5.磁性附着体的应用形式6.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以及全口覆盖义齿中的应用7.套筒冠义齿的特点8.套筒冠义齿的组成和设计9.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步骤[ 教学内容] :1.附着体义齿的发展过程2.附着体义齿的定义,优缺点及分类3.附着体义齿的组成、固位方式、适用范围4.精密附着体及半精密附着体的定义及特点5.冠外附着体、冠内附着体,根上附着体定义及特点6.弹性附着体及非弹性附着体的定义及特点7.机械式附着体义齿的组成、设计、准备及制作8.磁性附着体义齿的特点、应用形式及固位特性9.磁性附着体设计角度及方向、数量及位置设计、固位力设计及应用10.套筒冠义齿的固位原理、组成和分类11.附着体可摘义齿戴用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12.附着体可摘义齿的修理[ 学时] :4 学时[2016-4-15至2016-4-19][ 教学方法] :讲授、示教,、病例分析[任课教师]:张晓东、张民主第七章牙列缺损的全口义齿修复[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无牙颌的解剖标志及分区,全口义齿的结构、范围。
2 、掌握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的原理。
3 、掌握无牙颌口腔检查和修复前的准备。
4 、掌握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
重点掌握取模及颌位记录的方法。
5 、掌握全口义齿排牙原则。
6 、掌握全口义齿试戴、初戴、复诊时常见的问题与处理。
7 、了解即刻全口义齿优点、缺点、适应症,即刻全口义齿的制作。
8 、掌握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要求,修复特点。
复诊时出现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 教学内容] :1 、唇系带、颊系带、上颜结节、颊侧翼缘区、磨牙后垫等解剖标志位置,全口义齿和解剖标志的位置关系全口义齿组织面、磨光面、咬合面的特点和要求全口义齿基托范围无牙颁的主承托区、付承托区、边缘封闭区、缓冲区与全口义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