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练习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练习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选择(22*3=66)1.二战期间日军控制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的时间是A.1941年12月—1942年8月B.1942年1月—1942年8月C.1941年12月—1942年4月D.1942年6月—1944年8月2.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

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

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

因此,有些苏联史学家戏称,这是苏联红场阅兵史上一场最“不堪入目”的阅兵。

不过,在众多史学家眼里,这却是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较为准确的是()A.苏联在当时经济非常困难,红军战士只能节衣缩食B.那场阅兵是一场不光荣的历史C.苏联在当时面临极为严峻的外部形势D.苏联军队纪律非常散漫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A.太平洋战场 B.苏德战场C.北非战场D.中国战场4.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这主要基于()A.莫斯科保卫战击败德军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C.中途岛海战打败了日军D.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5.莫斯科战役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鼓舞了苏联军民的斗志B.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战局C.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D.德军从此走向战略防御6.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对法西斯国家的蔑视B.苏联人民誓死保卫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强决心和高昂的斗志C.进行莫斯科保卫战D.进行斯大林格勒战役7.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是因为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②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③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④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抽出兵力参与其他战场作战⑤这次战役的胜利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A.①②③⑤B.①②C.①③④⑤D.①②③8.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

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A.西西里岛登陆战B.阿拉曼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海战9.朱可夫元帅回忆:“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

”“同样的意义”是指()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B.都是美苏盟军对德国法西斯的胜利C.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D.都是蒙哥马利指挥取胜的10.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莫斯科战役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中途岛战役④阿拉曼战役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11、在世界反法西战争中,苏德战争上和中国平型关大捷具有相似意义的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库尔斯克战役D、柏林战役1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苏德战争爆发②德国突袭波兰③《大西洋宪章》的发表④珍珠港事件⑤《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A、②①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②①④③⑤D、③①④②⑤13、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①曾以“中立地位”大发战争财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③美国参战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④美国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4、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B、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C、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瓦解D、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15、以作战时间长达八个月、战况惨烈,每一座房子、每一个街道都成为德军的坟墓而著称的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B、阿拉曼战役C、库尔斯克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16、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

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A、独裁与民主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17.二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上,这主要是因为()A.苏联战场面积大,坚持时间长B.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C.苏德战场是欧洲最主要的战场,抗击着德国大部分兵力D.苏德战场同时抗击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进攻18.阿拉曼战役的交战双方是A.英军与德军 B.英军与意军C.英军与德意联军D.英美盟军与德意联军19.1942年德国的进攻重点指向南方,准备夺取苏联重要的战略物资产地是A.莫斯科 B.斯大林格勒C.列宁格勒D.高加索20.美军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关键是()A.日本长途跋涉,美军以逸待劳B.美军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C.美军采取伏击战术D.日军指挥失误2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两大战场上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这两大战场是()A.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B.中国战场和苏德战场C.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D.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22.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实片《转折之战》,回顾了二战中的一系列重大战役。

其中扭转三大战场形势的是①不列颠空战②列宁格勒保卫战③斯大林格勒战役④阿拉曼战役⑤中途岛海战A.①②③ B.①④⑤C.②③④ D.③④⑤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下面是中途岛战役形势图材料2请回答:(1)有人认为:“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这一观点是否正确?(1分)简述理由。

(6分)(2)中途岛战役美国以少胜多。

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谈谈你的想法。

(2分)(3)中途岛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2.(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

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材料二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

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

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

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5分)(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在二战期间侵华原因的观点。

(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

(5分)答案1-5 ACADC 6-10 BBDCD 11-15 AAADD 16-20 ACCDB21-22 AD1、解析:本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重在所学知识和观点的实践运用。

第(1)问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在太平洋战争之前就发生了变化。

第(3)问主要回答中途岛战役在太平洋战场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1)不正确。

1战争虽然起到了加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作用,但是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如改变了“中立”政策和通过《租借法》,以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2;罗斯福与丘吉尔于1941年8月在北大西洋纽芬兰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等。

2(2)现代战争运用高科技手段,信息之争更加重要。

2(3)中途岛战役后,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美国易守为攻。

22(1)主要原因:法西斯国家疯狂的扩张和侵略;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竞争和矛盾,特别西方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英法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反维护国际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身上。

(10分)(2)观点:日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国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他国经济扩张;日本需要解决每年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

(4分)认识:贸易或人口问题等均以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模糊了战争的侵略性,是在为侵略战争辩护。

(4分)(3)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

(1分)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

(任意2点,2分)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任意2点,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