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综合练习题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综合练习题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课程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综合国力:也称国力、国家力量,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全方面发展的主要指标。

2.国家利益: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3.世界经济:是指世界经济行为体超越国界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总和,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相互联系中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总体。

4.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

5.雅尔塔体制:是指1943年11月、1945年2月和1945年7月,美国、苏联、英国三国首脑先后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苏联雅尔塔、德国波茨坦等举行的国际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彻底击败法西斯国家、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以及划分三大国在战后世界中权力的谅解、协议、协定的总称。

6.恐怖主义: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通过制造恐怖气氛来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无论弱者或强者都可以采用的,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的各种形式的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破坏行为。

7.“休克疗法”:原本是医学上的一种治疗方法,后被经济学家用来指采取一步到位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激进改革方式。

8.南北关系: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因为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大多数位于北半球,故称面北关系。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和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同一地域内的国家,或者虽不在同一地域内但以维护区域性利益为目的的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与集团。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


1.冷战后,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地区冲突相应减少。

()
2.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给世界各国带来好处又带来痛苦。

()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在雅尔塔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

()
4.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制错位。

()
5.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6.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
7.影响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国际经济旧秩序。

()
8.亚洲“四小龙”是指新加坡、韩国、台湾、马来西亚。

()
9.亚非国家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主召开的国际
会议是万隆会议。

()
10.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

()
1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宏观调控的加强。

()
12.冷战时期 ,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主要战略是遏制战略。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简答题
1.简述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1)国家利益是国家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重要尺度。

(3)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演变、发展和变化的动因。

2.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悬殊拉大。

(2)环境恶化。

(3)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4)能源短缺。

3.简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区别。

(1)全球化更多的是一个客观过程,表现为各国经济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一体化多是主观意志的产物,是在契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定的经济组织形式。

(2)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在空间范围上的扩大,一体化是各国经济在内在机制上的结合。

(3)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外在形式,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内在机制。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取得相当程度的进展,经济一体化还只是处于起始阶段。

4.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2)从当今世界政治结构来看,多极化是既定趋势。

(3)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4)美国无力建立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

5.简述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及其本质特征。

二战后的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第一,以不合理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生产体系。

第二,以不平等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

第三,由国际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及受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经济机构。

总之,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本质特征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平等待遇。

6.美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美国是个典型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

美国的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学说和制衡理论,其主要内容:一是联邦制;二是普选制;三是三权分立制;四是两党制。

7.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引起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增长明显乏力,慢于美国,低于欧盟,日本经济发生转折,进入持续衰退期。

其主要原因:第一,泡沫经济的破灭;第二,通过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失效;第三,没有进行及时的产业结构调整;第四,在科技立国方面落后于美欧;第五,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局限;第六,日本政坛派系纷争,政坛动荡,日本领导层缺乏推动改革的统一意志、统一力量和统一行动。

8.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逐渐改变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第二,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的面貌。

第三,促进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第四,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四、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日益增大的认识。

(1)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增大的原因:
第一,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总体缓和、和平,世界各国希望抓住机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导致经济因素的地位上升。

第二,此次世界政治格局转换具有不同于已往的特点,它放大了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冷战的警示作用。

第四,冷战结束后,由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加深,影响各国安全的威胁
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军事安全威胁外,还有主要来自于经济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2)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增大的主要表现:
第一,国际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竞争。

第二,发展经济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往往决定政府和领导人的更替,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

第三,经济手段日益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重要手段。

第四,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第五,经济外交成为各国外交的主要内容。

2.如何分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影响?
(1)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告苏联公民书》,宣布“终止自己以苏联总统身份进行的活动”。

至此,苏联解体。

苏联作为第一个和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演变、解体,主要原因是:
第一,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内在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索。

第二,历史问题是苏联解体内在的根本原因。

一是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耗尽了国力,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声誉;三是错误的民族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行为,埋下了民族分裂的祸根;四是苏共日益严重地脱离群众,变成了一个官僚阶级的政党,引起人民的不满。

第三,外部因素,即西方长期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的影响。

(2)东欧剧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相继发生了剧变,走上了改变国体、政体的道路。

东欧剧变的原因是深刻复杂的,是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内部原因看:①东欧国家经济建设没有搞好,影响了人心的向背,这是剧变的根本原因;②东欧各国政治上长期没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中盲目照搬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③
东欧各国执政党的建设没有搞好;④在思想文化领域,东欧各国长期受“左”的教条主义危害,使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严重脱离实际,逐渐丧失在国内的主导地位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使人民求助于社会民主党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滑向全面西化的道路。

从外部原因看: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欧强大的“和平演变”的攻势;②苏联内外政策的转变既为东欧剧变提供了外部条件,又对其演变产生了导向和催化作用。

(3)苏东剧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第二,宣告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加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三,深刻影响着欧洲形势的发展。

第四,带来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