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9分)女弟素文传枚第三妹曰机,字素文,皙而长,端丽为女兄弟冠。
年幼好读书,既长,益习于诵。
针衽之旁,缥缃庋积。
雍正元年..客吴中,闻衡阳令高君清卒,库亏,妻子狱系.,叹..,先君曰:“我高公幕下客也。
非我往,则难不解。
”遂治装,历洞庭而南,告其弟高八曰:“曩.而兄倾库供上官,吾尝止之,而兄不可;则劝其簿籍而加印焉,亦知正为今日计乎?”高大悟,检箧得印簿,诉制军。
制军者,大学士...迈柱也;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
当是时,簿中贵人隐探高氏孤稚无能为,使人具三千金,啖先君。
先君怒而叱之。
高八益感谢。
临别泣曰:“无以报,闻先生第三女未婚,某妻方妊,幸而男也,愿为公婿。
”已而果然。
因寄金锁为礼。
时妹未周晬.,枚长妹四岁,代系金锁饰项者数年。
乾隆七年,高八执讯来曰:“某子病,不可以婚;愿以前言为戏。
”先君犹豫,妹侍侧,持金锁而泣,不食;先君亦泣,亦不食。
以其意复高氏。
高之族人惊,欢传高氏得贞妇。
高八殁,其兄子继祖来曰:“婿非疾也。
有禽兽行,叔杖死而苏;恐以怨报德,故言辞婚。
贤女无自苦。
”妹闻如不闻,竟适高氏。
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
见书卷怒,妹自此不作诗;见女工..又怒,妹自此不持针黹。
索奁具为狎邪费,不得则手掐足踆,烧灼之毒毕具。
姑救之,殴姑折齿。
输博者钱,将负妹而鬻。
妹见耳目非是,告先君。
先君大怒,讼之官而绝之。
妹归侍母。
母体微不适,妹彻夜立,持粥饮而匕箸进之。
长斋,衣不纯彩,不髲剃,不闻乐,有病不治;遇风辰花朝,辄背人而泣。
如皋人至,必出问堂上姑安否,寄赠服食甚谨。
前一年,高氏子死,妹亦病,以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死,年四十。
枚在扬州,闻病奔归,气已绝矣,目犹瞠.也,抚之乃瞑。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库亏,妻子狱系.系:牵连B.曩.而兄倾库供上官曩:从前C.时妹未周晬.晬:婴儿满一周岁D.目犹瞠.也瞠:瞪着眼睛直视解析:选A 系:拘囚。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衡阳县令高清去世,他的妻儿被关押入狱,袁枚的父亲曾是高清幕府门客,于是前去救助高清妻儿。
B.为了答谢袁枚父亲的义行,高八做主为自己未出生的儿子与袁枚的妹妹袁机定了亲事,并以金锁为信物。
C.高八儿子长大后品行恶劣,行为不端,不愿娶袁机,高八写信以儿子生病为由取消婚约,袁机知道后很伤心。
D.文章重点表现袁机的德能与才华,表现了作者对妹妹遭遇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邪恶不公的愤怒。
解析:选C “不愿娶袁机”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
译文:(2)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
译文:参考答案:(1)(迈柱)向来和先父交好,加上知道高公的冤情,为他平反了这件事。
(关键词“素”“善”“平”各1分,句子大意1分)(2)高氏个子矮小,驼着背、斜着眼,性格暴躁乖戾、刻薄阴险,(他做的事)不是人能做出来的。
(关键词“渺小”“偻”“躁戾佻险”各1分,句子大意1分)4.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袁机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
(4分)答:解析:答题时,要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来分析。
原文说袁机“端丽为女兄弟冠”,“端丽”即为其形象特点,将其转述为四字短语即可;原文有“年幼好读书,既长,益习于诵”,可见其喜爱读书;她有两次解除婚约的机会,都加以拒绝,可见其看重贞节;到夫家后,遭受非人的折磨却一直忍气吞声;回家后,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且依然关心婆婆,可见其孝敬老人。
由此可归纳出答案。
参考答案:端庄美丽,爱好读书,看重贞节,忍气吞声,孝敬老人。
(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编者原创题]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年,一般特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
B.先君,通常有这样几个义项,一是指前代君主,二是指自己的祖先,三是指已故的父亲。
由文中语境来看,文中应该指的是“自己的祖先”。
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
D.女工,亦作“女功”“女红”。
旧时指妇女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解析:选B B项,“文中应该指的是‘自己的祖先’”错误,“先君”在文中指的是“已故的父亲”。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某子病,不可以婚;愿以前言为戏。
译文:(2)母体微不适,妹彻夜立,持粥饮而匕箸进之。
译文:参考答案:(1)我儿子病了,不能为他婚配;希望把以前说的话当作开玩笑。
(关键词“病”“可以”“愿”各1分,句子大意1分)(2)母亲身体稍有不适,妹妹就整夜站在旁边,手持粥饮和羹匙、筷子端上去。
(关键词“微”“饮”“进”各1分,句子大意1分)参考译文:我的三妹名机,字素文,皮肤白皙而且身材修长,是姐妹中长得最端庄美丽的。
幼年爱好读书,年长以后,对诵读更加通晓。
缝补的衣物旁边,放满了书籍。
雍正元年,先父客居吴中,听说衡阳县令高清去世,官库亏空,妻子和儿女也都被关押下狱,(先父)感叹说:“我是高公幕府中的门客。
如果我不前往,那么(高家的)灾难不会解除。
”于是整理行装,经过洞庭湖往南行去,告诉高公的弟弟高八说:“以前你的兄长用尽官库的银子供应上司,我曾经制止过他,你的兄长不答应;(我)就劝他在财务账簿上加盖印章,也知道正是替今天的情况考虑吧?”高八恍然大悟,检查箱子发现了加盖印章的账簿,上诉制军。
制军是大学士迈柱;(迈柱)向来和先父交好,加上知道高公的冤情,为他平反了这件事。
当时,主簿中地位高的人,暗中探知高氏孤儿年幼没有能力,派人准备了三千金,利诱先父。
先父发怒,大声斥责了对方。
高八更加感谢。
临别时哭着说:“没有什么来报答您,听说先生的第三个女儿没有订婚,我的妻子正怀孕,如果有幸生了男孩,愿意做您的女婿。
”不久果然生了个男孩。
就寄了金锁作为信物。
当时我的妹妹未满周岁,我年长妹妹四岁,(便)代替她系金锁装饰在项上多年。
乾隆七年,高八让人带信来说:“我儿子病了,不能为他婚配;希望把以前说的话当作开玩笑。
”先父犹豫了,妹妹侍立在一旁,持着金锁哭起来,不吃饭;先父也哭了,也不吃饭。
把妹妹的意思回复给高氏。
高氏的族人很吃惊,高兴地传话说高氏得到了贞妇。
高八去世后,他哥哥的儿子继祖来说:“您的女婿不是有病了。
而是有禽兽的行为,叔叔杖打他,他昏死过去后又苏醒了;担心让他与您女儿成婚是以怨报德,所以说谎辞婚。
贤女不要自己害苦了自己。
”妹妹听说后如同没听见一样,最终嫁给了高氏。
高氏个子矮小,驼着背、斜着眼,性格暴躁乖戾、刻薄阴险,(他做的事)不是人能做出来的。
看到书就发怒,妹妹从此不再写诗;看到女子做的活计又发怒,妹妹从此不再做针线活。
索取妹妹的嫁妆作为嫖妓的费用,要不到就手掐脚踢我妹妹,用火烧、烫的歹毒之事都做过。
婆婆救她,(高氏)就殴打婆婆,把她牙齿都打断了。
赌博输了钱,将要背着妹妹去卖掉。
妹妹看到情况不同于平常,告诉了先父。
先父大怒,向官府诉讼而断绝了与高氏的关系。
妹妹回来后侍奉母亲。
母亲身体稍有不适,妹妹就整夜站在旁边,手持粥饮和羹匙、筷子端上去。
她长年吃斋,不穿彩色的衣服,不梳理头发,不听音乐,有病也不医治;遇到时令节日,就背着人伤心哭泣。
如皋(高家的)人来了,一定要走出来问家中的婆婆是否平安,寄赠衣服食物很细心。
前一年,高氏子死了,妹妹也生病了,在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去世,年仅四十。
我身在扬州,听说她病了就飞奔回家,(到家后)妹妹气已断绝,眼睛还瞪着,(我)用手合上才瞑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5分)重修棂星门移置瑞光楼记欧阳熙人才生为世用,不偶然也,必汲山川之秀而得天地之灵。
故三苏..生而眉山草木枯,韩相出而日下五云见.,由古而然,岂诬也哉?博罗,广东之名邑。
其学宫在浮碇之麓而居县治之左,东北负象山之胜,西北据罗浮之雄,南则大江横带于几席之下。
渡江而南.,层峰叠嶂拱护若子孙之卫父母,而肃肃焉有序也。
一峰突起者曰“狮峰”,峰之下,龙湫水积墨色而深不可量,世传有灵物隐其间。
岁时,静夜境清,或有珠如斗,下上狮峰,荧然而岩谷可鉴,传以为骊龙之珠,出则为学宫俊髦擢.科之征。
或一出则一应,或二出则二应,或三五,或六七,而皆然不爽也,邑人奇之。
宋时王公亘来知县事,神其事而于学宫创为瑞光楼,所以示为佳征而望于贤俊也深矣。
正统间,监察御史....欧阳公洙按.临是邑,见楼久敝,加为修葺,复大书“瑞光”二字楣于楼上。
公之侄玠以成化乙巳来知县事,适佥宪金川陈公英视学,见棂星门卑陋不堪,曰:“是何足以章斯文耶?”既而见瑞光楼蔽于棂星之前,又概曰:“是足以寒文风矣。
急为之计,未可缓也。
”乃命玠任其事,玠奉命惟谨,又得二尹陈胜、判簿林秀协心赞襄,遂市材鸠工,撤棂星门而新之,高大雄伟,加倍于前。
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高势隆,侈冠一邑。
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志。
是年骊珠呈祥者五,丙午秋闱..而邑士领荐者如其数。
传诵远迩,咸谓地灵人杰之相符信不谬矣。
予退老于家,复为罗浮之游。
司训张君聿、顾君宗美过予而道其始终,且曰:“是不可以无记,愿公为之记。
”予高.陈公之识见而喜吾侄玠之善承公志,且嘉张顾二公之请也,不可得而辞。
今博邑棂星之门既新而伟,瑞光之楼亦得其所而壮丽焉。
吾知狮峰骊珠之瑞将无时而不见也。
士之应祥而起,殆将联翩而多焉。
(选自《广东历代方志集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相出而日下五云见.见:显现B.渡江而南.南:向南行C.监察御史欧阳公洙按.临是邑按:按照D.予高.陈公之识见而喜吾侄玠之善承公志高:认为高明解析:选C 按:巡察,巡视。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罗学宫在象山东北,罗浮西北,南则靠近大江,依山傍水。
B.正统间,监察御史欧阳洙创建瑞光楼,希望以此振兴文运。
C.陈胜、林秀协助欧阳玠购买建楼所需木材,征集人工,又重建了棂星门。
D.重建重修瑞光楼、棂星门后,狮峰上的骊珠祥瑞更加频繁出现,贤士中举由一个、两个,到三五个、六七个,越来越多,应验了祥瑞。
解析:选C A项,应为“东北有象山,西北有罗浮山”。
B项,宋时王亘开始修建瑞光楼。
D项,混淆了既然事实与将然期待。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传诵远迩,咸谓地灵人杰之相符信不谬矣。
译文:(2)士之应祥而起,殆将联翩而多焉。
译文:参考答案:(1)远近民众广为传诵,都说地方灵秀人物杰出两者相称确实不差啊!(“远迩”“地灵人杰之相符”“不谬”各1分,句意1分)(2)读书人应验吉兆而登科,定可期待连续不断,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