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作文批改的几种方式及效果(整理精校版)

浅论作文批改的几种方式及效果(整理精校版)

浅论作文批改的几种方式及效果作文辅导1123 08:17::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作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理解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的过程。

而通常一次作文训练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它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教师命题,学生准备;(2)教师指导,学生构思;(3)教师解惑,学生行文;(4)教师批改,学生自改;(5)教师讲评,学生总结。

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重指导,重行文,也重讲评,但对于批改这一环节则不够重视,使得作文教学系统前后脱节,讲评变得形同虚设,长期发展下来,导致学生写作兴趣的下降,写作水平的不高。

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任务。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作文批改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纵观作文教学过程,批改这一环十分重要,这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是对命题、指导、行文的审核和评价的过程,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步。

文章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得以完善,作文水平也应在不断的修改中得以提高。

如果对作文的批改不到位,就会造成下面的缺陷:(1)对作文的审题把握不准时不能及时吸取教训,轻易放过;(2)选材不当时不会再深入思考,浅尝辄止;(3)对结构的安排不合理时,不会作调整;(4)特别是遣词造句更是容易由于批改不到位而造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造成长期语句表达不通,错字别字连篇的恶果。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可见作文批改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作文批改有些什么方式呢?它们的效果又如何呢?我认为根据作文批改的对象来分,大体可分为两种方式:老师批改和学生批改。

首先我们来谈谈老师批改,这种作文批改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1)全批全改;(2)面批;(3)精批细改一部分,其它略批;(4)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二篇示范批改。

这几种作文批改的方式有一个共同的优点是老师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1)看题目和内容是否相符;(2)看开头是否简明扼要;(3)看段与段之间是否有联系;(4)看前后是否照应;(5)看标点符号是否正确;(6)看字体是否工整;(7)看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8)看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

当然还可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这种作文批改老师要把严格要求和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结合起来,恰当表扬,慎重批评。

这种作文批改方式老师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想状态,便于教师选择恰当的作文教学方法,以便于“有敌放矢”,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下面浅谈一下这几种作文批改方式的优劣。

全批全改这是最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这仿佛也是一种最“天经地义”的作文批改方式,目前语文老师最常用的作文批改方式,目前社会和家长都认可的作文批改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此种批改方法对学生的作文从内容、结构到语言、卷面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批改。

既指出学生作文中错误的原因,又指明改正的方法;既能表扬已取得的成绩,又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此种批改方法运用得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好处。

它能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它使作文批改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在作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增进了师生的友谊和了解,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始终在关注他,这种批改方法对教师了解学生的作文实际水平也有极大的好处,便于因材施教。

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工作量很大,作文批改像大山一样压在语文老师身上,很费神。

为此,不少老师颇动了一番脑筋,想了一些点子:批改,但只是浮光掠影;有指导、有讲评,但往往是隔篇进行;浏览一遍,打一个分;两本作文本更替使用,细水长流,打批改持久战。

但,这些搞法都还是停留在消极应付这个表面,并未跳出“师本位”这个框框。

而其实质作用又如何呢?我发现许多学生只瞧了眼评分或再耳语一番彼此的作文分数就将作文本搁一边去了,个别学生甚至连作文本也懒于翻动,只等待新的作文题。

老师的汗水居然成了无用功,红红的眉批总评在学生的眼中竟成了过场。

这种批改方法如果运用不好,就容易形成教师包办代替,影响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面批这种作文批改的方式具备全批全改的所有优点,而且来得更直接,这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

我在作文教学中有着切身的感受。

面批能很好地向学生传授作文技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学生分明感到一种荣幸,受到一种重视,感受到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我曾给一个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当面批改过作文,后来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他在日记中写到“没想到,今天老师当面给我批改作文!老师是那样诚恳,那样亲切,我非常感动,老师讲的每一个字我都印在了心里,今后我一定要写好每个作文,从老师信任的目光中,我相信我一定会写好每一个作文……”经过引导,这个学生的作文水平真的不断提高,在2002年中考中作文得了满分。

由此可见,面批真的是一种效果显著的作文批改方式,但它有自身的不可克服的不足:现在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老师的教学时间紧,面批只能个别进行,在实际中难很做到,更谈不上推广。

精批细改一部分,其它略批和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二篇示范批改这两种作文批改方式的共同优点是能为老师节约大量的时间,以便于进行其它的教育教学工作,只不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二篇示范批改所改的数量更少,花的时间更少一些;两种方式都能从标题,立意,结构,过渡,标点,语言等多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批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只不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二篇示范批改所改的文章应具有代表性,批改得更认真,更细致。

这两种作文批改方式的缺点是对略批和不批的学生情况可能了解不够深入或不了解,而且做不好,这部分学生还会产生失落感,我曾听到到学生这样说:“哎呀,这次老师又没有批改我的作文,老师肯定不喜欢我了!”“反正老师也不改我的,我何必绞尽脑汁,自作多情!”这就会影响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逐渐失去创作的兴趣。

上述几种方式都是老师批改,下面我们来谈谈学生批改的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新课程的深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得到许多老师的认可。

作文批改也不该一味强调老师改,也应该倡导一种自主合作的批改方式。

的确,如果在评改这一环节上缺少了学生的参与,作文水平的提高便成空话。

文章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得以完善,作文水平也应在不断的修改中得以提高。

学生参加作文批改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当然,目前社会和家长并不赞成这种作文批改方式,甚至连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都不认可这种方式,认为让学生批改作文是老师不负责,偷懒的表现。

事实上批改是对作文的一次鉴赏与修改的过程,的参与应是必然的,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学生置于事外,单凭教师的批改去代替学生的自批自改,错失了学生自我修正的大好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有教师还错误地认为满纸红批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而还要长期坚持下去。

我认为这一错误的做法应当给予及时的纠正,按照写作的规律办事,发挥批改在作文教学中的反馈、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那么,在批改过程中是否全过程交给学生就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呢?我认为教师的批改也是必要的,不过它必须是一种示范,是培养学生学习修改、提高修改能力的过程,而非一个越俎代庖的过程。

前教育部长蒋南翔说过:“一个教师是交给学生已经猎取的猎物好,还是交给学‘打猎’的猎枪并授之以方法呢?我以为给学生的‘猎物’不管多少,总是要吃尽的;而把‘猎枪’交给学生并授之以打猎的方法,他就永远取不尽,用不完了。

”①的确,满纸红批的代批仅是给学生以“猎物”,而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才是交给学生“猎枪”。

这样看来学生批改作文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这种作文批改又有哪些方式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1)自改;(2)互改;(3)组改。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几种作文批改方式。

自改这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批改方式,在完成作文后由学生进行自批自评。

学生自改的方法能将批改的权力最大限度的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批改的主人。

叶圣陶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改,他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

”②叶老还曾一再强调:“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③ 的确自改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方式去体会批改的乐趣,从而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在批改前,由教师根据训练的要求规定一定的修改内容,以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自批习惯。

在批改前,由教师根据训练的要求规定一定的修改内容,以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自批习惯。

如要求学生把自己写作时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加上划线,让老师批改时注意。

再如对格式的修改,基础分为60分(即能交作文的都有此分数),只要求对格式写得正确与否进行批改,正确的则可得满分;又如错别字的修改,也是在基础分60分的基础上,整篇没有出现错别字的可得满分,2个扣10分,4个扣20分,如此类推,扣满40分就不再扣。

,这样操作简单,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易受打击,批改的兴趣也会随批改的次数增加而增加,最后养成良好的自我修改习惯。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学生的写作能力、赏析能力、批改能力尚浅,有时无论怎样改,都不能改掉文章的一些缺点,甚至是谬误,在差生上更是如此,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老师应该注意的。

互改这是一种同学间交换批改的方式。

这种方式简单易行。

我在这里多讲几句,在批改前也是由教师定出批改的范围,然后同学之间进行批改。

这样的批改可以使同学之间及时交换批改意见,正如教师的面批作文一样,当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时,可以立刻与商量,研究其写作的初衷、意图,达到更有利的批改目的。

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改的缺陷,它可以通过同学间的互改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具体而言,有以下优点: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

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

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

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