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教学成果报告题目: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报告姓名:张仟陈小虹黄晓雯杨秋梦卢秀萍蔡静燕李伟全劳嗣宜学号: 11060901013 班级: 09级环境艺术一班完成日期: 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指导教师:罗香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思政教研室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0年6月21日——6月25日调查地点: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内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在校学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人:张仟陈小虹黄晓雯杨秋梦卢秀萍蔡静燕李伟全劳嗣宜调查分工:问卷设计:蔡静燕张仟派发问卷及回收问卷:李伟全劳嗣宜统计数据:杨秋梦蔡静燕分析数据:陈小虹卢秀萍收集与整理资料:黄晓雯张仟撰写论文:卢秀萍黄晓雯张仟摘要在这个发展速度极快,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日益呈现。
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恋爱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在恋爱也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大学生谈恋爱是无庸质疑的。
然而大学生应该如何去学好这门课程,怎么去看待恋爱这个问题,也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产生不同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小组对大学生恋爱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爱情恋爱问题正文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季节里,青春的萌动使他们开始涉足于另一个领域——爱情。
然而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大学生又应如何对待爱情、追求爱情,这将是我们每个大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现状经过我们在广东大学华立学院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到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基本现状,具体内容如下:1.恋爱比例大,且首次恋爱经历呈低龄化。
在统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恋爱比例在30%左右。
但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竟达95%。
其中早恋发生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比例占超过50%,而初恋发生在大学阶段的学生比例占10%左右。
很多学生的恋爱经验不止一次。
2.恋爱周期较短且缺乏恋爱经验。
据调查报告显示33.3%没有恋爱过;14.4%恋爱两年以上,其余都是在两年以内且绝大部分在半年以内;38.9%没有恋爱经验,45.5%的人俩爱过两次,三到五次的占10%;恋爱五次以上占4.4%。
可见现在大学生对恋爱是缺乏一定经验的。
3.恋爱对大学生影响大。
42.2%的学生认为恋爱可以令学习生活更有动力;12.2%的同学认为恋爱会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会下降;7.8%的同学认为会影响与同学的正常交往。
与此同时,恋爱还影响大学生生活支出,21%的学生认为支出严重;43.3%的学生认为恋爱以后经济负担增加,但不多;由此可见,恋爱对大学生是有影响的.4.恋爱问题多,恋情成活率低。
由于大学缺乏经济基础和未来的不稳定性,恋爱走入婚姻的机率较低。
主要问题体现在“毕业后各奔东西,难在一起”,“双方长久生厌,丧失激情”,“面临家庭朋友等各方压力”等其他不可预料问题。
所以,占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恋情结果很难预测,小部分大学生认为没结果。
5.恋爱目的多样化,择偶条件清晰,目标明确。
据调查统计,以“为了排遣一个人的孤独与寂寞”为恋爱目的的大学生只占12.2%,更多的是以“彼此真心相爱,获得情感和生活上的寄托”。
也有极个别的觉得别人谈恋爱,自己也想体验谈恋爱。
大部分大学生表示对恋爱的态度是用心对待的,也有人表示顺其自然发展。
也少有人表示玩玩而已。
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对方的“人品性格与修养”是最主要的择偶条件,约30%大学生认为“兴趣相投”很重要,选择“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的比例占最少。
另外,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恋爱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会令学习,生活更有动力。
6.对待恋爱态度多。
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学生选择用心对待恋爱,并认为应该正确引导在校期间恋爱;然而也有学生认为大学恋爱只是玩玩而已,并觉得在校期间恋爱无所谓。
与此同时,父母的态度也有不一,更多是选择“无所谓”,持反对态度的也只是占少数。
总结来说,大学生恋爱会产不同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积极的,是纯真美好的,会使生活充满动力。
但会因为在大学时期谈恋爱而经济负担增加,且大学恋爱不定因素过多,容易导致分手局面等。
二、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随着当前社会迅速发展,各种文化传播速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日益开放,越来越早地步入成熟。
恋爱这一现象也日趋低龄化且呈人数上升态势。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恋爱现象在其中已经显得再普遍不过了,但相对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和经济条件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恋爱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因此恋爱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额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方面来讲,恋爱对大学生心理成熟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恋爱可以让大学生增加一份责任和奉献,使大学生懂得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即便只是和恋人之间的事情,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恋爱让人经受挫折,饱受失恋的痛苦和折磨,但是却让人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理智,更有能力并勇敢面对困难的打击。
恋爱让大学生有了爱的能力、接受爱的能力和拒绝爱的能力。
选择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等与自己相投的人进行恋爱,可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可以事业有成。
恋爱给予双方动力,让双方能尽全力去迎战某些困难和目标,都说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把爱发挥得恰到好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了。
从某种角度上讲,恋爱可以缓解人的压力,当一方遇到困难或伤心难过时,另一方会给予鼓励和安慰,让其度过这艰难的时期。
恋爱虽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对大学生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首先,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
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就带来了高度的心理紧张。
大学生作为一代青年其心理自主性很强,但同时也存在不成熟和不稳定性。
因此,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轻现实,易冲动,难以经受感情上的打击,这样就导致现在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为爱殉情”。
恋爱顺利的人就显得情趣高涨,生活充满活力,而经受恋爱打击的人则认为生活无趣,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整天抑郁寡欢,失魂落魄,无精打采,自甘堕落,甚至有些还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恋爱同样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消极影响。
为了恋爱,大学生就会花大量的时间在约会、谈情说爱上面,影响学业,使得浪费精力于其中。
恋爱还会增加日常开销,然而大学生知识消费者,还不能自己赚钱,若再加上虚荣攀比之风,这无疑会给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带来压力。
另外大学生缺少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因此婚前性行为也较为常见,这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和未来的发展,更加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谈恋爱之后,必将社交范围缩小,乃至只有二人世界而忽视家人和朋友,造成自己情感上的孤立,一旦爱情失败,就会变得一无所有。
恋爱对青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青年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良影响。
玫瑰纵然美丽,但也别忽略了它美丽下隐藏着锋利的刺啊。
因此,对于恋爱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全面看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处理得好就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处理不好就会有不利的影响。
三、对于指导大学生恋爱的一些建议对于大学生的恋爱问题,社会、学校、家长都越来越关注,为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爱情给出不少的指引,从而使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的影响,以正确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生活中去,争取早日学有所成,成为社会的新动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社会大学生思想工作者要树立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
学生思想工作者首先就要克服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偏见与误解,要多一份理解与关心。
特别在发生问题时,更应该注重沟通、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坚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力求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2、注重校园文明建设,倡导文明校园行为。
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多参与健康的校园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树立自己的目标。
多参与健康的校园活动也有利于大学生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别人前展示自己的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价值。
3、加大对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健康恋爱引导。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学校方面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目标,引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面,这样才不会因为失恋或其他感情问题而荒废自己的大学时间。
例外,要教育大学生培养一个正确的恋爱观,指引他们不要因为心灵的寂寞或从众而去谈恋爱,这样一旦分手往往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
恋爱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这样恋爱才会发挥出它的正面作用。
4、开设性的道德,健康教育课程。
不了解、好奇等往往是大学生去尝禁果的原因之一。
通过一系列的性教育课程,一方面对大学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性课程教育也可以即使在发生性行为以后,让大学生懂得找到一种正确的解决途径,把伤害减到最低。
5、加强管理制度,规范恋爱行为。
有了教育,我们还需要制度的管理,这两部分往往是面对大学生恋爱问题时不能所分割的。
学校要制出严厉的规章制度,决不能只是当大学生恋爱发生越轨行为时才进行重视处理,更不能以推卸责任的态度把责任推到某个部门的身上。
6、进行家长与学生的交流活动。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面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这又何尝不是呢?家长跟自己的孩子交流,传授自己的恋爱经验,即使在当今价值观、恋爱观有所改变的这个时代,这何尝不是更直接有效,更深刻的办法呢?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一方面可以促进双方的感情,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可谓是一举两得。
爱情是纯洁神圣的情感。
没有爱情的学业固然有点枯燥乏味,但离开了学业的爱情,就会像没有方向盘的帆船,迷失自我,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步入大学后,对爱情的追求也日渐成为生活的主宰。
如何让大学生正确对待爱情,恰当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自身的责任。
参考文献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2.大学生恋情面面观:/%B0%C5%DC%C5%B7%C6%B6%FB/blog/item/db37d3ec635a64 2463d09f52.html3. 大学生恋爱相处问题的心理分析/ArticlePart.aspx?titleid=char200907754. 大学生恋爱利大于弊/content.asp?id=19095. 80后大学生恋爱普遍部分家长开始默认校园恋情/news/content/2008-10/27/content_32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