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绪论1. 在英国,19632.3.4. 高等教育学:((2(3)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活动。
5. 6. (记忆:大学的3大职能——教学、7.8.4。
9.10. )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创新性(3)情绪情感内容丰富(大学生情绪体验往往表现两极性的特征——非好即坏)(411.12.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3.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了高等教育研究从非制度14.15.16.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17.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确定研究问题的一般要坚持3原则:(1(2(318.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0个)——分析法与综合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19.20. 为什么学习高等教育学:(1)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自解:包括教师、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活动的规律(2)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3)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学习高等教育学。
21.3条标准:(1)需要长时间学习(2)具有市场准入限制,即不可替代和垄断(3)专业人员拥有专业问题的发言权。
22.:(1)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2)具备评价学生和帮助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需求市场做出反应(4)具备学者的敬业精神(5)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6)信息技术应用第二章 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上)(外国部分)1. 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京师大学堂。
2. 现代大学最早产生于12。
23.)学园”,后来Academy 成为“学院”或“研究院”的通称。
4.1088。
1200。
5. “同乡会”,同乡会的首领称为“校长”。
后来,被学生排斥在外的博洛尼亚大学的教师也成立了一个行会,称为“学院”6.7.8. 中世纪大学的课程与教学:(1)一般大学开设文、法、医、神四科或四个学院(23)学习文科课程是大学正规教学的第一个台阶(4)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神学性质(5)中世纪大学主要培养市政和教会管理人员、律师和医生,而不是哲学家、纯9.10.11.12.13.14.15. 16世纪出现独立学院、17世纪出现专门学院,)16. 17. 1618. 19. 洪堡的大学理念:(1220. 1921.22.23. 洪堡的3)反对肤浅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2)反对经验知识凌驾于理论知识之上(3)反对缺乏人文教育的大学教育。
24. 1861年美国国会通过生效的《莫里尔法案》(25. 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出现、威斯康辛大学和威斯康辛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这个时期,现代大学的职能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26. 20(例如:霍普金斯大学)27. 1892,哈珀因此被称为“初级学院之父”。
初级学院颁发副学士学位。
28. 20世纪20年代末30班。
20世纪60年代初级学院大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区学院”的名称深入人心并取代了“初级学院”。
329. 美国社区学院的功能:(1)学历教育(副学士学位)(2)转学教育(大学前期2年的通识教育)(3)职业技术教育(4)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5)面向社区的文化教育。
30. 美国社区学院的特征:(1)地区性(2)开放性(3)多功能性(4)灵活性(5)实践性31. 体现威斯康辛大学模式与威斯康辛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2个方面:(1)传播知识(2)专家服务32. 1915年威斯康辛大学成立了“知识推广部”,设立了4个服务项目:(1)函授(2)学术讲座(3)辩论与公开研讨(4)提供一般信息与福利。
威斯康辛大学传播知识的另一途径是由公共图书馆委员会组织的流动图书馆。
33. 所谓“专家服务”,就是发动大学专家教授服务于州政府。
34. 马丁.3个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人口的比率低于15%育阶段;在15%~50%50%35. 21)普及化(2)多样化(35)教育质量观多元化36. 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表现在(1)层次(2)规模(3)教学组织(4)资金(5)学生成分第三章 (中国部分)1.2. 公元前由萌芽走向雏形的表征。
3. 20世纪初设立的第一批省立大学,大多由书院改名而来。
4.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目的凸显人伦教化(儒学)(2)教育体制实行官私并存(3)教育管理注重名师掌权(儒学)(4)课程内容突出儒学为尊(儒5. 年创建,主要功能是培养翻译)是近代中国政府创建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的标志。
6. 年创建,百日维新运动中设立)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也是第一所由政府投资创办的国立大学,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7.8. 蔡元培改革北大的主要举措是:实行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五育并举、倚重研究。
9.10. 所谓大学理念,指人们在观念上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系统的教育观念。
11. 大学理念包括大学理想、大学信念、大学观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目标等成分,其中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
12. 最早系统而专门探讨大学理念的人是1913. 187614. 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1)学术自由理念(研究自由、教学自由)(2)大学自治理念(3)教授治校理念(最早确立这一理念的是巴黎大学,中国最早实施这一理念的是蔡元培)(4)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理念(中国首倡这一理念的是蔡元培)15. 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的时代建构:(1)学术自由理念的建构(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护学术自由的良好氛围;大学:珍视学术自由,维护学术尊严;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学术人格)(2)大学自治理念(强化自主办学,管理权限下放;正确处理大学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增强大学自主办学能力;建立大学自我约束机制,自觉接受监督)(3)教授治校理念(树立依靠教师办学的观念,改善教师待遇;探索教授参与大学管理活动的机制;打造名师,提高教授群体的学术素质和影响力)(4)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理念(大学的双重任务——出人才出成果;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引导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建立科学的教学、科研评价机制;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径;……..)416. 培养精英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培养一般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最基本的层次。
17. 我国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
18.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1)弱化了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2)导致了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的下降(3)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4)诱发了高等教育市场化观念。
19. 当前,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最突出的现实问题是: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关系问题。
20. 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是一种外延式发展模式,(1)高等教育质量的踯躅不前(2)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3)带来严重的高校行政化弊端。
21. 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1)提高效益导向——适当控制规模(2)内涵发展导向——合理调整教育结构(3)质量建设导向——高等教育改革的生命线。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1.2.:(12343.4. 1)教育目的根据5. 1)个人的一切都有赖于社会36.7. 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精神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自身发展和完善为中心的具有人本主义情怀的教育目的观,又称为“人道,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自身的完善是其核心要旨。
8.9.10.11.12. —13. 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
14. (1)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培养人视为高等教育的终极追求(2)反对单纯的知识教育,加强智能教育(3)反对单纯就业取向的目的观,树立全面发展的目的观。
1.2.3.4. 2个反面:教育平等与教育参与。
5.56.(人才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7.8.9.1810学至此开始具有第二种职能——发展科学。
10.11.形成的标志。
12.13. 1898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完备的公立大学。
14. 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1)根本使命——培养专门人才(2)重要职能——发展科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水平;提高学生能力)(3)重要延伸——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广义上也是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社会的需要;服务社会是大学自身的需要)。
1.2. 通才教育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和3.4.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之间是矛盾关系。
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
纵观历史,所谓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其实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5.6.重新在教育中得到了强调。
7. 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了《莫雷尔法案》,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学脱离社会、穷究学术的单一、封闭的办学格局,使高等教育向着多样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8. 所谓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是指高等教育发展的2种模式,是高等教育的2个不同发展阶段,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它们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而主要的区别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
9. 按照美国马丁.特罗的提法: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10. 马丁.特罗的量化将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并列,忽略了它们都具有区别于英才教育的共同本质特点: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教育机会。
大众教育包含普及教育,但其外延比普及教育广。
11.12. )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2613.4个方面:(1)2)科学思维教育(3)科学方法教育(4)科学精神教育。
(科学精神——求真、求实) 14. 4个方面:(1)人文知识教育(2)人文思维教育(3)人文方法教育(4)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求善、求美)15.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可以说19世纪中叶以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人文教育或者说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
中世纪大学是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源头,在其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西方的高等教育主要地表现为人文教育。
如果说德国的高等教育最早引入了科学教育的话,那么美国的高等教育则使科学教育占据了统治地位。
16. 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