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伤认定处理流程

工伤认定处理流程

1、工伤认定:1.1本公司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工伤:1.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1.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1.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1.1.4患职业病的;1.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1.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1.1.7 为维护公司利益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事故伤害的;1.1.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1.2本公司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2.1因故意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行为而导致伤亡的;1.2.2醉酒或吸毒导致伤亡的;1.2.3自残或者自杀导致伤亡的;2、工伤认定流程:2.1员工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一般指企业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2 遇有特殊情况,报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适当延长申请时限。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3 工伤认定由行政部门经理办理。

2.4 工伤认定流程图3、工伤认定申报材料:申请工伤认定需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有关证明材料,一般应提交以下证明材料:(各参保地方政策有所不同)3.1 《工伤认定申请表》;(一式四份)3.2工伤事故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受伤部位、事发经过、事故原因;3.3 劳动合同书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3.4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3.5受伤者的身份证复印件,若死亡的死亡证和火化证明或火葬收费发票和户口注销复印件、殓葬证;3.6 用人单位注册登记资料;3.7受伤时在场工友的证明及其身份证复印件;3.8交通事故伤害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证明;3.9 受到暴力伤害的,提交公安刑事管理部门或治安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3.10 下落不明的提交司法部门裁定书;3.11 复转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本人的《革命伤残军人证》;3.12 见义勇为的提交司法部门的证明材料;3.13劳动保障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证明资料;4、劳动能力鉴定:(各参保地方政策有所不同)员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提交以下证明资料:4.1 《劳动能力鉴定表》;(一般一式三份)4.2 《工伤认定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4.3身份证复印件;4.4 工伤诊断证明。

工伤后在医院就诊的病例资料,首次就诊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及其后所有门诊病历,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门诊病历需复印封面)。

5.5 首次就诊及其后复查的B超报告单或X光报告单、CT报告单、DR报告单、MRI报告单等相关检查报告单,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5.6 手足缺损伤、畸形、烧伤等有外观损害者需提供受伤部位的彩色照片(用相机照的4R大小,也可以直接带被鉴定人到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照相);5.7 劳动能力鉴定由各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办理。

5.8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图6、工伤医疗待遇:6.1员工因工作原因受伤的,必须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尽量前往该员工社保参保地的工伤定点医院)。

如在非工伤定点医院抢救、治疗的,在该员工生命体征表现稳定后转院至该员工社保参保地的工伤定点医院治疗。

6.2工伤借支:员工向公司借支治疗的,人事行政部经理帮助受伤员工办理工伤借款手续。

6.3受伤员工住院期间,须按社保用药治疗。

不按社保用药治疗的,由受伤员工本人承担费用;社保用药不能满足伤情治疗的,可使用非社保用药,非社保用药费用凭票据公司予以报销。

6.4员工治疗工伤所产生费用,符合工伤诊治范围的住院费、医疗费、医药费、辅助器具费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基金不能支付的由公司支付。

6.4.1 符合工伤范围且医疗票据齐全的,经公司审核由公司承担;6.4.2 符合工伤范围但医疗票据不齐全(如遗失、被销毁等情况)或者医疗票据不合格导致公司产生损失的,损失部分由受伤员工本人承担。

6.5 营养补助:工伤员工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补助标准为(员工/主管伙食补助标准15元/天,经理30元/天,副总级及以上50元/天),期限为30天。

6.6 陪护补助:住院期间根据伤情及医院建议,需要陪护的,对受伤员工的陪护人员给予30元/天陪护费,仅限一人陪护。

6.7 员工发生工伤后,其直接上级/部门经理应于事故发生后7天内打工伤假流程,所请工伤假日期应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书(医嘱)而定;如果假期结束后仍需要住院治疗的,直接上级/部门经理必须在第一次请假时间未结束的3天内续请假;工伤假期最多为6个月。

6.8 工伤医疗期待遇根据医疗期限而定。

凡工伤休假6天(含)内者,视为正常出勤:7天(含)至2个月(含)(自然月:自然月就是指每月的1号到当月的月底)之内者扣除全勤奖和奖金;超过2个月者,员工按1100元/月(若低于东莞市最低工资标准,以东莞市最低工资标准为准)、主管级及以上人员按1500元/月发放工资待遇(若有变动,以高于员工500元为准);工伤医疗期最多为6个月(含)。

6.9工伤医疗待遇由受伤员工所在公司的人事行政部门经理办理。

7、工伤医疗费用报销(各参保地方政策有所不同)7.1 申请工伤费用报销,应带齐以下资料:7.1.1 《社会保险医疗待遇申请表》一式一份;7.1.2 经认定的《职工工伤认定申请表》复印件和原件或《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和原件(原件备查);7.1.3 财税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收据或发票原件(背面需有工伤员工或家属签名);7.1.4 与财税部门印制的专用收据(发票)金额相符的医疗费用明细清单;7.1.5 门诊病历(包括病历封面)原件和复印件;7.1.6 出院小结原件和复印件;7.1.7工伤员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7.2 下列情形需另外提供相应的资料7.2.1 医疗期超过一个月的或因工伤致残者须提供《工伤员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原件和复印件;及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出具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原件和复印件;7.2.2 安装或使用辅助器具的需提供经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审核同意的《工伤职工康复辅助器具申请表》;7.2.3 工伤职工到非工伤协议医院就医,工伤当日以后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工伤当日起超过七天的住院医疗费用,需提供单位书面申请(写清楚到非工伤协议医院就医的原因);7.2.4 申报时工伤职工已经办理退休或为非本市户籍且已办理社保减员的,需提供由社保部门出具的该职工在发生工伤时已参见工伤保险的证明;7.2.5 工伤职工的社保关系式委托劳务中介机构代理的,需提供书面报告,写明有关情形和接收单位名称、并附委托合同复印件;7.2.6 如有其他特殊情形则应按政策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料。

7.3工伤医疗费用报销后,打到公司对公账户上。

7.4工伤医疗费用报销由公司人事行政部门经理办理。

8、工伤慰问和受伤员工家属的接待:8.1员工受伤后,相关人员应进行慰问,具体规定如下:8.2 受伤员工家属接待,受伤后员工住院治疗的,直接上级/部门经理应在24小时之内通知其家属;家属护理受伤员工的,相关慰问人员应向受伤员工家属转达公司对受伤员工的关爱,公司已依法为员工购买保险,受伤员工将依法得到经济补偿,解除受伤员工和家属的后顾之忧。

8.3 受伤员工及家属对公司的处理方法有异议,各公司人事行政部门经理要妥善处理,安抚受伤员工及家属,爱惜员工健康,维护公司利益;将工伤矛盾化解在各公司人事行政部门,不得将工伤异议带到集团总部处理,影响公司正常工作。

8.3.1 集团总部行政管理中心有义务向各公司人事行政部门提供信息、政策支持,有权利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8.4 超出慰问权限或有特殊情况的,人事行政部门将情况提请公司高层领导,由公司高层领导决定。

9、工伤分析会9.1 发生工伤事故后,各公司人事行政部门经理应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周之内到工伤事故发生部门召开工伤分析会,并填写《工伤分析会记录表》。

9.2 发生4类(含)以上工伤事故或同一部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发生工伤事故,工伤分析会必须由集团行政中心组织,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周之内到工伤事故发生部门召开工伤分析会,并填写《工伤分析会记录表》。

不召开工伤分析会者,给予公司人事行政部门经理罚款50元;不提交《工伤分析会记录表》者,给予人事行政部门经理罚款50-100元。

10 、工伤商业保险为保障公司员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后获得更大的保障权益,及新员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公司购买商业保险。

10.1 工伤范围:员工由于下列情况之一而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根据购买险种决定):10.1.1 从事本公司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公司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公司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公司重大利益的工作;10.1.2 在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而造成意外伤害;10.1.3 因履行职责遭到人身伤害;10.1.4 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因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

10.2 工伤除外责任:因以下费用或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员工受伤、致残、死亡的,不属于工伤范畴,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本人承担:10.2.1 交通费、陪护费、伙食费、营养费、空调费等费用10.2.2 员工故意犯罪或违法10.2.3 员工自杀或故意自伤10.2.4 员工斗殴、酗酒、服用、吸食、注射毒品10.2.5 员工酒后驾驶、无照驾驶及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交通工具10.2.6 员工因流产、分娩手术所致伤残或死亡10.2.7 员工因各种内、外科手术导致医疗事故10.2.8 员工未遵医嘱,私自服用、涂用、注射药物10.2.9 员工从事潜水、攀岩、赛车等高风险运动10.2.10 员工患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毒期间10.2.11 员工因罢工、骚乱、暴动而致残致死10.2.12 员工丢失治疗发票、收据等有效票据10.2.13 员工虽因公致伤、致残或致死,但肇事者已经赔付10.2.14 员工在非工作时间或非工作场所内受伤10.2.15 员工因个人操作不当或其他个人原因而导致受伤10.2.16 员工因个人身体疾病原因而受伤10.2.17 其他故意行为或重大过失10.2.18 员工矫形、整容、美容、心理咨询10.2.19 员工体检、疗养、康复治疗10.3 医疗机构:凡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必须选择县级以上(含)医疗机购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