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中的应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中的应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
中的应用
摘要:钢琴课属于学前教育艺术课程。

近年来,课程改革大大有助于提高本
课程的质量,但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从零开始的,音乐元素、游戏方法、表演、
想象力等方面的知识不足,因此很难实现高质量音乐教育的目标。

为此,教科书
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物理整合教学特点的好处,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美来学习,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
引言
钢琴艺术是美的艺术,是抽象的、非语义的艺术,其特征是感性。

从人的内
心体验出发,让人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美,感受到音乐的感动。

在学前教育专业钢
琴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发现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美,通过作品的
学习和演奏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并从中汲取灵感,真正达到美育育人的目的。

一、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钢琴课的必要性
由于音乐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不仅可以
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学到与钢琴相关的方方面面。

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钢琴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理解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世
界优秀作品,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内容是音乐伴奏,而在后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音乐伴奏变
成童谣伴奏。

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钢琴音乐的旋律和音色,让学生了解钢琴
音乐的作品、风格和情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的现状
钢琴作为一门通识乐器,大多数人是从孩童时期就开始接触,并深度学习了
至少3-5年,甚至数十年,他们普遍系统地学习过乐理知识及钢琴演奏方法。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进入本专业前,大多没有接触过全面系统的钢琴学习,
对于钢琴这一乐器,属于零基础的入门状态。

而从中职学前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
标来看,除了钢琴课程外,学生们还需要学习其他学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知识,无
论是练习时间还是音乐感悟力,都远远不及从小学习的专业人才。

因此,学生对
于钢琴课程的学习畏难情绪较大,兴趣度不高。

从钢琴演奏课程本身的教学实施
来说,由于钢琴演奏只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体系里的一门技能型课程,教授老师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操作难度也较大。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中的应用
(一)享社会热点,明晰专业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专业课程中的最新政策,适时将本专业国内外面临的行业
发展前景跟学生分享,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

比如,2021年7月24日颁布的双
减政策,其核心内容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鼓励和提倡学生
课余多参与科普、文体、艺术等兴趣小组的培训学习,这传达了国家对美育的加
强和重视。

作为幼儿园小朋友的第一任音乐教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担负
着启蒙孩子们音乐素养的重任。

这不仅是时代给予的机遇,也是时代给予的重托。

对此,教师除了让学生加深对国情、行业境况等的感性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勇
于拼搏、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外,还善于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和强烈的责任
意识,成为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实现钢琴教学的预期效果,就必须注重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在课程之前
导入一节,以创建有趣的导入并打开有关有趣材料或资源的课程。

您可以执行以
下操作:b .将最喜欢的电影、音乐和动机材料带给学生有趣的音乐动机。

第二,
在教学周期中应注意加强互动。

例如,您可以创建社区分析培训模型,将学生分组,并与团队成员一起分析乐器。

也是让学生弹钢琴的合作工具。

通过合作,学
生学习可以变得更加有趣。

新的媒体辅助学习也可以用来把鸟鸣、b站等年轻人
连接到新的媒体平台上,把他们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最后,注意研究记
忆的创新方法。

比如,在钢琴训练期间,学生们应该通过先阅读成绩,然后再多
写在头上来培养自己的记忆能力。

短时间内,学生们就会忘记,这些看似被遗忘
的元素在下次重复时又会在他们的脑海中重新激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和重
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此外,钢琴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速度和情绪。

培养学
生的节奏和心情的培训是音乐艺术的重要方面之一。

当学生练习钢琴时,通过听
音乐可以不断提高节奏和音调。

(三)构建即兴伴奏和弹唱模块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意识
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是幼师在从事幼儿音乐教学时的常用技能,也是中职学
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必要的进阶能力素质拓展。

所以,一般都是在中职一年级
和二年级上半学期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弹奏技能之后,在中职二年级下半学期、
大三学年开设专门的弹唱课程来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拓展训练。

优点是循序渐进,利于学生接受;不足是即兴伴奏和弹唱教学课时量被压缩,不利于学生综合
运用弹唱和伴奏技能开展实践实训。

为了进一步优化弹唱和即兴伴奏的教学流程,在中职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半学期即根据不同层级水平学生的特点,分别录制微课
来指导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训练,在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都构建一个专门的即
兴伴奏和弹唱教学模块,抽出1-2节课来专门进行即兴伴奏和弹唱阶段总结性的
教学训练。

这样,就对日常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度拔高,增强了挑战性,要求学生
综合运用学习过的乐理知识和编曲技法,才能逐步熟悉、掌握即兴伴奏和弹唱的
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从而达
到了依托具有挑战度的模块化伴奏弹唱教学设置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效果。

(四)改革评价模式,考核内容和考核人员多元化
在学科教案里,教学目的包含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如果教师只把知识
目标看成评估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学习和发展,这样
就不能全方位考验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反会引导学生形成单向思维。

因此教师应
尝试将多元化评价应用于教学。

1.考核内容多元化除钢琴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
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歌曲蕴含的思政内涵,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受
到的教育;②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③学生在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态度是否做到团结协作;④学生在课后的练琴状态是否刻苦钻研;⑤考勤状态。

2.考核人员多元化考核方式可以采取自评、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考核人员包括学生本人、钢琴小组、钢琴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等,最后形成综合性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钢琴演奏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与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开拓视野,将钢琴演奏课程从一项技能型的课程,丰富和升华为一门极具艺术魅力的综合型、立体式的课程。

这就反推教师具备国际化视野,借鉴、援引世界上流行的音乐理念、音乐表现形式,与钢琴演奏有机地进行融合,从而为课堂带来更为全面的视角。

而奥尔夫音乐作为全球范围内极具盛名和操作价值的早期音乐教育理念,以它的简单,全面,融合等特点,中职教师基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个人教学积累加以利用之,也势必成为一把帮助中职钢琴教师打开创新型教学改革大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马雪婷.学前教育钢琴基础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20(12):218-219.
[2]刘红.学前教育钢琴课教学现状及策略探讨[J].中国文艺
家,2020(01):218.
[3]江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4]焦珂.钢琴课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J].陕西教育(教学
版),2017(09):57.
[5]李兆美.浅谈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方案—分层次教学法[J].知识文库,2017(10):16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