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4.2权利行使注意界限【课标要求】1.熟悉法律对权利行使合理界限的规定,增强法治观念,学会合理行使权利,避免权利滥用。

2.理解法律关于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处理规则和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彰显友善的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坚持权利义务统一原则,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不得妨碍他人合法权利。

2.科学精神:明确作品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

3.法治意识:不动产权利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相邻方的合法权利。

4.公共参与:有限制地行使民事权利。

【教学重点】1.行使民事权利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2.相邻关系的内涵和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1.法律对知识产权的限制。

2.相邻关系的处理的规则和意义。

【思维导图】【知识解读】一、民事权利有限制1.对民事权利的限制(1)必要性:为了防止滥用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提醒:滥用民事权利的构成要件(1)被滥用的权利本身是合法的。

(2)当事人有滥用权力的故意。

(3)滥用权利造成了损害。

(4)损害与滥用权力和行为有因果关系。

(2)表现①从权利的类别来看,公民在行使民事权利时,有人身权的界限、财产权的界限、知识产权的界限等。

②从限制的来源来看,公民在行使民事权利时,有法律法规的限制、国家政策的限制、社会公德的限制、他人合法权益的限制等。

公民行使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实际上也是对公民行使权利的保护,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提醒: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必须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得滥用权利,这充分说明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不能割裂二者关系。

2.限制的内容(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2)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3.对于人身权设定了界限(1)表现: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2)原因: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

(3)例外: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4.对知识产权的限制(1)作品的合理使用①处理: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②情形: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为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知识拓展】合理使用制度的意义(1)合理使用制度是知识产权权利限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意在维护公众利益,建立良好公平的市场秩序,实现权利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平衡。

(2)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定主体依法享有的专有财产权,属于私权的范畴,该项权利的行使当然应遵循“公共利益”原则。

(3)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智力成果,是在前人已有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劳动取得的,其本身对整个社会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所以,较之一般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应受更多的限制;否则,必将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

知识产权法既赋予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以专有权,鼓励创造者的积极性,又对这种权利设立一定必要的限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法律公平和正义。

[想一想]甲老师在期中考试题目中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画,某乙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甲老师构成对某乙侵权。

法院审判的依据可能是什么?提示:甲老师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画命题,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一般情况下不构成侵权;但是应该在命题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处,否则也会形成侵权。

(2)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①处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②情形: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

(3)法定许可制度与合理使用制度(1)限制的权利范围不同:法定许可制度依法承认和保护作者或著作权人对其作品的财产权,其限制的对象仅仅是作者人身的、精神上的权利,即不需要征得作者同意或者许可,便可使用其作品,而合理使用制度,不仅限制了作者的人身权利,也限制了作者的财产权益,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

(2)使用的目的不同:法定许可制度下使用人的使用目的是营利,使用人随时可以使用他人作品,并且在使用的数量和次数上无任何限制。

而合理使用制度下的使用人使用目的具有非商业性,凡是以营利或者商业性目的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均不构成合理使用。

(3)法定许可制度往往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法定许可条件下的使用行为,除了使用者与原作者之间的关系外,往往还涉及与邻接权人,如表演者、演唱者、演奏者等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定许可制度比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关系要复杂得多。

【典例解析】1.A啤酒厂因啤酒瓶使用不当,造成一消费者在饮用时被炸伤,该消费者所在地的B报社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并提出批评,使A啤酒厂的销售额大幅减少。

B报社的行为()A.是侵权行为,侵犯了A啤酒厂的名誉权B.是侵权行为,侵犯了A啤酒厂的财产权C.不是侵权行为,B报社实事求是,而不是侮辱、诽谤,没有侵犯A啤酒厂的名誉权D.不是侵权行为,B报社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可以侵犯A啤酒厂的名誉权【答案】C【详解】C:新闻单位正确行使新闻监督权,内容报道基本属实的,没有侮辱性内容的,不应当认定其侵害名誉权。

因此本题中的报社没有侵犯啤酒厂的财产权,也没有侵犯其名誉权,C符合题意。

AB:本题中报社的行为没有侵权,AB错误。

D: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D错误。

故本题选C。

2.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情形的是()A.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某一作品片段B.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某一短小的文字作品C.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某一摄影作品D.为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科研人员使用【答案】D【详解】D: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这就是作品的合理使用。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他人作品,供教学科研人员使用,这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D符合题意。

ABC: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在为实施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可见,ABC都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而非作品的合理使用,应予以排除。

故本题选D。

3.近日,广受关注的B站诉争“哗哩哔哩”商标一案落下帷幕。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决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审裁定,并作出终审裁定。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已注册的“哔哩哔哩”商标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晋江健德食品有限公司抢注的“哔哩哔哩”商标为无效商标。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未经B站许可,晋江健德食品公司不得使用“哔哩哔哩”商标①晋江健德食品公司侵犯了哔哩哔哩的专利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①已注册的“哔哩哔哩”商标属于驰名商标,其有效期为15年①如果晋江健德食品有限公司对终审裁定表示不服可以申请再审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B【详解】①①: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已注册的“哔哩哔哩”商标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晋江健德食品有限公司抢注的“哔哩哔哩”商标为无效商标。

因此,未经B站许可,晋江健德食品公司不得使用“哔哩哔哩”商标,如果晋江健德食品有限公司对终审裁定表示不服可以申请再审,①①正确。

①:已注册的“哔哩哔哩”商标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晋江健德食品有限公司抢注的“哔哩哔哩”商标为无效商标,而不是侵犯了哔哩哔哩的专利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①错误。

①:已注册的“哔哩哔哩”商标属于驰名商标,其有效期为10年,D错误。

故本题选B。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1.相邻关系(1)实质: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拓展】相邻关系的基本要素(1)相邻关系的主体是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占有人。

(2)相邻关系的主体所有或占有的不动产之间相互毗邻。

(3)相邻关系是基于不动产的相互毗邻而发生,随不动产的存在而存在。

提醒:“相邻”意味着只要他人不动产的使用对自己不动产的使用产生影响,或者说对本人不动产的使用影响到他人不动产使用的整个辐射面积和空间,都可称作“相邻”。

如一楼产生噪音,六楼被感知,仍可谓一楼与六楼相邻,可径直基于相邻关系行使相邻权。

(2)类型:包括相邻用水、排水,相邻通行,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等。

【拓展】相邻关系的具体类型(1)邻地利用关系。

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为了行使自己的不动产权利而必须利用其相邻之不动产权利人的不动产,则相邻之不动产权利人不得基于其所有权或使用权而予以禁止,但利用人必须选择给对方造成最小损失的方式并给对方以补偿。

(2)用水和排水关系。

上流土地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不得自行改变水流的方向,也不得擅自堵截自然水流或者以其他方式使得水流干涸,从而确保下游土地权利人能够依照习惯用水方式获得相应之水流的利用。

自然流至之水,低地所有人不得妨阻。

因低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对于自然流至之水,有义务进行承受,而高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则有自然排水权。

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进行人工排水,原则上无使用邻地的权利。

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不得设置屋檐或其他工作物,使雨水直注于相邻之不动产。

(3)妨害妨免关系。

不动产所有人在行使自己之不动产权利时不得给相邻之不动产权利人造成不应由其忍受的妨害。

(4)越界关系。

土地所有人在自己土地上建造建筑物,越过边界而占了相邻土地,相邻之土地所有人不得要求其拆除,即不得行使其妨害排除请求权,但是可以要求其赔偿或者以合理的价格购买该占用部分的土地。

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自己土地上种植树木等其根系或者枝叶越界进入相邻之土地内,该相邻土地之权利人有权请求其铲除。

2.正确处理相邻关系(1)原因①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