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新武器3伊拉克当地时间3月20日凌晨5时30分左右,美国正式向伊拉克发起攻击。
此次伊拉克战争,美国要达到解除伊拉克武装、更迭伊拉克政权等目的。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美军动用的兵力要比海湾战争少得多。
美军凭什么来以少胜多呢?今天的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援引中国军事专家薛翔的分析对此作了解读。
中国军事专家根据美军的作战目标、装备技术基础、基本作战思想,以及伊拉克军力和战场环境等因素,就美军的作战手段特别是兵器运用进行了分析。
专家分析说,此次伊拉克战争,由于面对的作战对手、地理环境、战场态势都极为复杂和特殊,美军除了使用在近年局部战争中常用的卫星、航母、飞机、坦克,特别是B-2隐身战略轰炸机等新一代飞机和各类精确制导武器外,很可能将伊拉克作为新武器试验场,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新功能的“奇兵利器”。
——智能化武器为减少人员伤亡,美军会大量运用机器人和无人机。
美军早在海湾战争中就使用了机器人。
在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的“蟒蛇行动”中,美军运用了“赫尔姆斯、教授、小东西和费斯特”等几种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每个4万美元,可配备12台摄像机、一个枪榴弹发射器和一把12发子弹的手枪,装备有全球定位系统,通过电子地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机器“战士”能够“看到”彼此的行动。
无人机主要用于执行空中侦察、突击浅近纵深地面目标等任务。
美军用于侦察的无人机种类较多,其中最先进的“全球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续航时间24~42小时,待机速度635千米/小时,航程26000千米,任务半径可达5556千米。
任务载荷有光电/红外图像侦察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和LR-100电子情报搜集系统。
美军的攻击型无人机近年发展迅速,在阿富汗反恐怖战争中,美军使用“捕食者”无人机携带“海尔法”导弹,攻击地面目标,首开无人机攻击地面目标的先河。
此次伊拉克战争,美军的无人机会挂载激光制导炸弹等其他精确制导武器,用于对地攻击,特别是对城区目标的打击。
——深侵彻武器针对伊军大量地下掩体和防空洞,美军将广泛使用专用于攻击坚固掩体和工事的深侵彻武器。
该种武器主要由一个预侵彻弹头和一个主侵彻弹头组成,攻击目标时,预侵彻弹头的爆炸射束流使弹头破片高速在目标表面撕开“口子”,主侵彻弹头随之进入并延时爆炸。
如美军的BLU-118/B激光制导掩体炸弹和GBU-28钻地弹。
其中GBU-28全重达5000磅,能穿透地下100多英尺的土木层或20英尺厚的钢筋混泥土。
1991年2月27日,美军首次用F-117隐形歼轰机装载该弹,成功击毁伊拉克的一处掩体设施。
——失能性武器美军发展失能性武器,并多次应用于对外武力干预作战。
这种失能性武器的功能,主要是使人在短时间内丧失抵抗能力。
有的使人短时间致盲,有的使人短时间失去神智,有的使人短时间出现昏迷。
使用这样的武器,美军能达到既不伤害无辜又能捕获伊军抵抗人员的目的。
特别是在城市作战和面对伊拉克“人体盾牌”时,能发挥特殊作用。
早在1995年,美国进驻索马里的海军陆战队的一些部队就使用了具有“失能”作用的激光眩目武器。
美军还研制了次声波武器、辣椒喷射剂低杀伤性武器以及类似于俄罗斯解救莫斯科剧院人质使用的化学雾剂式的失能性武器。
——信息战武器主要用来攻击伊拉克的情报、通信、指挥等信息系统。
包括反辐射导弹、电磁脉冲炸弹、微波炸弹、石墨炸弹、射频武器和计算机病毒武器。
其中,有的在上次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使用过,如电磁脉冲炸弹、石墨炸弹。
有的极可能会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进行实验性运用。
如:射频武器。
其主要特点是发出低频电磁波和窄波,限制攻击目标的各种电子装备性能的发挥。
射频武器辐射可使打击目标内部敏感的电气和电子线路中产生致命的电压和电流,可以改变电子线路某些元件的工作状态,造成电路功能紊乱、传输的信号产生误码和错乱,甚至使整个网络失去控制。
——巷战武器由于伊军将收缩至城市与美军展开巷战,因此,美军将会运用能透视墙体的“穿墙雷达”、“切割墙体炸药”、“破门排障弹”等专用于城市作战的武器。
其中,穿墙雷达能透视侦察楼内隐藏的敌人。
“切割墙体炸药”能根据作战的需要在墙体上炸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口子。
“破门排障弹”能击断敌大门上的铁锁和链条。
——其他特殊的杀伤武器如:空气燃烧弹,该弹在爆炸后,其装药通过化学反应吸收空气中大量的氧气,使在场的人窒息而亡。
硬目标温压破坏武器,爆炸后能施放高温和压力摧毁隧道;战剂破坏弹头,能产生高温,在生化武器泄露前在掩体内将其完全烧毁。
另外,美国桑迪亚核实验室负责人保罗·罗宾逊的一份报告称,美军在遭受生化武器打击或人员伤亡过多的情况下,可使用精确打击的钻地亚核武器。
知识军事离我们有多远杨新华大概从“知识经济时代”一词出现后不久,在军事学术领域便开始出现了“知识军事时代”一词。
虽然这个新的军事词汇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对于什么是“知识军事时代”,“知识军事时代”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现在有没有进入“知识军事时代”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认识。
甚至还有人认为,“知识军事时代”一词只不过是从“知识经济时代”改套过来的,或者叫“克卤过来的,只不过是为当代军事贴上了一个新的名词标签而已。
究竟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呢?什么是“知识军事时代”“知识军事时代”,实际上就是以现代高技术知识运用于军队建设和作战为基础的时代。
这个时代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以高技术知识体系为基础的军事成为世界军事的主体构成部分。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毫无疑问,各个时期的军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比如,铁器和青铜器时代的军事,是建立在冶炼技术知识基础之上的;工业时代的军事,是建立在电磁感应技术、量子力学、航空力学、发电机和电动机制造技术等知识基础之上的;核时代的军事,是建立在核技术知识之上的。
“知识军事时代”一词中的“知识”,特指以当代高新技术知识为骨干的知识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技术等所有的高新技术知识。
以这些高新技术知识体系为基础的军事,才能称为“知识军事”;而“知识军事”成为世界军事主体构成部分的时代,才能称为“知识军事时代”。
第二,现代高技术知识广泛运用于军队建设。
自从战争出现以来,几乎所有的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都是首先运用于军队建设,即运用于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和作战手段的更新。
“知识军事时代”科技成果在军队建设中的运用,在广度、深度和影响上都有飞跃性发展。
从广度上讲,运用于军队建设中的不是一两项科技成果,而是一个庞大的高技术群体;不是在军队建设的一两个方面的运用,而是在军队建设所有领域的运用。
从深度上讲,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军队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军事理论等方面进行革命性的改造,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数字化军队。
从影响上讲,现代高技术知识的运用不仅已经成为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而且成为最快的、最主要的增长点。
“知识军事时代”的军队,各种要素在战斗力构成中的比例将发生重大变化,钢铁、炸药、石油等物质因素在军队战斗力构成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硅片、网络、数字技术等知识因素在军队战斗力构成中的作用陡然上升。
第三,战争展现出高科技的全新面貌。
有人把过去的战争称为“平台中心战”,即以平台为中心的战争。
所谓平台,不仅指军舰、飞机、坦克等武器平台,还包括指挥所、保障基地等对战争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工平台。
“知识军事时代”,由于大量现代科技知识运用于战场,战争已不再以平台为中心,而是以连结这些平台的网络为中心,也可以叫作“网络中心战”。
“网络中心战”与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形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追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网络中心战”与过去战争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通过指挥的快速性和部队间的自我同步,使作战行动更加迅速、有效。
“网络中心战”的情报网、传感器网及交战网,使参战者快速准确地掌握战场情况成为可能,并使掌握情况和采取相应作战行动、各部队间的协同基本可以同步进行,从而使作战能量的释放更加适时、集中、精确。
从战争发展进化的历史时代上看,“知识军事时代”的战争属于第六代战争。
前五代战争分别是:徒手战争;冷兵器战争;火器战争;机械化战争;核武器战争。
第六代战争可以叫作“信息武器战争”,它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兵器为主战兵器的战争。
在第六代战争中,机械化作战平台、核武器、陆军的作用大大下降,而高精度常规武器和在新物理原理基础上研制的武器的作用大大提高。
第六代战争将在许多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交战双方攻击的主要目标,由战场有生力量转变为对方战略战役纵深的重要经济和军事目标;大规模集团兵力突击的进攻方式,让位于由各种平台发射的无人操纵的高精度武器实施密集突击;以地面交战为主,改变为以远程火力打击和空中进攻为主。
“知识军事时代”正在形成从时间维度看,“知识军事时代”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目前尚未形成的、有待将来实现的时代。
“知识军事时代”,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形成为其必备的社会基础,而“知识经济时代”目前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有待将来实现的时代。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上一些敏锐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就陆续触摸到了“知识经济时代”跳动的脉搏。
但是,直到1 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才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明确界定了什么是“知识经济”,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我们正在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到来?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和社会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到2010年,当世界信息科技中的软件产业、生命科技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技产业、新材料科技产业、海洋科技产业和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有可能全面超过汽车、建筑、石油、钢铁、运输和纺织等传统产业时,“知识经济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那么,在作为“知识军事时代”必备社会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前,“知识军事时代”不可能超前出现。
当前,“知识军事”的成分虽然在快速增长,但还没有在世界军事总体构成中占到统治地位;高技术知识虽然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军队战斗力增长的主导性因素,但并没有成为大多数国家军队战斗力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在一些战争中虽然信息化高技术兵器已经成为主战兵器,但在许多战争中传统兵器仍然在战场上唱主角。
这都说明,“知识军事时代”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当然,“知识军事时代”一定会到来,而且将会更快地向我们走来。
“知识军事时代”将首先出现在个别国家从空间维度上看,“知识军事时代”作为一种全新的军事时代,是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首先发育,而后逐步向其他国家扩展。
美俄军队有可能走在知识军事的前列。
1982年,美军制订了进行“第三次浪潮战争”的“空地一体战”理论,并据此开始大力发展精确制导的纵深打击兵器和C3I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