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榆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单位绥德县名州镇中心小学(盖章)榆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以“真正”为原则抓好农村住校生的养成教育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中心小学摘要:我校地处农村,有一半学生是住校生,单亲孩子、留守儿童占了很大的比率,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我校提倡全体教师以“真正”为原则,即用“真心、真爱、正言、正行”真实地去教育、陶冶每一个孩子,力争让孩子们做到富有爱心,言行举止端庄大方;真正做到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完成成才先成人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住校生真心、真爱、正言、正行养成教育成才先成人一、以“真正”为原则实施养成教育的简单背景2004年秋季,我校在农村率先成立寄宿制学校,凭借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周边乡镇和邻县的一些学生家长慕名而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住校生也越来越多,一时间,学校可以说“人满为患”,学生多了,问题也就接踵而来,住校生中单亲孩子、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一些其他学校的“问题学生”也以各种让人同情的理由被家长“全托”了进来。
随便走进每一个班级,这样的孩子都可以占到全班住校孩子的一半左右,最突出的问题就在这一部分孩子身上凸显了出来:养成教育极差,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基本上一片空白,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让这些孩子能顺利地从这里走向更高的学堂,真正做到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难题,学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发扬集体的智慧,依靠全体教师的不懈的努力,终于走出一条坎坷的道路,即要求全体教师以“真正”为原则,用“真心、真爱、正言、正行”真实地去教育、陶冶每一个孩子,各班主任更要身体力行,力争让孩子们做到富有爱心,言行举止端庄大方,真正做到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落实成才先成人的目标。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守得云开见月明,风雨过后现彩虹,我校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令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具体实施案例案例一用真心去感化2009年下学期,我校转来一个叫马慧阳的学生,这是一个少言寡语的男孩,每节课后,他总是一个人来去匆匆,显得落落寡欢,单薄的身影晃来晃去,很快的引起了数学老师李向军的注意,一次,借着送作业本的机会,李老师叫住了马慧阳同学,李老师趁着办公室没人的机会,询问了马慧阳同学的家庭情况,经过交谈,李老师得知马慧阳同学的爸爸因病刚刚去世,妈妈为了让马慧阳和两个姐姐上学,不得不外出打工,把马慧阳送到了我们学校,看到慧阳身上单薄的衣服,李老师的眼睛湿润了。
第二天,李老师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了几件,趁着其他学生上体育课的机会,以纠正作业为借口,把马慧阳同学叫到宿舍,把衣服送给了他。
起初,马慧阳紧张的神情里夹杂着害羞,不愿意接受,经过李老师的娓娓劝说,马慧阳含着眼泪接下了衣服。
此后,李老师发现,这个孩子上课后精神格外集中,再后来,李老师发现,只要是他说的话,他交代的事,马慧阳每次完成的特别认真;李老师也会有意无意地和马慧阳谈谈心。
再经过其他老师有心或无心的表扬,笑容又回到了这个男孩的脸上,一年后,马慧阳同学顺利地升入了初中,开始了他新的学习生活。
体会: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稚嫩中透出一点点成熟,我们老师只要能真正静下心来,用“真心”去关爱学生,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藏起你的怜悯,用朋友心、平常心去走近孩子,必将获得孩子的信任。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案例二用真爱去融化崔星星进校的第一天,就被所有的老师认识了,不用说,这是一个带“号”的学生。
开学没几天,到四年级一班班主任马宝霞老师那“告状”的学生就有几出,看着这个孩子,马老师愁在脸上,急在心里。
经过了解,马老师得知崔星星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在家里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野人”,万般无奈之下,他爷爷把他送到我们学校来寄读。
面对这一状况,马老师没有退缩,每天一到校,马老师就帮崔星星洗脸,帮他把床铺打扫干净,衣服穿整齐。
到了教室,是每天的例行检查评比,马老师总是表扬他。
过了几天,马老师再去给他洗脸是,崔星星就说,马老师你别给我洗了,我自己肯定能洗干净,看到他的一点点进步,马老师及时在班里表扬他。
渐渐地,这个孩子发生了一点一点的变化,从行为到学习。
半年下来,他爷爷在过年时拿着土特产跑到学校来了,感谢马老师,老人痛哭流涕地说,马老师,你救了我,救了我孙子……体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确实,孩子需要的并不多,每一位老师,只要能拿出“爱子爱女”之心的十分之一,就能满足这些孩子对“爱”的需求。
真爱是世界一种通用的语言,每一位老师,只要能无私的把爱洒向他的孩子,没有人会拒绝的,爱的力量,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爱,可以改变世界。
案例三用正言、正行去陶冶单亲孩子、留守儿童缺乏的不仅是关爱,更缺乏的是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引领。
我校每个班级都有不少的“问题生”,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面对射阳的学生怎么办?成为摆在老师们眼前的难题。
学校及时召开班主任座谈会商讨对策,经过大家广泛的讨论,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学校给家长承诺“不是亲子,胜是亲子”。
每一个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必须时刻成为学生的镜子,要求全体教师用自己的正言、正行去无声地陶冶每一个学生。
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比赛,比今天谁的脸洗得净,谁的手洗得净,看谁的语言文明,每周评比一次“文明之星”。
为了给李治学同学一点希望,五年级一班班主任马瑞老师故意拿着自己的“脏手”和他去比赛,李治学获得了胜利,也看到了希望,他连老师也比下去了,其他人更不在话下,第二天,他的手、脸洗的干干净净,马老师及时给与表扬,后来,他的进步,用我们老师的话说,是看得见的。
张贝、霍壮同学,说话随便,脏话更是顺口而出,这两个同学反应较快,数学老师艾主任在课堂上有意识的提问他们,对他们及时表扬,摸一下头顶说,你上课的表现让老师觉得你比下课忍亲十倍,老师希望你永远能表现的这样好。
课间,艾主任有意到校园巡视,听到他们一说脏话,就招呼他们一声,二人的脸就红了,跑到老师跟前马上承认错误。
久而久之,这些陋习少了,校园里文明话、礼貌语流行开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同学们的变化,老师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体会: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小”,简单乏味的说教,粗暴无理的批评,更会激起它们的反感。
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他们,为他们作范,起到一个真正的表率作用,其效果是显著的。
针对小学生的小,采用一些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去引导、感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的。
三、几点经验总结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成才先成人”、“德智体美劳”无不说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与人单位,一定要把“树人”的工作放在首要位臵。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
作为寄宿制学校,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住校生在校时间长,年龄小,正是他们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养成教育,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作培育的网络教育,承担这一责任的就是学校,是教师,正应为如此,我校建有完整的德育教育组织体系,在校长的的直接领导下,德育主任、少队辅导员和各班主任、科任教师人人参与,个个负责,在固定时段,固定地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德育教育实施全员负责制。
2、制定“真正”的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每学年,学校德育处要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和《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计划和方案要具有“真正”的可操作性,杜绝假话、空话、大话;各班主任要制定本班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班主任要具体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习惯,提出具体的培育目标,对学生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提出一个明确的标准,让自己的工作具体化、目标化。
3.强化教师养成,师生结对,发挥榜样力量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好习惯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校号召全体教师做“好习惯的先行者”,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以教师的好习惯带动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学校要求各科任教师自主联系本班学生,师生结对,号召全体教师本着一颗“真心”,拿出一份“真爱”,奉献一份“真情”带好自己的对子。
4.突出重点习惯培养,做到以点带面每学期重点抓好学生健康习惯、听课习惯和文明习惯的养成,并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好习惯的养成和巩固。
(1)将养成教育落实到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当中,将《名州镇中心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下发至每个班级,并将重点习惯要求细化,针对每个年级的特点,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
各班级可以结合本班实际确定“周训练重点”,将好习惯目标进行分解,分散难度,逐步实现,突出养成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实行班级负责制。
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和指导工作,其他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根据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规律,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引导、训练、自纠、巩固相结合。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坚持每周一次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
每月最后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开展好“文明之星”的评选活动。
5、注重良好习惯培养的时机1)时间上越早越好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
从分班的第一天开始,班主任就着重观察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让学生们认识到,老师从一开始就在关注他们的言行。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从一开始趁坏习惯还立足未稳,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2)注意顺序上的递进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有耐心,有条理,有思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定不能囫囵吞枣,半途而废。
6、注重以德考核、评价教师和教师的工作每学期,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首先要看该教师的“德”绩如何,在一年一度的家长会上,由学生家长和学生共同为该教师做评价。
班主任考核,首先要看该班级学生在校综合表现和学校施行的每日考评记录,对德育工作滞后的班主任实行“黄牌”警告,连续二年黄牌警告的班主任在下学年不得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职称晋升,评优树模中一票否决。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教师教育学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师默默的奉献也是有意义的。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
我们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养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了“真正”的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