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六章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

第十六章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


受试例数与准备
受试者人数一般考虑 18~24 例 , 可满足大 多数药物对样本量的要求。 实验前准备:要求同新药临床药动学研 究的
2.供试制剂与参比制剂
受试制剂:临床前研究工作已经完成 ,并获得
SFDA 的临床试验批文。供试品的规格、剂型、生
产厂家、批号均应齐全
参比制剂: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需选择已上市静
脉注射剂作为参比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选用已批
准上市的相同药物相同剂型的主导产品为参比制剂。
参比制剂经长期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有效。
3.服药剂量
进行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时,药物剂量
一般应与临床用药剂量一致。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最好应用等剂量。如需使用
不相等剂量时,应说明原因,计算生物利用度时

如:地高辛片剂
三、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包括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 剂型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辅料和制 备工艺等。

四、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

血药浓度法 尿药浓度法

药理效应法
一、血药浓度法

单剂量给药(常用) 受试者分别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测定血 中药物浓度,计算AUC、Tmax、Cmax等参数, 估算生物利用度。
第十六章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第一节 生物利用度
一、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 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包括生物利用程度:用AUC来表示 生物利用速度:用Cmax、tmax来表示

二、研究生物利用度的意义

临床应用中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药物 (药物相同、剂型相同、给药途径相同),却 可能产生不同的生物利用度?
R
T2 T1
T2
T1 R
3.取样点的确定

服药前取空白血样。 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应包括吸收相、 分布相和消除相。一般在吸收相取3个点,峰 浓度附近3个点,消除相3~5个点。取样持续到
3-5个半衰期或血药浓度为Cmax的1/10~1/20。
4.检测方法的选择



可参考临床前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物动力学 的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应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好、 及准确性好。 方法学考察包含:线性范围、选择性、最低 定量限、精密度、准确度、样品稳定性等。
( X u )受试 F 100% ( X u )参比
也可用剂量和半衰期进行校正。
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Frel)
相对生物利用度是以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 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量。
是同一受试者不同时期服用受试制剂(T)与标准 参比制剂(R)后,受试制剂的AUC与标准参比制剂的 AUC比值,即: AUCt F 100% AUCr

多剂量给药 达稳态后采集一个时间间隔的血样进行 测定,计算该时间间隔内的AUC值。并 进行比较。
二、尿药浓度法



当原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大部分(70%)以上 经尿排泄,且排泄量与吸收量比值恒定时,则 药物的吸收程度可用尿中排泄量进行计算。 优点:取样无伤害、样品量大、无蛋白影响。 缺点:影响因素多,误差大,应用少。
洗净期
洗净期是指两次实验周期之间的间隔时
间或交叉试验时,各次用药间隔的时间。 目的是为了避免前一次用药对后一次实 验的影响。 一般不小于7个药物的半衰期,通常为1 至2周。
等效检验标准
通过生物利用度试验,可获得tmax、Cmax 和AUC等参数。 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检验: 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和90%置信区间 等。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的实验设计

研究对象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 试验设计 结果处理

新药生物利用度评价属于新药临床试验 一部分,需满足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GCP)要求。
一、受试对象的要求
儿童用药以健康成人, 妇产科用药以健康妇女 作受试者
受试者自愿,一般选择健康男性。 受试者选择条件: 年龄一般18~40岁。 体重为标准体重。 身体状况:受试者应经过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项 检查。试验期间,禁忌烟酒。 试验前两周内未服用其他一切药物, 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absolute bioavailability,Fabs) 绝对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可分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 的比值。 是以静脉注射(iv)制剂为参比标准,在同一受试者不同时 期进行静脉注射和血管外途径给药,测定血药浓度,计 算AUC。
AUCt F 100% AUCiv
(给药剂量相同)
AUCt X iv F 100% AUCiv X t
(给药剂量不同)

为减少个体自身差异的影响,需要对生 物利用度进行校正。
AUCt t1/2iv F 100% AUCiv t1/2t
尿药法计算生物利用度

利用尿液中药物总排泄量计算。
也可用剂量和半衰期进行校正。

AUC与药物吸收总量成正比 ,它代表药物吸收的程度。 Tmax表示吸收的速度。

峰浓度Cmax是与治疗效果及毒性水平有关参数。
因此,制剂间生物等效性评价时,应 该用Tmax、Cmax和AUC来全面评价。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

指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 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速度和程度的主 要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生物等效性已经成为国内外药物仿制重要评 价内容。
根据试验制剂数量不同一般采用两制剂双周期 交叉( 2×2)、三制剂三周期二重3×3拉丁方 交叉实验设计。
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
组别 A B 试验周期 1 T R 2 R T
三周期二重3×3拉丁方交叉实验设计
组别 A B C D E F
1
周R T1
R
T1 T2
T1
R T2
应以剂量校正。
对于剂量特别低,血药浓度太低以至于无法检测
的,可适当增加剂量。
三、试验方法的要求
1.试验设计

生物利用度影响因素多,实验设计应合 理,避免个体差异和试验误差的影响。
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方法。 随机:即受试者的来源、分组和服药顺序 等均随机。 交叉试验:即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时间分别 服用供试品和参比制剂。
相关主题